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 要:強化社保基金風險管理和控制是促進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社保基金管理運行過程中,存在諸多風險,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將會妨礙社保基金的健康運行,甚至將直接妨礙社會保障制度的持續發展。本文圍繞社保基金中的風險管理,分析了社保基金中存在的風險,就內部控制制度在社保基金風險管理中的有效應用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期為相關研究帶來啟發。
關鍵詞:社保基金 風險管理 內部控制
一、社保基金存在的風險
當前,在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
一是企業虛報繳費基數、瞞報應參保人員,造成社保基金缺失。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以試用期為理由不給職工上保險或者是瞞報漏報繳費基數、少報繳費人數等方式逃避應該繳納的費用,不僅損害參保人員的基本權益,同時導致社保基金的收入不足。
二是冒領養老金、違規提前退休問題突出,造成社保基金損失。根據相關的調查,一些離退休人員死亡或者失蹤后,其家屬并未如實向有關的單位報告,而是繼續以其名義進行養老金領取,由此導致養老保險基金的損失。
三是重復享受待遇、弄虛作假,騙取社保基金。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參保人員的流動性越來越大,但是社保信息系統未實現互通,參保人員在不同地區參保、辦理退休,享受重復的養老待遇;不同地區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重復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定點醫療機構、藥店單方或者和參保人員合謀弄虛作假,通過虛假冒名住院;違規收費;串換藥品、生活用品、保健滋補品;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甚至偽造病歷、疾病診斷證明等醫療文書,騙取醫保基金,造成基金流失。
二、基于內控視角加強社保基金風險管控的建議
(一)強化內部控制新意識,樹立內控優先先進理念
在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時,倡導以人為本,要求內部控制可以充分的發揮人的作用,不斷促進人的道德水準、綜合素質以及法規意識,促使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可以很好的發揮出來,進而使內部會計控制可以發揮最佳的效果。其次,明確內部控制對于社保基金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內部控制是由社保單位所有構成人員共同實施的,是為單位的目標實現而服務的,對于社保基金風險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二)以基金安全為總核心,完善社保內部控制制度
為更好地對社保基金存在的風險進行控制,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保障社保基金的健康運行。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員參與,具體來說,要突出以社保基金安全為核心,健全社保內部組織結構,按照分權、限權、控權的思路,建立完善相關的社保基金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要針對社保基金籌集、撥付和管理三個環節的不同業務特點,規范業務流程,根據每一項業務的關鍵風險點、關鍵環節、關鍵部門和關鍵崗位,明確相關職責、考核標準和監督檢查標準,從制度上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三)加強內控人員的管理,保障社保內控穩步實施
社保內控管理工作人員肩負著對社保基金安全進行管理和監督兩大職能,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強烈的自律意識,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經濟上的清廉和生活上的清白,要在繁瑣復雜的社保基金監督管理工作中,認真履職,從大局出發,恪守內控管理人員基本職業道德。同時,社保單位要重視財務管理領導團隊的培養和建立,定期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業務水平,更要注意其職業道德及法制觀念的培養,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維護財務紀律,敢于同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
(四)注重管理與監督并重,健全社保內控制度監督
對社保經辦中的業務實施全面跟蹤,將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有機結合起來。事前的預防就是要堅持做到以制度管人、管錢、管事,確保經辦業務在制度的管理和監督下運行。事中控制就是要對各項社會保險業務進行規范化的管理,明確經辦人員的職責、權限和辦理業務的工作流程。事后控制是通過內部審計監督對內控制度執健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經辦業務過程的合規性、合理性、適當性等進行分析、評價、實施監督和控制。內部審計監督要定期實施,形成風險管理報告,提交管理層,為其決策提供依據。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社保基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存在很多的風險,針對社保基金中存在的風險,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加強社保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而促進社保基本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傅路豪.我國社會保障基金風險控制研究——基于內部控制的視角[J].企業導報, 2012(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