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育才幼兒園 遼寧營口 115000)
活動目標:
1.體驗在探究中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2.能創造性地用身體擺出各種造型,大膽表現。
3.積極探索身體能動的部位,知道關節的簡單作用,了解簡單的保護關節知識。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找到身體上的關節
難點:知道關節的作用,怎么保護
活動準備:
1.課件:將手指裝扮成大胡子先生和小胡子先生,錄制他們在踢球的場景;自制保護關節的PPT,音樂《健康歌》。
2.畫有正面人體模特輪廓圖的大紙6張;
3.彩色筆若干;紙團若干;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初步感知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過足球賽嗎?今天,老師請你們看看大胡子先生和小胡子先生是怎么踢球的。
(1)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看。
提問:他們是用什么來踢球的?(請幼兒說說)
(2)每兩個幼兒一組,嘗試用手指踢紙球。
提問:為什么手指能把紙球踢走?(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孩子們能夠說出手指動了,紙球就被踢走了)
(3)請幼兒再次嘗試如果手指不彎曲,踢紙球會這么靈活嗎?你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
(幼兒能夠說出手指不彎曲不會這么靈活地踢紙球。鼓勵幼兒大膽總結,歸納原因。幼兒的想法一定會是各種各樣,教師這時要鼓勵幼兒的想法)
設計意圖:大胡子先生和小胡子先生是孩子們喜歡的“巧虎系列”中的人物,利用材料在手指上裝扮出他們的形象,在引起孩子們興趣的同時,引出活動主題。
2.嘗試體驗,發現探索
(1)教師:請幼兒隨著音樂動一動身體,做一做不同的動作。
(幼兒會馬上動起來,但表現的方式會各不相同,教師不去干預幼兒的想象和做法,讓幼兒自由發揮、大膽想象)
(2)請幼兒說一說在剛才的游戲中,感受到身體有哪些部位會動,并做給大家看。
(教師要保護幼兒的積極性,同時注意個體的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的潛能。)
設計意圖:《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幼兒在初次嘗試的過程中,隨著老師的提問,在探究的基礎上發現關節的作用。幼兒表述時,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多創造一些表現的機會給平時不善于表達的幼兒,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發展。
3.合作交流,強化認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表現的都很棒,在我們的身體里骨和骨之間連接的地方叫關節,因為有了關節我們的身體就會動了。(請幼兒摸一摸關節,感受關節動起來的感覺)
(2)出示人體模特的輪廓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說出身體都有哪些部位,探索交流關節的重要性,請幼兒邊做動作邊進行交流。
提問:這些有關節的部位可以幫助我們干做么?
(啟發幼兒說出:膝蓋彎曲,可以幫助我們跑起來;手腕轉動,可以幫助我們畫畫、拿東西;胳膊轉動,可以幫助我們跳舞、拍球;脖子轉動,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很多東西……)
(3)教師利用PPT和幼兒一起探討怎樣保護關節。
設計意圖:這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所在。幼兒再次進行嘗試,在找到關節的同時,說出關節的用處。因為有了前期的鋪墊,幼兒很容易找到較明顯的關節,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說出關節的作用。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使其受益終身。
4.分組記錄,鞏固提升
(1)給每組一張人體模特輪廓圖,幼兒自主探索找出身體關節部位,并用彩筆標記在人體圖的相應位置上。
(幼兒合作尋找身體上的關節,體驗在探究中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2)教師引導幼兒找一找不明顯的關節部位,如踝關節、頜關節等
(3)展示各組的探索成果,請各小組代表向大家介紹探索的結果。
設計意圖:合作是幼兒在未來適應社會,立足社會不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在與同伴交往、合作的過程中獲得信任感,發展協商能力。
5.合作游戲,
教師出示字母(ADHW等),請幼兒自由組合(兩人或三人一組,用身體拼出相應造型。(幼兒伴隨音樂,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例:AHFM

設計意圖: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發展幼兒的想象力,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延伸:
1.科學區:增設自制紙偶,讓幼兒繼續探索身體會動的部分。

2.語言區:投放圖片《運動中的小人》,引導幼兒大膽創編,鼓勵個別幼兒嘗試脫離圖片,想象更多的運動內容進行創編。
3.美工區:投放薄紙板、子母扣、剪刀、彩筆等,引導幼兒制作關節會動的紙偶。
生活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
家園共育:通過家長園地向家長介紹主題活動內容,在家中與幼兒一起尋找身體上的關節,玩一些有趣的肢體游戲,促進親子關系。
主題環境設計:“會動的身體”是主題“我們愛運動”中的一次集中活動。在環境的設計上主要考慮的是為幼兒創設充滿活力與快樂的運動環境,如幼兒作品或在成人協助下收集的各種人們的運動的圖片(比賽項目或鍛煉場景),以及動物們奔跑、運動的圖片資料。向幼兒介紹運動、展示運動,讓環境與幼兒對話。
1.為幼兒提供簡單好玩的幼兒運動器械,布置“小小健身房);
2.提供人體圖片或模型,供幼兒觀察。
3.布置主題墻:會動的身體、運動項目我知道
4.創設作品欄:可愛的運動小人、會活動的身體
活動資源:骨與骨之間連接的地方稱為關節,如四肢的肩、肘、指、髖、膝等關節。
怎樣保護關節:
1.要選擇科學適當的鍛煉方式。
2.不能過于肥胖,以免加重關節負擔。
3.保持正確的走路和勞動的姿勢,避免關節受傷。
4.加強營養,多吃富含鈣、低鹽和適量的蛋白質飲食,例如牛奶,注重曬太陽和身體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