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仲祥 周克梅 湯愛平
摘要 介紹了如東縣沿海園林綠化樹木栽后管理措施,具體包括樹木支撐、修剪、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提高沿海地區造林綠化的生態效益及經濟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 沿海;園林綠化樹木;栽后管理;江蘇如東
中圖分類號 S68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7-0163-02
如東縣位于江蘇東南沿海,總面積21萬hm2,其中圍海造田逾2萬hm2,土壤條件復雜,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氣候屬海洋季風氣候,每年都有1~2次臺風過境或局部遭受龍卷風襲擊,生態環境脆弱,對人居環境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較大。隨著如東縣森林城市創建,大量新栽植的園林綠化林木需要加強管理,綠化樹種的栽后管護成為園林綠化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園林綠化樹種的栽后管理是一個系統的綜合性課題,涉及綠化樹種的支撐、修剪、水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
1 樹木支撐
園林樹木移栽完成后,根系尚未扎深扎實、覆土松軟,極易搖晃擺動甚至倒伏,需做好樹體支撐。尤其是樹干高大、冠幅大的樹木,在遭遇強風時樹木發生搖擺晃動更明顯,嚴重時甚至被風吹倒。新栽樹木發生晃動或者倒伏后會嚴重損傷土球內毛細根系和土球表面新生根系,對樹木成活影響極大,因而對新栽園林樹木一定要加強樹干支撐、保護。
1.1 常見的支撐方法
1.1.1 標桿式扶樁支撐。在來風方向垂直于地面打樁,然后將樹干與樁體捆綁扎牢,如東縣沿海以東南風和東北風為主,采取此類支撐方法的應以南北方向打樁為主。
1.1.2 扁擔式扶架支撐。在與常年風向垂直的位置打樁,要求垂直于地面、樹干兩側各1根樁體,樁體上部用橫的木樁連接,然后將橫木樁與樹干捆綁固定。
1.1.3 三角形支撐。3根木樁均勻分布在樹干周圍,木樁上部與樹干捆綁扎牢,木樁下部緊密接觸地表避免陷入。
1.1.4 連排網格形支撐。多用于大面積、同樹種喬木移植地,可用橫桿將相鄰樹木連接固定起來,形成網格狀,增加樹體固定程度。
1.1.5 井字形支撐。也叫四角支撐,在樹干四周均勻固定4根木樁,頂部向樹干傾斜。
1.2 支撐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由于沿海地區風力較大,而且常年存在海風侵襲,因而凡米徑5 cm以上的喬木必須進行支撐,并且根據樹木大小選擇大小、粗細不同的木樁、竹梢進行支撐。對米徑10 cm以上的喬木支撐時,支撐點離地面高度以1.8 m以上為宜。
部分園林施工工地現場,由于受施工工期、成本預算、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對園林樹木進行樹干支撐保護時,大量選擇鐵釘、鉚釘、鐵絲等直接將支撐桿與樹干牢牢固定起來。這樣簡單粗暴的支撐方式首先會對樹體造成直接機械損傷;再者,支撐完成后長時間無人去除樹體內鐵釘、鉚釘等,導致其氧化產生鐵銹;支撐完成后樹木受大風等外力搖晃時,鐵釘、鐵絲等會進一步損傷樹皮、樹體。
支撐的穩定性對于新移栽樹木成活與否具有直接的決定作用,尤其是對于較大規格的樹、冠幅過大的樹、較高大的街道行道樹以及沿海臺風天氣較多區域栽植的樹,一定要注意加強園林樹木支撐的穩定性。
樹干支撐部位的保護往往最容易被人們忽視,也最容易出現問題,進而對樹木正常生長和存活造成極大影響。在樹干上的支撐部位用麻布片或無紡布包裹幾圈,保護干皮;也可采用樹干橡膠保護軟墊進行隔離,防止干皮受損。
2 修剪
沿海地區風力較大,土壤條件較差。因此,新栽綠化苗木修剪時除按照設計方案外,在不影響整個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的基礎上,修剪強度應大、重。
2.1 常見修剪方法
2.1.1 剪枝。根據修剪方式可分為疏剪及剪截2類,剪截又依程度的不同而分為長剪、短剪,長剪即剪除的部分不足全長的1/2,短剪即剪除整個枝條長度的1/2以上。
2.1.2 截干。在培育次生萌芽林以及對樹木施行去頂的“頭狀作業”時均采用截干法。在截除粗大的側生枝干時,應先用鋸在粗枝基部的下方,由下向上鋸入1/3~2/5[1],然后再自上方在基部略前方處從上向下鋸下,最后再用利刃將傷口自枝條基部切削平滑,并涂上護傷劑。
