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行 白立華 單飛彪 杜瑞霞 楊欽方 劉春暉 陶格斯
摘要 巴蜜34號是以甘肅品種小暑白蘭瓜的變異單瓜中選育出來的自交系B22為母本、甘肅品種黃河蜜的變異單瓜中選育出來的自交系B2為父本,配制的雜交一代厚皮甜瓜新品種。全生育期95 d,表現為植株生長旺盛,抗逆性強,坐果整齊;果實美觀,果肉厚、含糖量高,口感好,耐貯。平均單瓜重2.72 kg,果肉厚3.78 cm,果肉中心折光糖含量14.6%。2016年通過巴彥淖爾市農作物品種推廣小組辦公室備案登記。本文介紹了巴蜜34號的選育經過,闡述了其特征特性,總結了其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厚皮甜瓜;巴蜜34號;選育過程;豐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52.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7-0083-01
Abstract Bami 34 is a new muskmelon F1 variety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s from single fruit of Gansu honey melon mutation breeding B22 as female parent,and inbred lines from single fruit of Gansu Huanghemi mutation breeding B2 as male parent.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Bami 34 is 95 days,it showed vigorous plant,strong resistance,fruit setting neat,beautiful fruit,thick pulp,high sugar content,good taste and storage resistant.The average melon weight was 2.72 kg,the thickness of pulp was 3.78 cm,and the refraction sugar content of center pulp was 14.6%.Bami 34 was registered through Bayannur Crop Variety Promotion Group Office in 2016.The breeding process of Bami 34 was introduced,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variety.
Key words muskmelon;Bami 34;breeding process;high yield;cultivation technique
甜瓜以適應性強、味美甘甜、風味獨特、經濟價值高等優點成為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高檔水果。厚皮甜瓜是甜瓜的一個常見亞種,原產地位于西亞、中亞地區,果肉品質好、口感極佳、耐貯藏,被譽為世界十大瓜果珍品,被稱作 “瓜果皇后”[1]。最近幾年,設施甜瓜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但隨之而來的是病蟲害日趨加重,人們對優質厚皮甜瓜的需求日趨迫切[2-3]。目前,早中熟甜瓜存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抗性差等缺點。因此,通過多元復合雜交技術選育適合保護地和露地種植的中早熟厚皮甜瓜新品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
1 選育過程
1.1 母本
母本B22是以甘肅品種小暑白蘭瓜的變異單瓜為原始材料,經過多代自交選育出的自交系材料。B22平均單瓜重1.22 kg,短橢圓形,果皮底色為黃白色,表皮覆稀疏網紋,果肉淺綠色,果肉厚度2.8 cm,果肉質地脆,中心折光糖含量15.8%。材料耐貯性強。
