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敏
摘 要:博物館最為核心且最基本的功能便是其展示功能,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向全社會供給精神食糧、傳播教育內容的重要載體。博物館宣傳教育的載體是基本陳列,當基本陳列內容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時,可采用臨時展覽來進行填補。高質量的臨時展覽在提升博物館社會影響力的同時,能更好地促進博物館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博物館;臨時展覽;陳列;發展
如果把陳列展示比作是恢宏的交響樂,那么臨時展覽一定是那個最富有個性的跳動音符。由于場地、地域和主題的不同,要想把所有內容都放在一個博物館展出是一個難以完成的目標。因此,要保持博物館的吸引力和新鮮感,就應舉辦高質量臨時展覽,以吸引游人參觀鑒賞。
1 臨時展覽的特征和優勢
臨時展覽通常具有規模小、樣式多、展覽內容和展品選擇的靈活性強、表現藝術形式多元化等特點,同時還具有調節博物館氛圍、與基本陳列形式相輔相成、容易吸引更多喜好各異的群眾來博物館參觀、提升博物館的影響力和經濟效益的作用。此外,臨時展覽還具有基本陳列展覽所不可比擬的機動靈活和不受博物館本身性質所制約的特性,而且臨時展覽對場地要求低,展覽題材多種多樣,流動性強,專題性突出。
2 博物館臨時展覽的作用
2.1 補充基本陳列,豐富陳列內容
博物館的基本陳列通常是不會更換的,并且根據博物館規模僅可為參觀游客提供一種或幾種主題的展覽。當觀眾瀏覽幾次后,博物館就難以對觀眾有更多的吸引力,造成參觀人數日益減少的困境。博物館為補充基本陳列的不足,可以舉辦內容相對廣泛、主題形式多變,涉及社會、生活和自然等各個領域,并表現我國歷史和民族底蘊的臨時展覽。臨時展覽是對博物館基本陳列有益的補充和完善,也可為基本陳列注入新鮮元素,能滿足各個興趣群體的參觀需求。
2.2 弘揚時代主旋律,發揮教育職能
社會群眾尋求綜合文化水平和思想理念提升最為不可或缺的地方便是博物館,鼓舞和教育社會大眾是博物館的關鍵任務,同時它也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臨時展覽具有比較多的優勢,具有展覽內容豐富多樣、主題感強、內容形式新穎等優點,可以從多方面展示社會時代,同時也可從多角度來展現我國各民族的文化韻味,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體現也更具時效性。總之,臨時展覽比基本陳列在傳承歷史文化知識和宣傳教育方面更具直觀性,不像基本陳列那樣呆板。
2.3 提高業務水平,促進良性循環
首先,博物館可通過經常舉辦內容豐富的臨時展覽,增進各職能部門的業務水平和協作關系,提升其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創造力,促進其業務水平的提升,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之更好地發揮教育職能。其次,臨時展覽能提升博物館學術地位,提高其研究工作水平。各博物館應根據觀眾的心理需求來組織臨時展覽的內容,舉辦受群眾喜愛的臨時展覽,從而將文物的價值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各博物館能在臨時展覽中展示自身的學術研究成果,使博物館的學術影響力提升至新層次。再者,臨時展覽因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所以它對博物館提出了與基本陳列所不同且更為嚴格的新要求。要想舉辦內容形式多樣且宣教形式不同的臨時展覽,就需要宣教人員不斷尋求新的方法,了解和掌握有關展品的知識和背景,進行適時且有針對性的宣講以滿足各個階層觀眾的要求,充分把展品信息傳播開來。最后,博物館在舉辦臨時展覽的過程中,要解放其被束縛的思想,走出館門與各個博物館進行展品交流,與社會各界進行有效對話,加強文化資源的共享。與此同時,博物館設計人員在舉辦臨時展覽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實際鍛煉的機會,充分調動他們的設計才能。
2.4 對外加強合作交流,實現文化資源互通共享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各種形式文化之間的沖撞加劇。因此,更要求博物館放開思想,走出固有陣地,加強與社會各領域和其他博物館的互動與協作,共享文化資源,加速文化間的融合。各地區和各領域的博物館應不定期交換藏品,加強聯系并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可以以臨時展覽為載體,不定期開展臨時專題展覽,同時把一些有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歷史特色的展品引入臨時展覽中,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此外,博物館交流不應局限在國內,應大膽地走出國門,在外國舉辦臨時展覽,將我國的文物藏品展現給世界人民,加深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總之,舉辦臨時展覽能夠讓博物館更具國際化和多樣化。
