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的科學論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69.6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實現了交通運輸發展由“總體緩解”向“基本適應”的重大躍升,并提出要成為交通強國的奮斗目標。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對強化單位內部管理、有效防范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時代下由監督型向著增值服務型進行轉變。公路部門主要承擔著國、省道等干線公路的建設、養護任務,具體包括公路升級改造、危橋改造、養護大中修、安保工程、道班房建設和水毀搶修等,資金流量大,項目分布廣,內部審計工作應如何順應形勢,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增值途徑,是在審計實踐中值得探討的問題。本人認為,新時代公路部門內部審計的新服務理念最主要的就是要改變過去事后被動監督的局面,把內審工作滲透到事前規劃、事中管理中,在咨詢活動中關注風險,以下將從幾個方面探討公路內部審計的發展途徑及應用。
黨的十九大為我們勾畫出了美麗中國的藍圖,提出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黨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包括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因此,樹立綠色發展意識,加強資源環境審計是必然趨勢。公路部門在履行單位職責時,難免對水、大氣、土壤等天然資源會造成損壞,因此在工程施工前,應對污染防治進行調查分析,將防治經費列入施工預算;施工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最大程度的減少環境污染;在工程完工后,將污染防治情況納入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同時,建立路長制和施工企業負面清單落實情況,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牢筑生態安全屏障。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強化黨內監督,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緊扣職能使命,加大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力度,把守法守規守紀盡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領導干部依法作為、主動作為、有效作為。目前,隨著公路部門資金投入逐年增加,如何管好、用好、監督好資金,發揮資金效益最大化,對于公路部門來說,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了更好地保護國有資產,維護財經紀律,加強公路部門負責人隊伍建設,本人認為可以把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延伸到部門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近年來,在經濟利益驅使下,中層干部隊伍中滋生了一些消極腐敗的現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部門負責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手段。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部門負責人法制觀念淡薄,不按制度辦事,私自介紹施工隊伍、材料供應商,從中牟取私利;二是缺少監督機制,工作失職,疏于管理,造成國有資產的損失浪費;三是在工作中急功近利,不按客觀規律辦事,利用不正當的手段編造工作業績。
為保證部門負責人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依法、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資金,單位應通過全面推行部門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加強審計監督,提高管理水平,增強遵紀守法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對于不同的審計對象,審計內容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如財務部門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內容:一是內部控制制度及各項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依法履行財務管理的職責;二是各項收支是否納入財務管理,其真實、合法、效益性如何,有無截留、擠占、挪用經費、有無公款私存,私設“小金庫”、濫發錢物等違規違紀和損失浪費問題;三是所在科室和本人是否及時支付款項,有無克扣卡要現象等。對于公路建設部門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主要則側重于工程項目的實施,主要關注以下幾點:一是招標價格的執行情況。項目招標(非招標)結果是否得到嚴格執行,將結算書、合同與招標資料相互對比,尋找差異。對按預算包干或下浮的項目,重點審計實際完成的工作內容與包干內容是否一致;二是結算工程量的真實性。無論是工程量清單招標項目,還是預算包干或下浮項目,核實結算工程量是關鍵。對于隱蔽工程,既要核實原始地勘資料,查閱施工記錄,進一步確定不同土石開挖工程量。對于非隱蔽工程,必須到項目現場,按照重要性原則,對價高量大的設備材料進行核實,對于設計變更、簽證,要詢問設計、監理、施工以及建管單位人員,通過分析不同人員回答的差異來核實變更或簽證的真實合理性;三是結算取費的合規性。根據項目的不同屬性,確定選用定額及配套的計費標準是否正確;四是工程項目成本的真實性。虛列項目成本是嚴重的違規行為,審計中一定要作為重中之重。對于施工單位而言,重點在虛假勞務分包、虛假物資采購和虛假勞務費。
審計人員要緊跟新形勢新任務,立足審計工作提質增效,堅持創新驅動引領,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不斷改進和完善審計管理方式。以大數據為核心,建立數據建設一體化、數據分析常態化、數據應用廣域化模式,提高運用信息技術查核問題、評價判斷、宏觀分析的能力,推動審計成果轉化,提升審計價值。
總之,新時代賦予了審計工作新的使命。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抓住新的機遇,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為新時代公路事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審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