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謝姆古麗·米爾艾麥提
摘要: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強調教學的生活化。肖川教授認為:學習精彩,生命才精彩。“物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物理知識對人們的生活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高中物理學習難度大,學生的基礎一旦不牢固,學習的難度會更大。如何夯實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習效率,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是當下教師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之一。生活化教學融入于物理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能把抽象化的物理知識具體化,使物理教學更加“接地氣”,更利于學生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對知識的運用,學習效率自然也會提高。基于此,本文將圍繞教學方法生活化,實驗教學要注重生活化教學,把生活實例編進習題,注重教學過程的生活化,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等就新課改下的物理生活化教學展開論述,推動高中物理教學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深入發展,高中物理教學也獲得了質的飛越。盡管如此,物理課堂教學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當完成知識輸入的相關任務后,沒及時組織學生對知識的輸出進行訓練,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不理想。借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提高物理生活化教學提出了幾點策略,以供分析和參考。
一、讓生活化活動走入物理課堂
物理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物理知識、提高物理技能的主陣地。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對物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促使教師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被提上日程。物理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出課外實踐活動的作用,把物理理論知識融入到生活實踐活動中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探討關于“重力”內容時,教師可嘗試讓學生對比分析地球及月球的重力,收集一些關于重力應用的實際例子,讓他們全面認識重力這一概念。把課外實踐活動融入物理課堂教學中,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這樣不僅能帶給學生美的享受,還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再如,學習有關“摩擦力”內容時,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摩擦力的實驗過程與實驗的具體情況,并把生活中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他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并且去體會物理實驗現象在生活中的體現。
二、利用學生好奇心理創設生活化情境
在物理課堂進行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指導,創設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讓他們不斷地思考、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習物理的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高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對外界事物充滿著好奇心,而且采新獵奇的心理傾向比較明顯。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創設新奇的生活化情境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例如,在探討關于“自由落體運動”時 ,先讓學生觀看這一實驗,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羽毛與金屬片同時下落,二者下落速度一樣快。大家在觀看這個實驗時都非常吃驚,發出疑問:金屬片比羽毛重,應該比羽毛下落的速度更快啊,怎么是一樣快呢?創設如此情境使學生既覺得新奇,又倍感親切,但是,又不知道所以然。創設這種生活中常見的教學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把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欲望激發出來。使得情境教學充分發揮出優勢和價值,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應當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在物理課堂的學習能力。
三、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注重生活化教學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的學科,許多物理知識都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經過認真地思索總結出來的。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理教學的重難點。實驗中融入生活化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實驗,促使他們自己動手完成實驗。例如,在講解“電學”中,講解串聯、并聯等物理知識前,先讓學生去思考:實際生活中,一馬路旁邊的一個路燈出現故障后,單身,其他路燈均可正常運行,為什么呢?以此引導學生對串聯電路以及并聯電路有一個基本認識,再組織學生思考探索電路的相關工作原理。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準備好相應的實驗器材及路燈電路圖,讓題目結合示意圖自主進行實驗操作,結合生活實際充分去理解電學中串聯以及并聯的物理知識。通過這些例子引出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也能更快速地理解新知識。因此,積極探討物理與生活間的聯系,以此來不斷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生活奧秘的欲望。
四、優化問題,符合認知規律
提問作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有效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探究欲望,“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動他們思維的閘門”。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對新知識從接受到完全理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的快慢又不相同,教師對問題設置一定要秉著優化的原則開展。問題的難度不應該超出學生所能理解的范圍,尤其是在剛接觸新知識時,問題的難度不可過大,以免導致學生出現理解上的誤差。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的問題也要有所不同,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有階梯性,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在探討問題中找到存在感。例如,初學關于自由落體內容時,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對與其相鄰的物體沒有壓力,為了讓學生理解更透徹,教師可以先準備好一個裝水的礦泉水瓶,去掉瓶蓋,問道:倘若瓶子靜止時在瓶底打一個小孔,這時候水能流出來嗎?假如瓶子做自由落體運動,水能流出來嗎?問題與所學知識一起由淺入深,利于學生理解,再結合實驗,更直觀地反映出物理理論的真實狀態,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容易。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是較為常用的策略,而且物理生活化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生活化教學也是深化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物理教師要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以生活化的教學手段組織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在生活中檢驗物理知識,在物理中了解生活原理,為物理課堂注入源頭活水,讓物理學科因為生活而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李寶銀.高中物理“探索在前,教材在后”的教學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0).159.
[2]何小莉.用物理的眼光看世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淺談[J].考試周刊,2013,(31).
[3]趙金兵.培養高中生物理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