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
摘要:楊樹生長速度快、生命力旺盛、成材周期短,且耐鹽堿、易雜交且適應性強,抗寒喜冷,是東北地區人工造林的首選樹種。然而,楊樹在生長及栽植過程中,極易發生病蟲害現象。基于此,本文圍繞如何加強科學專業的造林技術,并做好病蟲害防治措施展開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楊樹;造林技術;病蟲害防治
楊樹屬于抗寒喜冷、速生豐產的樹種之一,非常適合在我國東北地區低溫、濕氣大的氣候環境條件下栽植,近年來栽植面積逐漸擴大。在楊樹造林中,應考慮到土壤、氣候、環境、地質條件、病蟲害等多方面的因素,把科學高質量的造林技術作為關鍵,把病蟲害防治工作作為重要保障,從而有效保障楊樹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一、楊樹造林技術要點
(一)林地選擇和整地
在造林前,首先要選擇土壤透氣性好、坡度小、排水性好和土層深的地塊,如地勢平坦的沙壤土、棄耕地,河流兩岸的沖擊地等做為造林地。速生楊最適宜在水分充足、陽光充足的砂質土壤上栽植。林地選址后,首先要進行整地,造林前應對林地全面深翻30--40cm左右,以增強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保肥、存水的能力,還能有效增強根系對深層土壤的利用率。正確、全面的深翻平整土地有利于推動幼樹苗成長、提高楊樹的成活率,充分及收土壤中含有的多種養分,有效促進人工林增產、速生。
(二)苗木選擇及種植前處理
在每年秋后特別是造林前一年,都要對苗圃地澆足封凍水。在起苗前也要澆足水,讓苗木吸收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成活。起苗時,要確保根系完整,避免傷到根部。若需長途運苗,一定要做好保溫措施,預防在運輸過程中苗木失水過多。在選擇苗木時,要選擇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危害,以直徑在2cm左右,一年生且生長健壯,地上根樁和地下根系均為18--20cm的節干苗木為宜,苗木過大在起苗時易損傷,過小則組織不充實,栽后造林不易成活。在栽植前,要先在水中浸泡1--2天,及時補充苗木在運輸過程中失去的水分。
(三)科學栽植要點
東北地區楊樹最適宜在秋季栽植,在栽植時首先應控制好適應的行距、株距和密度,按長寬高50*50*50挖標準樹坑。其次,應注重施基礎肥,以農家肥、土雜肥和餅肥為主,以有效提高楊樹營養狀況,施完肥后要先鋪一層約10CM的碎土后再放樹苗,避免樹苗與肥料直接接觸。再次,要扶正樹苗后再覆蓋土壤,在土壤覆蓋至1/3時,要輕提樹苗使其根系舒展,在土壤覆蓋到一大半時,應先用腳踩實,再繼續覆土,邊壓邊覆蓋,最后,在覆蓋完后要澆足水。
總體來說,楊樹栽植和造林技術可用“三埋兩踩一提苗”來描述。即以及表土埋20cm深,放入樹苗后再埋土30cm左右,踩實培土,再繼續埋土繼續踩實,提拉樹苗進行澆水。此外,在栽植時要保證苗干必須要深插穴底,其基部入土深度不能低于30cm,土要填實,保證苗干和土壤緊密結合,最后分層填滿打緊。
(四)林間管理
其一,在楊樹成長期間,每年要進行兩到三次的機械中耕除草,為加快林木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其二,充足的營養能增強楊樹快速生長,提高材質,一般在移栽后的三年內要合理施肥,五年以后每兩年追肥一次,讓林木得到充分的營養,直到采伐期的前兩年可以停止追肥,施肥的方法可采取在樹冠周圍的邊緣,圍著樹根挖放射溝進行埋施。其三,為保證樹干成材效果,使樹干能盡可能的垂直生長,要及時對楊樹進行整形修枝,以保證主干能吸收到充足的養分而促進生長。一般情況下1--3年的樹體少量修整即可,4--5年的樹要修枝到樹體的1/3高處,6年以上的大樹可修到樹高的1/2處,8米以下主干上的粗大競爭枝都要剪去,以保證主干的生長優勢。
二、病蟲害防治(以幾種常見病為例)
(一)楊樹潰瘍病
楊樹潰瘍病近年來發生普遍,從苗木、幼樹到大樹均受侵害,嚴重地塊發病率高達30%以上,病害分布廣、發展速度快,是制約速生楊發展的主要因素。潰瘍病是一種腐生型弱寄生性病原真菌,對該病的防治應以化學防治為主導,以營林措施為基礎,增強楊樹抗病能力,提高綜合抗逆性,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春、秋兩季發病高峰期注意作好苗圃地的巡查,及時發現病株并處理。在育苗插穗前,可將穗條浸在600mg/kg鏈霉素液體中,浸泡24h,以提高種苗的抗病性。在發病高峰期前,可用1%潰腐靈稀釋 50--80 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處。
(二)楊葉灰斑病
在葉片及嫩梢上易發生此種病變,嫩梢病后常成段壞死變黑,葉尖、葉邊發病時會發生大塊壞斑,葉片變后嚴重脫落,形成多枝的無主干苗。主要防治方法是防止葉片過密,及時間苗。當葉片過密時,可摘去3--5片底葉,以降低濕度和通風。在發病時,用發病時,用 65%代森鋅 500倍或波爾多液進行噴灑,于 6 月末開始,每15d 噴灑1次,噴灑3--4 次。老葉病斑呈灰白色,分生孢子盤散生在變色的病斑上,在高濕條件下迅速擴展,引起組織凋萎,并在數日內導致苗木死亡。防治:注意苗圃地通風透光,病害一旦發生,應立即噴藥,每15天一次。藥劑有1%波爾多液、65%代森鋅500倍葉或用10%百菌清油劑超低容量噴霧。
(三)楊樹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害蟲以幼蟲越冬為主,暴露期較短,生殖能力較強,數量上升較快,成蟲一般在4月下旬出現,在枝干的韌皮層或枝梢上產卵,孵化出的幼蟲蛀入木質部或髓心為害。其主要防治方法是對危害嚴重無防治價值的成熟林及衰弱木應及時清理,減少蟲源,,在春、冬季節結合修剪去除受害蟲枝,以沒見蟲坑道為準,封緊切口,遠離楊樹林集中燒毀,在夏、秋季節仔細檢查每棵樹,發現有被危害枯死枝條的及時進行清理燒毀。在云斑天牛成蟲羽化盛期前用菊酯類殺蟲劑200倍液在樹的主干部和主要大側枝上進行噴霧,形成一層保護網,成蟲觸及藥劑會中毒死亡,減少對楊樹的破壞。
參考文獻:
[1]曹雪.淺談楊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科學與財富,2017 (4).
[2]孔德勇.淺談楊樹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技服務,2017,3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