2.2 樹木修剪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剪口平滑。與剪口芽成45°角的斜面,從剪口的對側下剪,斜面上方平于剪口芽尖,斜面最低部分相平于芽基。疏枝的剪口,于分枝點處剪去,與干齊平,不留殘樁。二是鋸除樹木枝干時,鋸口要平整,用20%硫酸銅溶液消毒[2],并涂上蠟、調和漆等保護劑,以起到防腐防干和促進愈合的作用。三是用分步作業法修剪較大的樹枝和樹干。先在離鋸口上方20 cm處,從枝條下方向上鋸一切口,深度為枝干粗度的1/2,從上方將枝干鋸斷,留下殘樁,然后從鋸口處鋸除殘樁。四是落葉樹的修剪時期有別于常綠樹。常綠樹雖冬季為其休眠期,但剪去枝葉有發生凍害的危險[1,3];而冬季落葉樹停止生長,這時修剪養分損失少,傷口愈合快。常綠樹修剪時期除新造林外,一般在早春。
3 肥水管理
3.1 施肥
定植前,將大量肥料翻耕埋入土壤,一般以有機肥料為主;根據植物的生長季節和生長速度補充所需的肥料,一般用速效化肥[4];在樹木生長季節,根據樹木生長情況,及時噴灑尿素溶液。
3.2 灌水排水
對新植樹木及時澆足定根水,并根據當年的氣候條件適時澆水,特別是夏、秋季天氣干燥,鹽堿容易上升,要適時以水壓堿。在連續5年內適時灌溉,對生長緩慢的樹種要適當延長灌水年限。同時注意避免土壤長期淤漬,及時排除淋洗的堿水,春、秋季定期疏通排水溝。造林后的1~3年內,最好在春季返鹽時灌水壓堿[5-6];在春旱、降雨和灌水后要及時松土,加強樹冠的整形修剪,及時防治病蟲害。
鹽堿地造林后要隨時整修圍埂,保證不跑水、不漏水、高度不低于10 cm。在樹堰直徑方面,有鋪裝地塊以預留池為準,無鋪裝地塊喬木應以樹干胸徑10倍左右、垂直投影或投影1/2為準。雨季注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嚴防內澇,防止產生漬害。澆水車澆樹木時,應接膠皮管,進行緩流澆灌,嚴禁用高壓水流以防沖毀樹堰。
4 樹木病蟲害防治
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以增強樹木本身抗性為根本,以農業措施為主,化學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相互配合,才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1 常見樹木蟲害防治
在改善樹木生長條件、提高樹木抗病能力的基礎上,對楊樹、櫸樹、桑樹、無花果等易發生天牛類蛀干類害蟲應及時用毒簽或敵敵畏、樂果20~50倍液注射蟲孔法進行防治;對紅葉李、紅葉石楠、櫻花、桃、李等易發生蚜蟲和刺蛾類蟲害,應采取常年防護措施,冬季剪掉帶卵的枝條并燒毀,在發病初期噴施殺蟲藥劑如吡蟲啉1 000~1 200倍液噴霧防治;對于大、小葉黃楊尺蠖,應在幼齡幼蟲期噴90%敵百蟲、80%敵敵畏1 000~1 500倍液、50%辛硫磷1 0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
4.2 常見樹木病害防治
若樹木生長環境不良、樹木自身生長較差、抗性較低,一旦傳染源侵入則易導致樹木病害發生。防治根腐病,要及時對樹木根部澆灌多菌靈或根腐寧1 000倍液等治療菌類的藥物。防治葉斑病,可以噴灑代森錳鋅、百菌清等殺菌劑。防治炭疽病,應注意清除病枝、病葉,生長期噴灑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防治銹病,應注意肥水管理,噴灑粉銹寧或三唑酮[1],第2年春季若發病需再次噴灑;嚴禁與轉寄主樹種相近栽植。
5 參考文獻
[1] 夏明軻,屠昊東,李俊霖,等.中國園林綠化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J].園林,2016(9):71-73.
[2] 李大剛,孫瑩,馬鳳林,等.淺析興城市園林植物現狀[J].現代園藝,2015(13):105-106.
[3] 馬寧.淺談生態園林[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10):52.
[4] 吳仲祥,周克梅,曹志華.如東沿海造林優良樹種的選擇與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0,26(11):190.
[5] 吳仲祥,周梅,周克梅.如東縣海堤林業資源經濟生態效益的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0,26(8):53-54.
[6] 吳仲祥,周克梅,蔡亞萍.如東縣海堤林業發展的探討[J].江蘇林業科技,2004(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