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宏
[摘要] 目的 評估妊娠期糖尿病應用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的價值。方法 選擇2016年5月—2018年3月該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比較2組妊娠結局、血糖水平變化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剖宮產、早產、流產、羊水過多、胎兒窘迫等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2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應用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可以降低妊娠不良結局發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心理護理;運動療法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b)-0125-02
妊娠期糖尿病屬于特殊類型的糖尿病,是女性妊娠前糖代謝正常,妊娠期發生糖代謝異常,是妊娠合并癥的一種,也屬于高危妊娠,多發生于妊娠中晚期,若未及時治療還會引起流產、早產、感染及胎兒窘迫等妊娠不良結局,影響母嬰的健康[1]。妊娠期由于營養過剩,運動缺乏等因素影響,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2]。該次研究中,選擇2016年5月—2018年3月該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成2組分別應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對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研究對象經產檢、糖耐量試驗均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所有患者和家屬均自愿參與該次研究并簽署了同意書,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分組研究,隨機將84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分組,將先入院的42例設為對照組,年齡21~38歲,平均(27.2±1.8)歲;孕周25~38周,平均(31.5±3.6)周;初產婦22例,經產婦20例;后入院42例設為觀察組,年齡21~39歲,平均(27.8±2.0)歲;孕周25~38周,平均(32.1±3.4)周;初產婦23例,經產婦19例;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要控制飲食,為患者講解妊娠糖尿病的危害,及時為患者疏導情緒,指導患者要保持適量的運動。觀察組行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具體護理措施如:①心理護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會對自身疾病逐漸了解,對妊娠不良結局流產、早產、感染及胎兒窘迫等有著一定的了解。受妊娠期特殊生理和心理的影響,患者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要充分理解患者不良情緒產生原因,與患者家屬共同關懷患者,分析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例如:患者過于擔憂妊娠結局、擔心病情進一步進展、向母角這一角色轉變的恐懼等。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全面的、認真的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掌握疾病發作、治療和臨床護理的特點,理性的認識疾病的治療,確認妊娠期糖尿病是可治愈的,以此緩解患者心理壓力與負擔。通過對患者生活、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關懷,積極主動觀察患者心理的變化及早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保持護患間的順暢溝通,掌握患者的精神狀態變化,使患者生活、治療和探討心理是工作可以順利完成,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②運動療法。護理人員按照患者情況制定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對孕周40周以下的患者指導可以病區自由散步行走,在條件允許情況下,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可以練習孕婦操和瑜伽操。具體運動量要循序漸進,以有微出汗為標準,患者運動時要由家屬或護理人員看護完成,鍛煉時間要小于30 min,運動后患者心率要小于120次/min。護理人員要為患者運動時提供安全防護,保持正確行走鍛煉,對不良運動習慣及早糾正,防止產婦和新生兒生理受到不良影響。運動后要及時為患者補充水分,防止發生低血糖。③飲食護理。對患者給予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同時還要配合飲食干預,通過科學飲食指導,控制飲食,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計算每日食物攝入量,計算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比例,以此保持患者均衡的營養[3]。
1.3 觀察指標
統計記錄2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包括剖宮產、早產、流產、羊水過多、胎兒窘迫等;在患者入院時,護理2周后,記錄2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檢測結果;根據該院自擬調查問卷統計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100分為滿分,分為滿意(>85分)、一般(60~84分)、不滿意(<59分),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00%[4]。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比較,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2組妊娠不良結局
觀察組剖宮產、早產、流產、羊水過多、胎兒窘迫等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2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
護理前,2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2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62%,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8.57%,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7.264 9,P=0.007 0),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后很容易發生不良妊娠結局,患者會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影響母嬰的健康。妊娠期再加上過多的攝入營養,運動量過少,都會增加妊娠糖尿病發生率。但是,僅依靠飲食控制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這是由于飲食控制和胎兒營養需求具有很大的矛盾性,血糖檢測和胰島素的使用也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5-6]。所以,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價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情緒低下會影響下一步治療,也會影響護理依從性,甚至影響整體的治療效果。有研究發現,適量運動可以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情緒不佳時患者不會愿意運動鍛煉,所以,護理工作要以心理護理作為基礎,對患者不良情緒及早干預和疏導,幫助患者建立積極治療的目標,培養患者運動鍛煉良好狀態,通過科學運動鍛煉的指導,可以起到改善血糖水平,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效果。適量運動可以提高人體靶細胞對于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葡萄糖水平。該次研究結果與他人研究相符[7]。可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同時,配合飲食控制可以根據患者飲食習慣確定食譜,定時飲食,堅持少食多餐,忌過度進食碳水化合物,從而在滿足患者營養需求時,控制血糖水平,通過運動消耗葡萄糖,以此減少胰島素需求,使血糖與胰島素保持平衡。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應用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可以降低妊娠不良結局發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金萍.心理干預聯合運動療法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2):2872-2873.
[2] 楊洋,鄒磊,任婷,等.妊娠期糖尿病營養干預的效果及對新生兒預后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9):1516-1518.
[3] 孫靜.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結局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22):115-121.
[4] 蘇麗,李英.探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5):216.
[5] 黃志清,呂術昕,胡云英.運動療法聯合心理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2):263-264.
[6] 嚴玲.探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5,28(4):314.
[7] 黃碧云,李文靜,陳水紅.心理護理聯合運動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及妊娠結果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4):454-455.
(收稿日期: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