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婷
【摘要】溝通是人與人間傳遞情感與語言的基礎,有效的溝通能夠增進人和人間的關系。作為教育與管理主導者的初中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少不了跟學生及其家長、同事之間的溝通。為了實現溝通效果與工作效率的提升,班主任需要懂得溝通的技巧,結合各種溝通者運用恰當的溝通技巧。為此,闡述了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溝通技巧。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學生 家長 同事 溝通技巧一、注意跟學生溝通過程中的技巧
第一,堅持激勵和平等的原則。在跟學生溝通的時候,需要擺正自己的姿態,盡量降低自身對學生造成的壓力感,使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班主任應仔細地聽取學生的心聲,切實堅持平等的原則,從而得到學生的尊重和認可。針對學生所犯的錯誤,不可以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而是應認真地引導學生探究所犯錯誤的因素,使學生切實明確錯誤的根本所在,激勵學生不斷改進和完善,且在此過程當中注意發現學生的長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這樣一來,能夠防止學生抵觸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避免激化矛盾。
第二,尊重學生和全面了解學生。人都有自尊,特別是恰好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初中學生。為此,在平時的溝通過程中,班主任不管實施怎樣的溝通方式,都需要盡量防止傷害學生的自尊。并且,在全面把握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的前提條件下,切實跟學生融為一體,這樣進行管理和教育,即使是批評學生,也能夠實現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平時的學習中,針對抄襲作業的學生,倘若班主任在班級全體學生前點名批評,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自尊就會受到傷害。倘若班主任私下跟學生溝通和進行批評教育,那么會實現比較滿意的效果。
第三,全面地應用一系列的溝通技巧。班主任在教育與管理中,不但應全面地兼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而且還應全面地應用一系列的溝通技巧,像是班主任能夠結合非語言和語言的溝通技巧,從而在合理應用中實現顯著的成效。例如,在一次測試之后,針對存在失誤的學生,能夠在卷末寫上一段激勵性的語言,從而激勵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以及更加認真學習;針對上課過程中注意力分散的學生,教師能夠在學生身邊借助一個小動作來提醒他;當學生不能夠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的情況下,送上一個鼓勵的眼神,再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戰勝難題;對于學生之間存在的一些矛盾,班主任不要完全憑借自身的主觀想法去評價,而是在聽取學生的看法之后探究處理矛盾的對策。除此之外,班主任常常難以一一地解決一些事務,為此,班主任能夠在組織班級活動的過程中跟學生進行溝通,像是對于如何創設優良的班級氣氛的問題,班主任能夠跟學生在班會活動的進行交流,在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后,班主任再進行完善,從而實現更加顯著的溝通效果和班級管理成效。
二、注意跟學生家長溝通過程中的技巧
學生不但在校會受到教師的教育,而且會受到家庭教育。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應重視跟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第一,班主任在跟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前,務必全面熟悉學生的家庭狀況。這是因為,一部分學生源自留守家庭或者是單親家庭,也存在父母常年生病的情況,教師務必了解學生的這一系列狀況,才可以更加有效地跟學生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從而在溝通中抓住重點問題,對學生采取更加有目的性的管理方法。當然,班主任在跟學生家長溝通的時候,務必嚴格地遵守相應的道德規范,確保自己不受賄。
第二,班主任跟家長應講究禮儀,不可以把學生存在的問題都歸咎于家長,應當一直確保自身具備友好的態度,跟學生家長真摯地溝通。尤為關鍵的是,在跟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通過適宜的方式說明學生的表現情況,不能在家長面前露出高傲的姿態。倘若班主任跟家長的溝通方式不合理,便會導致家長、學生、學校間的矛盾。為此,班主任跟家長溝通時應有耐心、注重方法。
三、注意跟同事溝通過程中的技巧
班主任在組織一系列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倘若只是以自身的能力去面對和解決,常常事倍功半,這就需要班主任聽取同事的建議。因此,在平時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注重跟同事的積極溝通,微笑待人,針對各種問題,可以求同存異,并且主動跟同事表達自身的工作經驗和感受,也跟同事分享一些管理和教育中的趣事。如此一來,能夠創設快樂、輕松的工作氣氛,從而更加順利、高效地開展自身的教育與管理工作。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跟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相適應,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應在教育與管理中注重溝通工作。在工作實際中,不但注重跟學生講究溝通的技巧,而且注重跟學生家長和同事溝通的技巧,從而實現初中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小燕.新時期初中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溝通藝術[J].中小學電教,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