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瑩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在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產生的影響,以指導該病癥患者臨床用藥。方法 選擇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8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與觀察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實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以及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下降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1),且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和治療前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為93.3%,高于對照組71.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規治療期間輔以全程健康教育,能夠提升其服用依從性,進而實現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廣。
[關鍵詞] 老年人;糖尿病;健康教育;服藥依從性;血糖控制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b)-0016-02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間,經常合并認知、行為等障礙,進而產生不主動配合治療或不遵醫囑服藥等行為,對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質量均造成不同程度負面影響[1]。相關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目前成年人糖尿病發生率已經達到11.66%[1]。很多流行病學資料已經表明對服藥過程進行有效干預,在延緩糖尿病病情發生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故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藥治療期間,應輔以有效干預措施,提升其服藥依從性。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常規治療聯合健康教育干預期間,所取得的效果相對可觀,該文對其應用效果和常規治療干預進行對照分析,驗證其可行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81例老年糖尿病(病例I型或2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所頒布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與觀察組45例,兩組病例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服藥常規護理指導,包括定期檢查患者服用降糖藥品的類型與明確,以及服藥后情況等,同時解答患者在用藥方面提出的問題。
1.2.2 觀察組 在常規干預基礎上,聯合健康教育。具體包括:①糖尿病知識教育: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教育,在提升患者服藥依從性方面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結合老年糖尿病患者教育經歷、認知水平,講述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危害性、治療機制、給藥渠道以及用藥時間等知識,協助患者從思想上認識到長期堅持用藥的意義,同時對患者家屬宣傳疾病相關知識,鼓勵其對患者服藥情況進行監督,以進一步提升其服藥依從性。②服藥知識教育:結合患者的體質與疾病情況進行藥物治療方法的教育,組織患者參加糖尿病健康知識以及服藥知識的講座,1次/周,結合患者病情進展情況,給予個性化指導。在講座上鼓勵患者積極詢問服藥治療期間遇到的相關問題,由健康教育小組成員統一解答。為提升患者參與講座積極性,多采用多媒體設備,提升糖尿病知識講解過程的形象性與生動性,反復告知患者堅持服用、科學服藥的必要性。同時對飲食與運行方面的問題進行講解,例如在飲食方面,以清淡、易消化、低鹽、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高蛋白質食物為主,遵照少食多餐原則,達到對胰島素功能產生有效刺激。進餐時間應與藥物治療時間相互配合,并認識到飲食對控制血糖水平方面體現的重要價值,給予日常飲食一定重視,配合護理干預工作,優化血糖水平控制效果。適當運動有助于提升患者機體免疫力,同時降低體內脂肪儲備量,進一步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體現出巨大價值。關于運動項目與強度,應結合患者身體素質、病情以及興趣愛好選擇。通常中老年每周運動≥3次,每次≥30 min,以步行、游泳、騎車、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為主。③建設服藥時間表:為進一步培養患者良好用藥習慣,與患者共同編制一個周密的服藥時間表,一堅持每天在同一時間服藥。為降低藥物漏服發生率,可采用一種服藥標簽,依照一周7 d分別記錄,提前一周將每天必須服用的藥物一一寫在表格內,每服藥一次就做一次標記,同時將藥物漏服原因寫在備注欄中。④發送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冊:向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發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冊》。
1.3 觀察指標
1.3.1 依從性評價標準 采用該院自行編制的《治療依從性調查問卷》(百分制),包括用藥、飲食、運動、復診等情況。完全依從總分>90分;部分依從總分>60分;不依從總分<60分。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數×100.0%。
1.3.2 血糖指標監測 干預前后,對所有病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進行監測,并比較組間數據差異。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指標控制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病例各血糖指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下降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1),且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和治療前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依從性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為93.3%,高于對照組71.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慢性疾病,相關研究認為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為該疾病生成的重要因素,肢體乏力、口干舌燥、多飲多食多尿與視力減弱為本病主要臨床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中老年人是本病癥的好發群體[2]。新時期下,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免疫能力不斷下降,再加上不合理飲食習慣,糖尿病發病率處于不斷上升的態勢中,確保老年糖尿病診治的時效性[3]。
依從性具體是指患者對設定的醫療措施,所表現出來的能夠接受并尊重的一種客觀行為以及程度,以患者長期遵照醫囑的程度,被叫做遵醫行為。而服藥依從性具體是指患者對醫護人員所實施用藥治療計劃,所體現出來的行為統一程度,即服從程度[4]。因為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需長期堅持服用藥物治療,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多數患者難以堅持長期服藥,參與用藥治療自信不斷降低,用藥依從性相應降低。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其由于年紀大,生理與心理上發生諸多變化,記憶能力也將會不斷衰退,在服藥治療期間經常產生焦躁、抑郁等負面情緒,服藥依從性進一步降低,進而影響疾病治療效果[5]。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控制效果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驗證了健康教育在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藥依從性、改善病情等方面的可行性,具有進一步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鐘麗敏.健康教育處方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觀察[J].今日健康,2014,46(8):193.
[2] 劉丹丹,何蓮瑜,鄧祥發.有效的健康教育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依從性的可行性分析與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 34(16):153-155.
[3] 李順芬.進行健康教育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重性的意義[J].當代醫藥論叢,2014,36(7):293-294.
[4] 鐘建英.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5,23(3):199-200.
[5] 沈麗麗.健康教育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評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4(7):128-129.
(收稿日期: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