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關鍵詞】 高職英語教師;工作壓力;職業倦怠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5—0092—01
自從1978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弗魯頓伯格(Freudenberger)率先發現職業倦?。╦ob burnout)以來,很多西方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分析職業倦怠現象。弗魯頓伯格把職業倦怠界定為:職業倦怠是助人行業(helping profession)中的工作人員因工作強度過高,工作時間過長,并且無視自身的個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憊不堪的狀態,也是過分努力去達到個人或社會不切實際的期望結果。
隨著教師職業倦怠的深入研究,人們也開展了針對高校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然而幾乎沒有涉及高職院校特別是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研究。甘肅省作為地處西北地區一個經濟欠發達省份,整體生源質量偏低,主要包括中職生和三校生。這些學生缺乏必要的文化學習基礎,尤其體現在英語等基礎學科的學習上。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時常面臨很大壓力,課堂缺乏活力和互動,時常處于被動教學的境地。由于英語課程在大多數甘肅省高職院校里屬于公共課程,比起專業課程,自然缺少優勢,學生也體會不到英語課程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成就感,對教學工作日漸失去興趣。因此本研究以甘肅省部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為調查對象,希望了解甘肅省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分析產生其職業倦怠的原因,并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認識和了解職業倦怠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一、 對象與方法
1.對象。本次研究采取隨機抽樣,選取甘肅省內部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為調查對象,參加問卷調查的省內英語教師共110人,剔除無效測試者3人,有效測試者為107人。其中男教師18人,女教師89人。
2.方法(1)教師職業倦怠問卷 采用美國心理學家Maslash和Jackson編制的Maslash Burnout Inventory (MBI-ES) 并參考了臺灣學者的中譯修訂本。MBI由三個維度組成:情緒衰竭(EE)、去人性化(DP)和低個人成就感(PA),被試者在量表的得分越高,表明職業倦怠程度越嚴重。(2)教師工作壓力問卷。采用徐富明于2003年編制的教師整體壓力調查表。該問卷共10個條目,用于對教師的整體工作壓力進行評估。
3.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網上問卷測試平臺完成數據采集。
4. 統計處理。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 24.0統計軟件采用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二、 結果
1.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工作壓力的人口統計學分析
經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職稱(P=0.017 <0.05)和平均周學時(P=0.022 <0.05)存在著顯著差異,其中:中級職稱的工作壓力大于初級職稱和副高職稱,正高職稱的工作壓力(M=48.0000)是最大的。平均周學時數超過20節的工作壓力(M=37.0000)是最大的。
2.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人口統計學分析
經統計分析,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整體情況是男性高于女性,具體反映在情緒衰竭,去人性化和低個人成就感,男性教師的得分均高于女性教師,并且在情緒衰竭(P=0.039,<0.05)和去人性化(P=0.039,< 0.05)存在顯著差異。在情緒衰竭(P=0.007, <0.05)和去人性化(P=0.003, <0.05)不同職稱的教師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正高職稱在三個維度的得分均為最高。
3.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的關系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和工作壓力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工作壓力總分與職業倦怠的三個維度(情緒衰竭、去人性化、低個人成就感)的得分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
三、討論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和層次,更強調對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能力的培養,是以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高職院校的教師特別是英語教師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本研究結果表明,當前甘肅省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面臨的工作壓力較大。在甘肅省新近完善的《甘肅省高等學校教師高級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被評對象要求完成一定課時量,具有教學獎勵和科研課題成果。新標準明確規定以教學為主教師的課時量要求。高職英語教師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備課,準備教學資料,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的測評,并及時、準確地反饋學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職英語教師感受多方面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的。本研究顯示情緒衰竭具有預測壓力總分的可能,解釋率為43.3%,這一結果與現有研究結果一致。高校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的三個維度存在顯著相關性,情緒衰竭是職業倦怠的的核心成分。說明壓力總分的個體大部分情緒衰竭,由此可知情緒衰竭與個體壓力總分密切相關。為了有效應對職業倦怠,教師個體和組織層面應該努力,采取相應措施,從而有效避免倦怠,實現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