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楊超君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利培酮聯合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其認知功能的影響。
方法: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3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5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利培酮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應用阿立哌唑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PANSS評分及MMSE、PSP評分。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3.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4.6%,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6.875,P<0.05);治療后,研究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及精神病理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MMSE、PSP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中,聯合使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兩種藥物進行治療,患者的恢復狀況更為顯著,能夠快速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利培酮;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癥; 療效; 認知功能; 影響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isperido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 i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its effect on cognitive function.Method:A total of 13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and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ripiprazole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PANSS score,MMSE score and PSP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3.8%,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of 64.6%,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16.875,P<0.05).After treatment,the positive symptoms,negative symptoms and psychopathology scores in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MMSE and PSP in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the combined use of Risperidone and Aripiprazole two drugs for treatment,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 is more significant,can quickly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it is worth further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Key words】 Risperidone; Aripiprazole; Schizophrenia; Curative effect; Cognitive func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Xiangyang Anding Hospital,Xiangyang 44105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2.016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現如今,由于生活壓力等各方面的影響,我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1]。該病主要是由于某種基因發生突變,然后導致患者的精神或者大腦發生了一些異常活動,在臨床上,精神分裂癥患者表現出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在語言、行為等方面的障礙。精神分裂癥具有病程較長、容易復發、難以徹底治愈的多種特點,精神分裂癥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的影響,甚至會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威脅與傷害[2]。一般來說,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具有很大的障礙,也是評價患者是否康復的重要指標。目前臨床上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常用的藥物包括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新型非典型類藥物,這類藥物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抑制患者各種臨床癥狀的發展,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3]。本文主要探討分析利培酮聯合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其認知功能的影響,本院就此已經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30例。納入標準:所有在本院確診為精神分裂癥且在本院接受相關治療的患者;患者年齡在18歲以上[4];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療之前未在其他醫院或者機構接受過任何治療;患者的學歷在小學及以上[5]。排除標準:患者的心臟、肝臟等人體器官存在有嚴重的生理功能障礙;患者的患病原因不明,但非器質性精神病;患者正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6]。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5例。患者均同意參加本項研究,本院的倫理委員會也批準本研究的進行。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應用利培酮進行治療,具體如下:治療開始患者口服小劑量利培酮(無錫積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39),即1 mg/d;治療1周后要逐漸增加患者的用藥量,即3 mg/d左右[7];治療2周后,根據患者的情況增加用藥量,用藥量控制在5 mg/d左右;治療3周后,根據患者的情況是否好轉,再決定為患者增減藥量,但用藥量不能超過10 mg/d,避免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連續治療8周,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8]。
1.2.2 研究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應用阿立哌唑進行治療,具體如下:治療開始患者口服小劑量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304),即10 mg/d;治療2周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再相應的為患者增減藥量,但用藥量不得超過30 mg/d,避免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9]。連續治療8周,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治療效果。顯效:在接受藥物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認知功能得到有效恢復;有效:在接受藥物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認知功能也有所恢復;無效:在接受藥物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任何改善,其認知功能沒有任何恢復的趨勢[10]。顯效+有效=總有效。(2)臨床癥狀:根據國際通用的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來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理三個方面,其中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情況越差。(3)認知功能評價:使用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以及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SP)進行評價,其中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認知功能恢復得越好[11]。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研究組男33例,女32例;年齡19~58歲,平均(39.8±7.6)歲;病程1~7年,平均(3.9±1.4)年;小學學歷12例,初高中學歷39例,大學學歷14例。對照組男32例,女33例;年齡20~59歲,平均(39.4±6.4)歲;病程1~8年,平均(4.1±1.8)年;小學學歷10例,初高中學歷40例,大學學歷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3.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4.6%,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6.875,P<0.05),見表1。
