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帥 王飛 邢新主
摘 要: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比例的上升,迫切需要我們重視對于認知能力的評估和預防干預工作。老年認知信息平臺,旨在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進行準確的評估,同時為老年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認知訓練功能,從而減緩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衰退,預防認知功能障礙疾病的發生。
關鍵詞:老年認知;認知功能;老年認知功能;認知功能平臺
1 背景介紹
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人在老化的過程中,全身器官出現進行性衰退,其中最明顯也對老年人影響最大的就是認知功能。認知功能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系、發展的動力、發展方向以及基本規律的把握能力。[1]最新統計顯示,全國失能失智老年人超過4000萬,占總體老年人口的19.5%,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達1240萬人左右,占總體老年人口的6.05%,他們的養老及醫療問題直接影響一億多戶家庭。[2]
當然,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服務設計干預,達到延緩效果的。認知訓練和康復是針對認知能力的治療過程,目的是改善人的認知能力,減輕和改善腦損傷導致的認知障礙。目前已有一些有效的認知神經康復手段,如刺激法認知神經心理法、重新學習法、生物反饋療法等,[3]但是這些方法對于特殊硬件設備的強依賴性等,使得這些認知方法無法大范圍推廣和普及,而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以及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基于WEB開發的認知訓練類應用,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訓練方式上的諸多不足,認知訓練變得觸手可及。
2 文獻綜述
近幾年對于認知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認知功能損害、認知功能改善、認知老化機制。
2.1 認知功能的損害
這方面研究關注的是以記憶衰退為主要表現介于正常衰老與癡呆之間即輕度認知功能損害階段的老年認知,以期探尋有價值的老年癡呆早期診斷依據,未雨綢繆,提升老年人口生存質量。[4]
2.2 認知功能的改善
這部分主要研究如何通過物理、臨床醫學或者其他的方式等來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這些研究中一些是針對特定的認知功能進行研究,如研究益智訓練、計算機游戲、化學成分等對于老年人的記憶能力的影響,另外一些是針對整體認知功能進行研究,包括聯想訓練、認知干預、思維導圖等方式。
2.3 認知老化機制
老年認知退化的主要原因有執行控制能力衰減、抑制控制能力下降,注意選擇能力降低等。[5]可見,認知老化與注意力有很大的關系,有針對性的訓練老年人的注意轉移、注意分配、注意廣度等,多參加一些注意力相關的活動等,可以有效地減緩認知老化,認知老化帶來的認知功能障礙疾病也會大大降低。
3 老年認知信息平臺的功能與交互設計
老年認知信息平臺,主要負責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如空間知覺、注意廣度、注意轉移、注意分配、工作記憶,前瞻記憶等的評估和訓練等,同時基于評估和訓練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和趨勢預測,從而更好地服務老年群體的認知能力。
3.1 認知功能評估
認知能力的評估主要是針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給出相應的評估結果。用戶在按照指定步驟完成預先設定好的評估實驗后,根據該認知能力的特定相關項,給出一定的評估結果。認知能力作為抽象事物,通過一些評估指標,將其量化,然后與實際的常模標準進行比較,得出評估成績。評估體系的準確與否,主要和評估因子、評估方法的準確性以及常模標準有關。
3.2 認知能力訓練和干預
認知能力訓練和干預主要是為用戶提供一系列科學有效的訓練和干預方法,讓用戶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特定的一個或者多個認知能力進行訓練,從而達到認知能力的提升。認知能力的訓練和干預要有一定的階梯性,可以保證不同層次的用戶選擇合適的訓練難度進行訓練,需要一定的智能性,可以根據用戶的認知能力推薦其最適合的訓練方法和難度,減少用戶的選擇負擔,另外需要一定的自主性,確保用戶有絕對的自主權。
3.3 認知結果的分析與展示
認知結果的分析與展示主要呈現用戶單次各項認知能力以及多次同一種認知能力的變化趨勢。用戶可以直觀看到自己的評估和訓練成績,同時可以根據累積數據,看到自己認知能力的變化趨勢。認知結果的展示一方面需要直觀性,讓用戶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自己的訓練情況,和訓練對于認知能力的變化和影響情況,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分析性,結果與文字說明結合來作為成績的補充說明,增加成績的可信度和可讀性,另外評估和訓練結果最好有一個權威的結論,讓用戶對于自身的認知能力一目了然。
3.4 認知功能的部分交互設計
老年用戶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一些特點,例如視力較差、行動緩慢、手指精準度不高等,對于老年用戶的交互設計要格外的重視??梢钥紤]登錄多通道交互、[6]界面的情感化[7]呈現和動畫引導方式等來提升平臺的用戶體驗。
4 認知能力信息平臺的總結和展
認知能力信息平臺當前主要用來完成用戶認知能力的評估和訓練任務,并且對評估的結果進行精確的分析、解釋和呈現,一方面可以讓用戶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認知能力健康狀況,同時也可以讓認知能力有針對性的鍛煉和加強,避免認知功能障礙疾病發生的可能。
隨著用戶的增多,數據的不斷積累,一方面可以對常模進行動態的調整,使其更加趨于準確,而且伴隨著研究的深入和發展,有望達到認知能力評估的高度準確,另外基于認知能力的大樣本數據,我們可以預測人認知能力的自然變化趨勢,給出認知能力的合理預測和判斷,探索人類認知能力的未知奧秘,深度挖掘認知領域的無線潛力。
參考文獻:
[1] John B.C . Human cognitive abilities:A survey of factor-analytic studies[M]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 Available:http://www.people.com.cn/[DB/OL].人民網,2015.
[3] 何成奇,黃禮群.認知障礙的康復治療[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7,4(4):21-24.
[4] 劉頌.近10年我國老年心理研究綜述[J].人口與社會雜志,2014,30(1).
[5] 謝寧,等.抑制控制能力衰退對知覺組織老年化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9,41(5):424-432.
[6] 徐佳理.基于多重觸控的多通道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研究[D].同濟大學,2008.
[7] 丁俊武,楊東濤,曹亞東.情感化設計的主要理論、方法及研究趨勢[J].工程設計學報,20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