1.2 父本
父本B2是以甘肅品種黃河蜜的變異單瓜為原始材料,經過多代自交選育出的自交系材料。B2平均單瓜重4.09 kg,長橢圓形,果皮底色為金黃色,果面光滑,果肉淺綠色,果肉厚度4.5 cm,果肉質地硬,中心折光糖含量9.4%。
1.3 巴蜜34號
2010年選配組合B22×B2。
2011年參加組合鑒定,組合B22×B2表現為植株生長勢強,抗逆性好,性狀表現一致;平均單果重2.8 kg,橢圓形,果皮底色為黃白色,果面光滑,果肉淺綠色,果肉厚度3.4 cm,果肉質地脆,中心折光糖含量12.9%,耐貯;商品瓜產量48 697.5 kg/hm2。對照品種西域3號中心折光糖含量11.3%,商品瓜產量33 045 kg/hm2。
2012年參加品種比較試驗和多點試驗,表現為植株生長勢強,抗逆性好,果肉肥厚,含糖量高,口感甘甜,平均單瓜重3.1 kg,果肉厚3.7 cm,果肉中心折光糖含量11.1%;耐貯藏;產量為53 916.0 kg/hm2。對照品種西域3號中心折光糖含量10.8%,產量43 480.5 kg/hm2。
2015年參加巴彥淖爾市備案登記甜瓜新品種區試。巴蜜34號(2點)平均產量為41 017.5 kg/hm2,對照塞上明珠平均產量為47 122.5 kg/hm2。巴蜜34號平均生育期93 d,較對照早熟1 d;果肉中心折光糖含量14.60%,較對照高1.66個百分點。
按照《農作物品種試驗田間考察和鑒定規范》的有關要求,2015年巴彥淖爾市種子管理站組織專家組對巴蜜34號甜瓜品種進行田間鑒定。鑒定意見如下:巴蜜34號屬甜瓜雜交種,葉片形狀為掌狀,葉色淺綠色,坐果節位第7~9節;果實長橢圓形,屬中果型品種;田間發生輕度白粉病,未發現其他病蟲害。
巴蜜34號經巴彥淖爾市農作物品種推廣小組辦公室備案登記(備案登記編號:巴登甜瓜2016001號),準予在適宜地區推廣。
2 品種特征特性
巴蜜34號為中熟品種,全生育期95 d左右,果實發育45 d左右;種皮淺黃色,種皮平滑呈長橢圓形,千粒重36 g左右;幼苗整齊,葉片綠色、圓形;生長勢強、抗逆性好,單蔓整枝坐果節位為第7~9節,雙蔓整枝坐果節位為第3~4節;果實生長發育整齊,易坐果;果實呈長橢圓形,縱徑22.17 cm、橫徑16.25 cm,屬中果型品種,平均單瓜重2.72 kg左右;果皮黃白色,果面光滑;果肉中心折光糖含量在14.6%以上,果肉顏色淺綠色,肉質脆,果肉厚度3.78 cm,汁液多,屬清香型,口感爽。
3 栽培技術
4月底至5月上旬一次性機械完成施肥、開溝、起壟作業,壟溝間距2.5 m,開口60 cm,溝底寬20 cm,溝深30 cm。壟面整成弧形,寬1.9 m,去除根茬、殘膜等。種肥施在距溝心50 cm的壟溝兩側,施肥量為磷酸二銨300~375 kg/hm2、尿素75~150 kg/hm2、硫酸鉀75 kg/hm2。伸蔓期進行擺蔓、整枝、留瓜。按照瓜蔓向壟中間對向生長的原則擺蔓。按雙蔓法整枝,主蔓4~5葉打頭,選留2個健壯子蔓,去除子蔓生出的第1、2節孫蔓,選第3節或第4節孫蔓留1個瓜。孫蔓結瓜位前后各留1葉后打頂,待子蔓長至12片葉左右打頂,其余再生長出的子蔓、孫蔓全部去除。待瓜長到6 cm×8 cm時,為了避免病害傳播和傷瓜、傷蔓,應停止整枝。若子蔓第3節或第4節的孫蔓擬留瓜萎蔫,應順延選擇生長狀況良好的其他節位孫蔓重新留瓜。擺蔓、整枝不宜在有露水時進行。
甜瓜從雌花開花至果實成熟一般需45 d左右。成熟標準:果實底色變為黃白色,瓜蒂周圍茸毛脫落,臍部微軟。清晨采收最佳,帶“丁”字形果柄采收,盡量減少碰傷。若長途運輸,需在7~8成熟時采摘。
4 參考文獻
[1] 吳明珠.當前西瓜甜瓜育種主要動態及今后育種目標研討[J].中國西瓜甜瓜,2003(3):1-3.
[2] 徐永陽,徐志紅,趙光偉,等.厚皮甜瓜新品種中甜4號的選育[J].中國瓜菜,2013,26(6):21-23.
[3] 王懷松,付秋實,張志斌.厚皮甜瓜品種IVF117的選育[J].中國瓜菜,2012,25(6):22-24.
[4] 施建新,包衛紅,沈悅祖,等.優質厚皮甜瓜新品種:海蜜二號[J].中國農技推廣,20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