2.5 擴大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臨時展覽不僅可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并且憑借其所具有的強烈社會號召力和時代精神,能夠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菊褂[與臨時展覽共同作用,可以把觀眾探索博物館的興趣和好奇心充分地調動起來,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參觀學習,不僅可提升博物館的知名度,也能給博物館帶來更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3 辦好臨時展覽的要素分析
3.1 臨展的前期準備
首先是法律談判。法律適用問題主要出現在國家之間舉辦的臨時展覽。國家的制度和經濟文化背景不同,法律規定也就不同。大多數國家對文物出境的法律適用問題本著友好協商的原則解決,通常是采取適用兩國法律的辦法,遇到問題則采取第三國仲裁的方式解決。但有時對方會堅持按照其本國法律來執行,這樣就違背了我國的外交原則。如果對方執意堅持,展覽合作就難以進行下去。
其次是文物運輸和安全責任問題。在洽談外展的過程中,文物的運輸安全責任是很重要的問題。尤其是跨國巡展項目,運輸需要分段明確責任,甚至包括每一站轉運過程中臨時停放場所和時間長度。每一個具體的環節都需要詳細明確,不然就會造成文物運輸的安全隱患,甚至造成文物受損或丟失。
3.2 確定主題
好的展覽主題是成功舉辦一場臨時展覽的基礎。盡管臨時展覽可以不受博物館本身性質的制約,但必須與其性質相符合。某些特定主題形式可通過高質量的臨時展覽表現出來,并可以提升群眾的文化生活品質,也可以將科學知識更好地灌輸給民眾。應根據“三貼近”的原則來確定臨時展覽的主題,即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和貼近實際。
3.3 整理素材
引進展和藏品展是臨時展覽展品來源的兩種渠道。臨時展覽可以利用照片、復制品和模型等多種展品,因此臨時展覽的展品選擇具有靈活性。此外,大型綜合類博物館還可以借用本館藏品來舉辦不同主題形式的臨時展覽,而專題類博物館則因規模小、藏品少需要從別的博物館來引進。為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需求、增加吸引力可引進專題展覽和舉辦聯合展覽。為豐富臨時展覽的展品,可以從其他博物館引進優秀藏品,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另外,還可以加強與其他展館的合作,互相拓展展品,共同舉辦形式多樣的臨時展覽。
3.4 設計
臨時展覽最為重要的表現方法便是其形式設計。展品內容應被設計人員所充分了解,從而才能認準主題,充分發掘展品的教育性,做到在豐富展品數量的同時,注重雅俗共賞。此外,還要不斷創新陳列方法,注意做好細節工作,調整總體布局,設計瀏覽展品的路線和燈光效果等,增加觀眾的視覺感染力。臨時展覽的設計往往需要團隊的力量,包括主題選擇、展品內容選擇和設計、布景等都需要館內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和配合。
3.5 周期維護與調整
展覽的開幕并不等于展覽的成功。臨時展覽在展期內還會出現許多問題,所以展覽的維護與調整也是一項重要工作。例如,展廳的溫濕度控制系統,它決定著展品是否不受損壞。技術人員應定期監測展廳和展柜內的溫濕度,并如實上報相關數據,這是展覽期間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臨時展覽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方出問題,都會造成展覽期間的事故,甚至影響協議的執行。直到文物撤展裝箱之后,臨時展覽才算結束。
4 結語
博物館作為公益事業的窗口單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要想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傳承歷史,展示亮點,更好地體現博物館的公共性和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宗旨,就需要博物館正確處理好基本陳列與臨時展覽兩者間的關系,找準切人點,推陳出新。只有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展示手段來豐富展覽內容與展覽形式,才能將博物館打造成人類收藏記憶的寶庫和熔鑄新文化的精神殿堂。
參考文獻
[1]趙聆實.論博物館展陳內容設計的目標管理[J].中國博物館,2014(1).
[2]黃喬生.博物館臨時性展覽工作淺識[J].魯迅研究月刊,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