劉曉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為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這是新時代干部工作的根本方針和行動指南,各級組織部門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主動適應新常態,帶頭落實新要求,不斷激發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激情,展現新形象,實現新作為。
聚焦領導核心作用,全面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在“政治引領”上要有新作為。領導班子既有宣傳黨的主張、落實黨的決定的政治責任,又有領導單位治理、推動改革發展的經濟責任,從當前看,要進一步加強政治引領,提高政治站位,切實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發揮政治引領作用,不斷厚植黨的群眾基礎。一是要加強政治建設。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深化“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做結合,以學促做,知行合一,以理論武裝固精元。二是要強化政治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履行“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嚴規范、保穩定”的政治責任,干在實處、走在前面。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幟鮮明、敢于亮劍,在矛盾問題面前要攻堅克難、善于破解,在危機挑戰面前要挺身而出、勤于思策,在失誤失策面前要審視思過、敢于擔責,在歪風邪氣面前要正風肅紀、敢于斗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斷推進政治擔當向縱深發展。三是要增強政治本領。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增強八種本領”的新要求,進一步加強理論武裝,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切實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和駕馭風險本領,不斷提高全局思維、辯證思維、法制思維,提升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聚焦中堅核心力量,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在“科學選用”上要有新作為。事業成敗、企業發展關鍵在用人,干部隊伍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要堅持以事業為上選拔干部,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不斷健全完善科學的干部選任和管理體系,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政治生態。一是突出政治標準。政治標準是選人用人的第一標準,重點是要把握好五看:一看政治忠誠,是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二看政治定力,是否堅定“四個自信”;三看政治擔當,是否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四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五看政治自律,是否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切實樹立選人用人鮮明的政治導向。二是提高考察質量。抓住“準”和“實”兩個關鍵,不斷改進干部考察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多層次擴大考察視角,借助日常考核、工作調研、組織生活會、述職述廉等,延伸干部“工作圈”“親屬圈”“朋友圈”“生活圈”,客觀、全面、真實了解干部德才表現,用好“放大鏡”、突出“望遠鏡”、注重“顯微鏡”,推動干部考察由提拔前考察向日常考察拓展,確保組織考察的準確性和公信力。三是完善管理機制。抓住建章立制關鍵點,立“明規矩”、破“潛規則”,進一步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考核評價機制,把巡視巡查、黨內生活、“一報告兩評議”、經濟審計、信訪舉報等收集的信息綜合分析研判、建立臺賬,加強實績考核,重視結果運用,不斷健全完善科學的干部管理制度體系,努力使考核成為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有效措施。
聚焦人才核心戰略,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激發活力”上要有新作為。圍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要求,注重“選、育、管”,立足高遠、謀劃長遠,引培并舉、統籌推進,努力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一是嚴把“入口關”,實施源頭提質工程。堅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強化專業對口,注重人崗匹配,確保新進人員質量。招聘過程中強化組織管理,嚴密組織實施,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招聘考試各環節“公開、公正、公平”,從根本上杜絕“關系招考”和“蘿卜招考”,確保公開招聘結果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認可,從源頭上讓業務能力強、思想品德高、工作態度好的優秀人才進行員工隊伍。二是增強“本領關”,提升員工素質能力。全面推進分類分層全員教育培訓,積極搭建復合型、差異化、個體性教育培訓平臺,拓展教育培訓空間、提升教育培訓質量。不斷深化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干,努力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三是筑牢“考核關”,激發員工工作激情。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組織開展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述職述廉及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肯定成績,查擺問題,督促整改。班子成員不定期與分管部門負責人進行談心談話,通過交流思想、點透問題、指明方向,解決履職不力、擔當不足、工作平庸等問題。建立容錯糾錯機制,保護改革者,鼓勵探索者,寬容失誤者。做好離任、任中審計,推進監督關口前移,確保全面監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