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波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中心,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互聯網大潮席卷全國,“互聯網+”為各行各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聯網+”改變傳統行業的同時,也對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像是一場教育革命,推動著高等職業院校在教學模式上不斷創新、教學內容上實時更新、教學形式上不斷變化、教學方法上更加多元化。
因此,本文提出以基于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的微信公眾平臺為基礎,構建智慧課堂,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將翻轉課堂、混合課堂、雙師模式、互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與教學理論進行融合,實現在線教育進課堂的教學模式創新,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的優勢,形成線上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創新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優化教師備課和教案設計過程,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實現教育公平,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老師教學效果。同時,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智慧課堂還可以匯聚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各類學習行為與結果數據,為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評估和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智慧課堂,有效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相結合,讓教師把線下的教學、備課、課堂管理、課堂交互等工作移到線上,把線下的課堂教學與在線的活動組織結合起來,緊密結合線上優質的資源與線下的課堂教學,建立教師與學生更緊密的互動,以趣味性模式激發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互聯網+”。其優勢歸納起來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通過以微信公眾平臺為基礎的智慧課堂的建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教案設計時,可以制定課前預習任務、課堂教學過程、課后復習任務以及測評測驗題目,讓學生可以直接利用手機上的微信公眾號登錄綁定后進行課前預習,課堂教學時可以進行多媒體教學、過程控制與活動組織,課后可以進行作業提交與批改、學生復習、測驗測評等,解決傳統課堂教學缺乏豐富的渠道與手段進行深度學習的問題。
教師可以通過該智慧課堂進行作業批改、線上問答、小組討論、教學評價等,進行豐富的教學互動,可以讓學生建立與老師、同學之間的緊密聯系。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終端發起問題,提交作業,發起討論或者提交評價,老師也可以利用手機終端(或者電腦)及時進行問題解答、作業批改、討論點評以及評價反饋,從而大大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提高聯系頻率,提升反饋及時性。
另外,還可以隨機抽簽、積分、排行榜等趣味性模式,激發學生的參與度,讓教師與班級、學生之間更多地加強互動,從而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通過智慧課堂,教師可以預先設定教案評價反饋、教學設計評價的體系,讓學生在課中、課后及時對教師的教案、教學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反饋,并對評價反饋的結果進行匯總分析,給出評價分析報告。通過評價分析報告,學校與教師都可以按課次、課程進行教師的教學設計評估,從而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改進給出重要參考。
通過智慧課堂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平時所有的學習過程都在智慧課堂中留下記錄,學生是否完成了課前預習、是否確保參與了課堂學習并簽到、是否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是否認真完成課后復習、作業、測驗、討論等任務,都具有詳細、完整的記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學情進行分析時,可以針對單個學生,形成完整的學情分析報告,通過報告可以非常客觀地對學生的完整學情進行評價。
智慧課堂可以將傳統課堂教學實施中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準備所產生大量的教學資源,如一些優質的課件、教案、視頻、動畫、圖片等多種教學資源,以及學生互相討論的資料等進行整合,并共享到資源庫或者其他教學設計中,其他教學設計與資源庫的優質資源也可以被當前課程引用,從而使整個學校的資源都可以充分實現共建共享。
智慧課堂是一種高效的,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輔助課堂教學及課堂教學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2]。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智慧課堂是一個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的提供多屏多終端學習服務的互聯網課堂教學輔助平臺,它包含移動端(微信公眾號)和PC端網站,可以提供涵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線課程點播、在線教學、在線學習、在線考試、在線互動、數據分析、在線管理等多種形式的在線及面授教學服務。其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智慧課堂架構
基于微信公眾的智慧課堂,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充分發揮微信平臺的使用率大、操作簡便、互動和推送功能強大等特點,以及便捷的圖片、文字、視頻資源的管理與使用功能,使得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全實現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融合,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3]。
2.2.1 課程教學管理功能
課程教學管理功能主要以課程為學習單位,支持教師圍繞面授課進行教學,主要包括課程管理、備課管理、上課管理、課后管理等具體功能。教師可以依托該功能將其教學任務按專業、班級、授課計劃等組織設計教案,并把教案通過智慧課堂的PC端(網站)錄入智慧課堂中,以便進行教學互動,且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將相關教學數據生成課堂教學報告。
2.2.2 在線教學功能
在線教學功能主要是輔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該功能,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教學、音頻教學、圖文教學等形式在線制作課程,并配備測驗、筆記、知識庫、教學資源、問答、評論等輔助功能,多方面、多角度闡釋知識點,促進學習。同時,教師通過在智慧課堂注冊后,將擁有一個個人網絡教學空間,在該空間可以進行教學資源管理、學習活動設計、教學任務安排等各種網絡教學活動,并對教學空間進行個性化設置。此外,教師還能通過智慧課堂參與專業的網絡教研,熟練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2.2.3 在線學習功能
智慧課堂提供在線學習功能,在在線學習過程中,將課程展示頁面和學習頁面分離,讓處于不同學習進度的學生獲得該進度的必要的學習信息,學習頁面提供具體的學習輔助工具,如課程目錄、筆記、資料、問答、測驗等。此外,還模擬現實教學活動,提供班級團體在線學習、課程討論組、個人主頁及關注等組成在線討論交流互助學習社區。在學習社區,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網絡虛擬化的、彼此互相聯通的學習空間。通過該學習空間,學生能進行個人學習資源的管理、在線交流、自主測試、課程選修等各種在線學習活動。
2.2.4 輔助課堂管理功能
智慧課堂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技術優勢,利用GPS定位技術、數據庫技術、移動互聯技術等,輔助教師進行課堂管理,具體包括點名(簽訂)、隨堂測試、分組討論、隨機點名、測試排行榜等,以便捷性、趣味性的方式輔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管理工作。
2.2.5 在線測試(考試)功能
在線測試(考試)功能為教師提供人工、半自動、自動化等多種組卷方式,以試卷的形式進行課堂測試或大規模在線考試。該功能與其他教學元素如課程、作業等相聯系,并結合客觀題自動評分,主觀題教師進行批改并實時推送給學生,具有快速組卷、發布試卷以及考試輔助功能。
2.2.6 資源管理功能
資源管理主要針對課程資源進行管理。課程資源上傳可以確定專業、課程、知識技能點,并控制共享權限,課程教學的素材均從資源庫中調用,資源可按文件類型或專業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展示。在資源頁面關聯顯示相關的熱點資源,PPT與相應的視頻動畫應形成關聯并可統一使用或下載,其他教師對每個可瀏覽的資源可進行檢索收藏、評價、分享等。
2.2.7 互動交流功能
學生或教師可以在課程班級(選修該課程的學生所構成的團體)內創建討論話題,通過發帖和回帖互相交流。學生也可以和他所選課程的教師進行互動。學生在問答區提出問題,老師給出答復。平臺小組功能,實現同類人群小組互動。平臺通知、公告、私信功能增進交流。
智慧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借助移動應用技術、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多種信息化技術和手段,以提升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為目的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以微信公眾平臺為基礎構建智慧課堂,一方面學生接受起來容易,操作起來方便,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另一方面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結合,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輔助線下教學,并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將學生手機運用到課堂學習中,增強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