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芹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變及護理干預。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所有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收取時間(2015年2月—2016年5月),電腦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對照組(43例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分別實施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將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的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時血糖值(6.15±1.01)mmol/L和透析1 d后血糖值(6.32±1.05)mmol/L與對照組透析時血糖值(3.85±0.11)mmol/L和透析1 d后血糖值(4.21±1.01)mmol/L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滿意度評分(90.25±1.01)分和生活質量評分(89.42±1.27)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取得十分顯著的效果,能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值得在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透析日血糖;護理干預;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b)-0127-02
研究顯示,糖尿病腎病發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而對于該類患者常實施血液透析治療,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一項有效的護理措施,能促進患者康復[1-2]。因此,該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對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86例透析日血糖的改變及護理干預進行分析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電腦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對照組(43例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
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嚴重疾病患者;②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③未經過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
納入標準:①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86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經過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
觀察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年齡在40~80歲,平均年齡(60.21±1.02)歲,性別:20例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
對照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年齡在41~80歲,平均年齡(61.15±1.15)歲,性別:21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
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3例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各項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43例均使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43例均使用護理干預。
①對糖尿病腎病終末期患者的用藥方面進行指導,告知患者藥物服用方法、服用時間、藥物劑量和藥物種類等知識,在患者實施血液透析前應給予患者適當進食,在透析完畢后,將胰島素用量適當減少,觀察每位患者身體情況,對患者用藥劑量進行適量調節,預防患者發生低血糖反應。
②對于糖尿病患者自身而言,合理飲食安排比藥物治療重要,應控制患者食物數量和成分,使患者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在食物中為患者增加蛋白質比例,對糖分含量有效控制,告知患者自身血液透析時間,制定出透析計劃表,合理安排患者治療時間。
③由于糖尿病發病周期十分長,長時間的控制和治療易導致患者消極情緒,患者實施血液透析和藥物治療后,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患者產生懼怕心理,引起多種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治療過程中應對患者情緒進行觀察,給予患者鼓勵和安慰,提升患者的信心,對于個別負面情緒十分嚴重的患者實施針對性干預,改善患者消極、抑郁情緒,促進患者早康復[3]。
1.3 觀察指標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時血糖值和透析1 d后血糖值。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中實施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血糖值
觀察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時血糖值(6.15±1.01)mmol/L和透析1 d后血糖值(6.32±1.05)mmol/L與對照組透析時血糖值(3.85±0.11)mmol/L和透析1 d后血糖值(4.21±1.01)mmol/L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滿意度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滿意度評分(90.25±1.01)分和生活質量評分(89.42±1.27)分與對照組滿意度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研究顯示,近年來糖尿病腎病終末期患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對于該類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十分重要,而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安全、有效的一項護理措施也十分重要。因此,該院對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變及護理干預進行分析,探討護理干預的效果[4]。
在患者實施透析過程中,由于胰島素活性增加,易導致患者失去糖分,引起低血糖情況,而通過實施護理干預,從多個方面實施護理措施,使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血糖以及胰島素之間的關系,能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關注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對胰島素用量嚴格控制,適當為患者補充糖分,能有效預防患者引起低血糖情況,而營養不良而容易導致低血糖發生,加強每位患者營養支持,為患者制定有效、規范、科學的飲食方案,增加蛋白含量攝入,同時對患者透析日、透析后血糖實施監測,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預防患者血糖波動范圍大。現如今,護理干預已經成為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選護理方式,受到多數患者青睞,在臨床受到廣泛應用[5]。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時血糖值(6.15±1.01)mmol/L和透析1 d后血糖值(6.32±1.05)mmol/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滿意度評分(90.25±1.01)分和生活質量評分(89.42±1.27)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取得十分顯著的效果,能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值得在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譚春梅,鄺麗霞,李輝文,等.心理護理在老年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7,23(24):176-177.
[2] 莊巧瑜,謝揚.細節管理在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3,13(11):77-79.
[3] 徐傳建,田遠如,張靜靜,等.26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6):29-30,33.
[4] 曹佳芹,甄穎穎,潘瑤,等.細節管理在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1):161-163.
[5] Colmegna,P.,SánchezPea,R.S..Analysis of three T1DM simulation models for evaluating robust closed-loop controllers[J].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xchange of Computing Methodology and Software System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Medical Practice,2014, 113(1):371-382.
(收稿日期: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