2.3 兩組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及精神病理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及精神病理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治療前后MMSE、PSP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MMSE、PSP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MMSE、PSP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類疾病,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情感、精神以及儀式活動等方面都存在有異常,這些異常的行為活動導致患者的社會功能下降,并進一步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使患者難以融入社會,甚至會做出危害社會的行為[12]。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關鍵之處在于控制患者的異常精神狀態,而患者的認知功能是獨立與其他臨床癥狀以外的一個核心癥狀,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具有極大的作用[13]。目前臨床上對于精神分裂癥的發病原因尚沒有明確的解釋,因此臨床上對于這類疾病的治療主要還是藥物治療。以前臨床上常用的抗精神類藥物雖然效果不錯,但是具有過度的鎮靜作用,并且對患者的影響比較大不利于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14]。近幾年來,隨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藥物的研發,該類藥物開始在臨床上廣泛使用,臨床資料顯示該類藥物能夠有限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社會功能。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都屬于新型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藥物,兩種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均有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患者的陽性和陰性癥狀來說,效果比較顯著,而且這兩種藥物的藥理作用比較相似[15]。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效果方面,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聯合應用在治療精神分裂癥方面的療效要明顯好于單純應用利培酮。利培酮屬于拮抗劑的范疇,是一種選擇性單胺能拮抗劑,拮抗劑一般都是對人體內的受體起作用。利培酮對于患者體內5-HT2、D2、α1、α2、H1受體具有較高的親和力,當利培酮進入患者體內后,相應的藥物成分就會與其結合,發揮相應的作用[16]。同時利培酮對人體內的D2受體具有拮抗作用,而且能夠影響患者下丘腦到患者的垂體之間的通路,進而導致患者血清中的PRL發生特定的變化,導致患者產生相應的臨床癥狀;但是利培酮對患者產生的影響較大,在治療患者精神疾病的同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和感覺。阿立哌唑是一種新型的抗精神類藥物,屬于喹啉類衍生物,其藥理作用和利培酮較為相似。阿立哌唑對患者體內的D2和5-HT1A受體具有較高的親和作用,當阿立哌唑進入人體后,相應的藥物成分作用于D2受體,引起相應的激動反應,與此同時還會作用于5-HT2A受體,產生一定的拮抗作用,兩種反應同時發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種精神方面的臨床癥狀,而且基本不會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以及身體激素水平的平衡[17]。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MMSE、PSP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精神分裂癥患者常常會出現妄想、幻覺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而且大部分都是不切實際的、不理性的,但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執拗地堅持自己的錯誤觀點。即使有人指出錯誤或者用事實推翻患者的錯誤邏輯,也很難改變精神分裂患者的想法[18]。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這就導致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精神分裂癥這種疾病不僅對患者自身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由于患者無意識的異常行為會為整個社會帶來較大的威脅。一般來說,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周期較長,但是長期服用抗精神類藥物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甚至有可能損傷患者的認知功能。有時在長期藥物治療過程中,患者會出現拒絕配合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針對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當選擇安全性較高的藥物,而且應該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較好的溝通,提高患者的依從性[19]。
在本文的研究中,PANSS評分方面,治療后,研究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及精神病理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阿立哌唑聯合利培酮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PANSS也是評價患者臨床療效的一項重要指標。大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都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能夠幫助患者快速恢復社會功能。在臨床上,以前常使用的傳統抗精神類藥物大多都是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只是單純的作用于患者體內的D2受體,但是該種藥物只能改善患者的陽性癥狀,不能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相關研究表明,新型的抗精神類藥物利培酮與阿立哌唑二者聯合使用的效果較好[20]。
綜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中,聯合使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兩種藥物進行治療,患者的恢復狀況更為顯著,能夠快速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婉茸,張扶莉,許韜,等.血管性癡呆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法對其認知功能影響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2):56-59.
[2]楊文秀,陳靜.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21):3209-3211.
[3] Kamińska K,Rogó? Z.Th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risperidone and antidepressants on the MK-801-induced deficits in the social interaction test in rats[J].Pharmacol Rep,2015,67(6):1183-1187.
[4]譚樨.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7):2603-2604,2607.
[5]吳義高,江芹,程萬良,等.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對首發未用藥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認知功能及血清BDNF濃度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4):581-583.
[6]吳慧.阿立哌唑配伍利培酮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MBP、GDNF水平的影響[J].現代醫學,2017,45(10):1430-1434.
[7]李濤,胡曉科,尚同軍.阿立哌唑聯合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陰性癥患者的臨床療效、癥狀量表評分及安全性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3):235-237.
[8]羅毅,諸秉根,杜潔.利培酮與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安全性對比[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5,21(6):110-112.
[9] Masoumi H R,Basri M,Samiun W S,et al.Enhancement of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nanoemulsion-containing aripiprazole for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using mixture experimental desig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2015,10(default):6469-6476.
[10]胡乃啟,張朋,宋寧,等.利培酮聯合奧氮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認知功能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11):1837-1839.
[11]吳艷,萬意,賈維桂.丙泊酚聯合芬太尼麻醉應用于重型顱腦損傷急診手術患者對其腦血流動力學及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22):2209-2212.
[12]唐燕,孟祥林,唐榮.曲唑酮替代治療的療效及對病人認知功能的影響[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6,16(3):190-192.
[13]趙家鵬,王家勤,常崇旺,等.頸總動脈周圍交感神經網剝脫切除術治療腦性癱瘓患兒的效果及對其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9):1509-1511.
[14]侯吉星,權乾坤.舒肝解郁膠囊對輕中度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認知功能的療效分析[J].陜西中醫,2016,37(7):817-818.
[15]陳龍謙,黃慧瑜,熊理鋒,等.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復合七氟醚對老年全麻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9):36-38.
[16] Ranjbar F,Sadeghibazargani H,Khams P N,et al.Adjunctive treatment with aripiprazole for risperidone-induced hyperprolactinemia[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5,11:549-555.
[17]劉振東,王文婷,趙松濤,等.阿立哌唑聯用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4):613-616.
[18] Chen J X,Su Y A,Bian Q T,et al.Adjunctive aripi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risperidone-induced hyperprolactinemia: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dose-response study[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5,58:130-140.
[19]李新純,李慶,王超英,等.銀杏葉膠囊聯合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6,57(18):1583-1586.
[20] Lamberti M,Siracusano R,Italiano D,et al.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Aripiprazol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HD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nd ADHD: A Pilot,Open-Label,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Pediatr Drugs,2016,18(4):319-329.
(收稿日期:2018-03-06) (本文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