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應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識記漢字。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參與中有快樂,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創設教學情境,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關鍵詞:趣味性;自主識字的能力;發展;愛護
一、提高識字教學趣味性的意義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橋梁。教學應該成為促進每位學生的個性、優勢更加發展的活動。應當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接受能力,更應當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學活動既是一個接受過程,又是一個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思維碰撞的過程。教學活動更應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既接受性的學習,又要重視獨立的、創造性性格的養成。不斷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語文課程具有很強的人文性與工具性。語文教學可分為識字教學、句子、閱讀教學、習作等幾個部分,識字教學是學習語文的基礎,能夠為閱讀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避免學生識字的單調乏味,使學生樂于識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就成為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是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本領。
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提高趣味性的方法
教育家愛彌爾說:“教育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天賦,教育就是要讓他們竭力張揚他們的天賦。漢字歷史悠久,作為一種書面語言交際符號,漢字從誕生之日起,始終伴隨著文化進程,不但是語言交際的方式,又能夠以獨特的表意特征和內部構成形式,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也為漢字的認識與記憶開拓了廣闊的空間,教學中方法的靈活性、多樣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可以大大提高識字的效率,并且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識字教學的趣味性。讓孩子們有主動發現它的特點,始終有濃厚的興趣去探究漢字的魅力,從而擁有很強的自主識字能力,這是我在進行識字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承的思想。
在教學中,要想很好的實施這一理念,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從點滴入手,引導學生去發現每一種字都有它獨特的構字特點,抓住特點識記漢字是學習漢字的基本方法。比如在小學低年級的教材中主要出現了形聲字、會意字、象形文字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識字: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加一筆、減一筆變新字;熟字加偏旁、減偏旁識字;編順口溜識字;特殊字形的識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從而靈活的運用教材。備課時做到充分地備教材、備學生。就拿識字教學來說,在識字的方法上要對傳統教育方法進行吸收與發展。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教材中圖片,形象直觀的記憶字形,也可以用變順口溜的方法組裝記憶生字,從而高效率地完成了識字任務。
同時,識記生字還要更根據兒童記憶特點與規律,采取用一些直觀形象的方法。讓學生的學習活動不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的學習資源也就隨處可見,豐富起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多樣了,靈活了,學習過程也成為了學生興趣培養的過程。比如,兒童總是對生活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字更容易記住。根據兒童的這一識記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可設計一些實踐性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增強學習能力。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各種物品的商標,然后把你認識的商標名稱貼在一張卡片上。通過課堂上的交流展示給大家,再來教一教同學們來識記這些字。或者,為了讓學生進行更充分地交流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內每位小朋友給組員展示制作的商標卡片,教同學們識記商標上的字。這樣一來就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效率。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們搜集的大多數都會是自己感興趣的物品的商標或經常喜歡吃的的食物的商標,并且很容易記住了這些字。這些字的識記完全是在學生自主的過程中快樂地學習的。
漢字中還有很多字在字形上是非常相近的,比如:日---白;土---王;王---玉;丹---舟;兔---免;幼---幻;斤---斥等。諸如此類的漢字就比較適合采用加一筆、減一筆變新字的方法來識記。那么也還有很多合體字,比如:聽、講、江、筆、村、話……這樣的字就可以通過減一減變成新字來認識,或者給孩子們熟悉的字:平、方、齊、鳥、丁,加上偏旁以后就可以變成:評、訪、擠、鳴、燈等很多新字。也還有很多漢字可以教孩子們自己編順口溜來識記,比如:立早章,弓長張,木子李,雙口呂。而對于一些字形比較特殊的字,則要從記住筆順入手,記住字形。也可以采用對比識記,比如:凹、凸。
在教學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識記漢字。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利;關注學生發展的全面性與均衡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參與中有快樂,有滿足,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開發了潛能,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熱情。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對文字的親切感油然而生,學生才會為識字樂而不疲。課堂上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有成就感。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每一課不同的學習任務,針對本班學生特點,采用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加一筆、減一筆變新字;熟字加偏旁、減偏旁識字;編順口溜識字;特殊字形的識記等方法結合起來進行識字教學的。比如,在學習《7、棉鞋里的陽光》一課,需要認識的字有:棉、照、曬、被、蓋、午、收、脫、躺、合、眼、睛、擺。在識字這一環節,我根據學生已有的一些識字經驗,讓學生先按照結構將這些生字分類。左右結構的字有:棉、曬、被、收、脫、躺、眼、睛、擺。上下結構的字:照、蓋。獨體字:午。上中下結構的字:合。然后,指名學生交流自己記住了哪些字,用什么好方法記住的。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參與進來,有的同學用加一加辦法記住了棉、曬、被、收、擺、合;有的同學則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住了:把“說”的言字旁換成月字旁,就記住了脫;把“淌”的三點水換成“身”就記住了“躺”;把“很”的雙人旁換成目字旁就記住了“眼”;把“晴”的日字旁換成目字旁就變成了“睛”。而最后剩下的“午”同學們自己發現它跟“牛”是形近字,對比來識記比較容易記住,并且還自己編了順口溜“牛字出頭午不出”。一堂識字課就這樣在孩子們發現中、交流中、思維的碰撞中結束了,我相信孩子學到的不僅僅是這幾個字,還有更多的是識字的方法是技能是思考的習慣。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提高趣味性就必須做到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從點滴入手,引導學生去發現每一種字都有它獨特的構字特點,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以每個學生的發展為依據,尊重學生學習權利,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