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琴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事業受到的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僅教學得到改進,同時對學生的道德修養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目前,各大院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并且采取更深入的教育方式來加深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的認識,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本文就大學生道德修養的意義進行分析;對加強大學生道德修養的措施提出三點建議:加強“兩課”的教育和學習、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注重形成性考核體系的建立。
關鍵詞:大學生;道德修養;考核體系的建立
在大學生道德修養課程的教學中,只有提高學生自覺意識,才能培養其良好的道德思想,提升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促進校園良好氛圍的建設。作為大學生,要了解個人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意識到道德修養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良好品質,認真學習道德理論知識,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本文對關于大學生道德修養方面進行分析。
一、大學生道德修養的意義
道德包含的內容有許多種,比如良好的品行、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等,它是由個人的思想行為表現的,有一定的標準[1]。在現代社會中,道德的作用越來越大,更是作為人與人交往的準則,人的行為影響道德的發展,道德約束著人們的行為。道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內容。良好的道德修養有利于個人素質的提升,更會影響到社會道德體系的建立。現在,提升國民的素質成為我國核心主義價值觀一項重要的任務。
二、加強大學生道德修養的措施
(一)加強“兩課”的教育和學習
為了學生日后在工作中的需要,學生需要具備相關專業的知識技能以及在未來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因此學生必須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團隊合作精神以及人文素養,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教學來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團隊合作精神,但是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并不是可以通過短時間就建立起來的,而是需要通過兩課潛移默化的影響,或者學生自身的努力。和其它學科相同,“兩課”也有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及教學要求,其中大綱中要求的知識點仍然是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及學生的想法來安排教學內容,因為高校的兩課教材內容與之前學習過程中會有重復的內容,教師可以將這部分內容做一個課外延伸,將實際與課本知識相結合,杜絕一味的復制粘貼課本內容。同時可以將政治理論課與思想品德課程設立為學院的選修課,使學生靈活選擇課程的學習,增加學生對課程的選擇[2]。另外,兩課的教師也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素質,政治理論課程并不是只有教材上的知識,而是結合實際反映在書本上的內容。
(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對于高職大學生來講,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專業素質的應用型人才,而對大學生的職業素質的培養是體現高校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狀況,在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質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但是對學生道德教育的開展也是必須要進行的一項工作。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比較強的狀態,但是并不具備完善的價值觀、人生觀,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缺少踏實肯干的工作熱情,懷揣著外面的世界很美好的想法,跟風跳槽。所以,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明確自己職業目標,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應該遵守的一些行業規則。在高職學院,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內容,而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是為了在學生未來就業中能有更好的發展。因此在高職院校,不但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專業技能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職業素質和道德修養的提升。以便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更好的適應社會。
(三)注重形成性考核體系的建立
在素質教育的模式下,學院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的檢驗方式有兩種: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目的[3]。形成性考核存在的問題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只注重學生對書面作業的完成,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并沒有發揮出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科學、合理的安排考核方式,提高形式性考核的操作性與靈活性,形成集學習、講解、實踐于一體的形式性考核方式。要注重對課堂實踐的開展,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同時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體系,能夠正確的評價學生。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作為禮儀之邦,我國非常重視國民的道德修養,對美德的傳揚。道德是評論一個人是否擁有良好品質的關鍵,大學時期,使學生個體形成良好品質的關鍵時期,而道德修養教育的加強是學校培養學生必須要實施的重要措施,要將道德教育與實踐相結合,以此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將道德修養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共同提高。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發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參考文獻:
[1]呼賽平,靖小琴.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16,29(22):57-59.
[2]蔣海燕,席曉蘭.論大學生法律素養和道德修養的培養[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2(4):111-114.
[3]姜松梅,王于紅.大學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有機整合的實踐研究——以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3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