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英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審計工作日益增多,審計信息化便應運而生。而在現代經濟飛速發展的環境下,會計審計工作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風險。因此,本文將對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并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會計審計 風險因素 信息化 審計 策略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進,而信息化審計工作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挑戰,特別是在審計過程中所出現的風險因素,嚴重影響著會計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會計審計風險因素的有效分析
(一)數據核查不到位導致的風險
會計審計工作的信息化雖然降低了審計工作人員在數據收集、處理、比對等方面的工作量,但無論是信息化還是人工的形式,都有必要對最后得出的數據進行全面的核查,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就要求審計工作人員在熟知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還要有熟練的實際操作的能力。而實際上的信息化審計工作中,由于硬件沒能及時更新或者審計工作人員的疏忽大意等,往往容易造成數據核查不到位的問題,某些錯誤的信息、數據就會被保留,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會計審計風險。
(二)企業之間的競爭導致的風險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的競爭也在不斷地加強,尤其是會計審計工作方面,競爭尤為激烈。在我國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相關的信息化審計工作制度卻沒有得到整改,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會計工作進行時的風險概率。企業要想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就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經濟利益,這就需要企業內部擁有一套優秀的會計審計方式及管理體制,而信息化審計方式則給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帶來很大的支持,有效地避免了審計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以及各種風險隱患,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不過很多企業為了大幅提升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就對審計數據進行不合理的篡改,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企業在審計過程中出現風險的概率。
(三)檢查風險
將計算機智能運算作為條件的審計工作,成為必須以計算機工作人員專業知識作為條件,而在目前會計工作內,一般的會計工作人員并不具備符合標準的計算機應用知識,從而則在完成審計工程后,應當透過不斷審查而判定數據的正確性,從而則加大了會計審計的檢查風險。
二、當下會計信息化審計有效策略的具體分析
(一)加強對信息化審計策略實施的監管力度
要想提高企業的信息化審計工作效果,就必須要加強對信息化審計工作的監管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審計方案,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對風險的防范意識,使審計風險的出現概率降到最低,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的信息化審計工作質量及監管質量,從而保障企業的經濟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此外,還需要嚴格按照我國在會計審計方面頒布的相關規定來進行審計工作,建立起合理的會計審計監管制度,充分利用內部監督、社會監督以及政府監督所帶來的效果,對信息化審計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找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來對問題進行處理,確保其不會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給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創建科學的信息化會計審計原則
為了完成拓展信息化審計的運用空間,政府部門需展現出主導效果,創建信息化會計審計的適用原則,并且依照審計部門所需設置工作制度。并且,國家應展現信息化審計的監督效果,加快審計原則的執行,并且在運用中加強信息反饋,對完成會計審計原則中欠缺處調整政策與條款,保障審計原則的適用性。并且,會計行業需憑借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方法,提升主觀意識,在會計審計工作中勇于使用信息化審計原則,以此真正提高信息化審計工作的有效性。
(三)提高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會計審計工作的信息化對審計工作的工作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想推動信息化審計工作的發展,就必須重視提高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其一,可以加大在信息化審計人才方面的成本投入,用高薪酬、高福利來引進在界優秀的信息化審計人才;其二,高校是培養眾多優秀人才的社會機構,可以加大與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加大高校的人才流進;其三,開展信息化技術宣傳、設立信息化技術培訓班等,從企業內部建立一支屬于自己的強大的人才隊伍。外在的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質提高了,內在的職業道德方面的素質也應該同步進行。所以,企業還應該建立一套合理的獎懲制度和工作分配制度,將員工們工作成績與其獎金、福利掛鉤,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便很少會再有人愿意偷懶了。如此一來,一方面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會計審計的效率,推動了信息化審計的進程。
(四)注重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實現會計審計信息管理系統
面對著會計審計數眾多、內容繁雜的工作現狀,為了有效地應對會計審計風險,需要充分地利用最新信息技術發展結構,構建強大的會計審計信息系管理提供,為全面的會計審計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具體來說,首先,需要在會計審計工作中引用可靠的信息技術對工作質量進行客觀評價和判斷,并及時地對市場經濟信息進行采集和整理,從整體上把控會計審計工作流程,將各個業務環節發生風險的概率講到最低:其次,要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來構建服務功能健全的會計審計信息管理系統,使得該系統能夠滿足多元化會計審計業務開展需求,實現對審計風險的有效規避。在信息技術使用和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上,我國會計審計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超過90%的會計審計部門已經做到了信息技術覆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時代的發展中,引進信息化技術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工作的效率,確保了工作質量。可是在風險因素的增加下,均影響到企事業單位的在生存方面的發展。所以,應當通過不同層面綜合進行,從而確保信息化審計工作的有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