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福
摘要:目前,農村的環境日益惡化與污染的問題,逐漸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大難題。因為農村環境不同于城市,農村環境污染源較少,污染較輕,但農村的環境污染面積大,污染迅速,治理起來也是比較困難的。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遲遲沒有得到治理,與多方面的原因有關。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關對環境建設存在忽視的因素,從而使我國農村環境污染情況日趨嚴重。因此,對農村環境污染的防治迫在眉睫,作為政府一方應當積極安排治理;大家也要認真配合落實,共同為農村環境的污染治理貢獻力量,建設新的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體系。本文主要根據目前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對應的治理體系和治理對策對策,為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提供正確的方向。
關鍵詞: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模式;治理體系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農村經濟的也有很大的進展,使農民告別了以前的生活方式,但也造成了農村環境的嚴重污染,甚至影響到農民身體健康,而且對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也有不利影響。而目前的中國正處于城鎮化的進程之中,同時,也正在遭遇著許許多多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不僅使農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而且也很大程度上的阻礙了農村的發展。而政府的普通模式并不能做到非常有效地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因此,有關討論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構建新的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體系是當下的重中之重。雖然我國當前社會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農村的經濟發展也非常迅猛,在這過程中,我們更要重視發展的過程中給農村帶來的環境污染。
一、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
(一)垃圾污染
在近來,農村的日常垃圾越來越多,再加上沒有很好的處理垃圾的習慣,那么垃圾只生產不處理,只會讓垃圾越積越多,讓環境受到污染。而且大多數的垃圾是不能進行自我降解的,這樣的話,垃圾的危害就更大了。
(二)水資源污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迅速崛起,地方鄉鎮政府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而這些發展中的企業安排不合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農村相對比較落后的思想,不但導致當地收入不理想,而且犧牲了當地的環境。比較受影響的是水資源,一般的工廠都需要水的供應,當然也有水的排放問題,這樣大量的水被污染,使農村的水資源不再潔凈。
(三)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的來源主要是垃圾的焚燒,秸稈的燃燒等等。垃圾沒有合適的地方處理,只能找個空地焚燒或填埋,造成了空氣中含有有毒物質,空氣污染嚴重。還有就是農民常偷偷燃燒秸稈,致使農村大氣環境受到污染,從而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脅。
二、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
(一)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選擇
我國在環境的治理問題上,應當優先將采取制度等強制手段,先把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放在主要位置。例如,通過立法來強制環境的保護,污染的治理或者通過村民委員會自治手段,治理環境污染,堅決杜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問題,不能使得農村環境污染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其次,在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時資金投入也要充足,設備完善好,在環境的改善當中就會輕松不少,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也會簡單很多。當然我們也不能光喊口號,還要加大踐行力度,要實現這個任務需要相應機關的監督管理,監督管理力度的增加,會讓我們的自覺性增加,不再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落實到實處。要做到這些就應當選擇并按照規定的模式走下去,這樣才能得到治理的效果。
(二)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體系的構建
我們不管運用什么方式來治理環境,都是要有一些要素來構成的完整治理體系,通過一套體系的治理,會是更有效更科學的治理辦法。從農民的角度來看,大部分農民的觀點還是比較片面的,需要改善和進一步的矯正,但這也恰好說明治理制度體系在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從環境治理的實踐角度來講,合理安排構建治理體系需要涉及一系列的問題。治理體系先要找到問題的管理人,并由他來解決安排規劃的問題,接著找出問題的負責人,由他來解決問題或者降低問題的影響。那么,像這樣的一套程序就可以說是構建的體系,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體系不會是那么簡單的體系。它是需要經過很多機構層層篩選斟酌,討論修訂最終確立的最優的方案,是經得起實踐考驗的有效方案。單從這里就能看出體系構建對于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作用。
三、結束語
農村發展是新中國發展的重點,帶動新農村的發展也是當下的重要任務,我國農村地區的環境污染治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所以造成農村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一定要重視探究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模式,爭取進一步完善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體系,盡量不讓農村環境的污染更嚴重,這樣一來,我國農村地區的環境治理才能得到比較有效的保障,只要農村環境問題得到有效的治理,那么我們整個國家才能更好地發展,才能既有綠水青山又有金山銀山,還給村民更美的環境,讓中國的環境治理工作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沈費偉,劉祖云.農村環境善治的邏輯重塑——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 (05):32–38.
[2]李亞紅.環境問題的制度根源及環境管理的制度創新[C]∥生態文明與環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昆明:[出版者不詳],2009.
[3]李秉祥,黃泉川,張紫娟.環境問題的制度性根源與環境保護手段合理化組合運用探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6 (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