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10月12日報道,原題:世界最大汽車市場面臨歷史性下降數十年來,中國的汽車市場一直是全球增長最可靠的引擎。但如今,這將結束。一個汽車行業協會周五表示,乘用車(在華)銷量連續第3個月陡降。隨著與美國的貿易關系持續惡化,今年截至目前(中國市場)汽車銷量勉強增長,但該行業如今正面臨著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首次收縮的前景。
過去20年來,(國際)汽車制造商在中國投入巨資擴大工廠。如今銷量放緩使該行業費力地在其他地方尋求增長。中美貿易戰已令寶馬、戴姆勒等豪華汽車制造商發出利潤下滑預警。中國消費者現在遠離汽車展廳也迫使捷豹路虎汽車公司暫關一家工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說,房價上漲等意想不到的障礙也對汽車需求帶來重壓。
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市場的乘用車銷量為206萬輛,同比下降12%,這令中國市場在今年前9個月只上升0.6%,而且第四季度銷量也充滿挑戰性。
業內分析師史蒂夫·曼恩說,銷量重挫可能是汽車制造商迄今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經歷的最大幅度下滑。較弱品牌受到的打擊會更大,這些公司需降價來提高銷量,一些制造商還可能被迫關閉工廠以降低庫存和成本。
汽車銷量放緩正值全球知名品牌付出更大努力進軍中國市場之際,他們受到北京開放經濟的鼓舞。但西方品牌汽車公司仍在增加中國產能,目的是在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獲得更大份額。▲(陳一譯)
環球時報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