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信息資源可以說是較標準的大數據體系,而把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圖書館服務中,其不但能讓圖書館服務管理體系實現創新,而且能實現圖書館建設的改革。本文根據現狀提出了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內容和存在的障礙,然后根據大數據技術和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實際情況,從多個方面來提出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 圖書館 服務創新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019-01
1.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面臨的障礙
1.1現有圖書館服務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
當前,大部分使用大數據來運行儲存數據的圖書館,其都是從圖書館大數據的各個服務功能來實現跨機構、跨地域建設,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類圖書館自身的數據差異,而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異地資源的融合也就變成了當前最棘手的問題。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自身的信息、知識產權、管理服務質量等方面都是社會所關注的對象,其中包含有文化、教育、經濟等多方面,但這些都需要從資源共享等方面來考慮[1]。但當前的圖書館服務并不能做到這一點,即存在共享平臺不規范、資源整合不合理等問題。
1.2圖書館數字化服務質量不高
現階段大部分的圖書館信息都有著較高的重復率,并且也缺乏一定的特色和針對性。各國家級、省級的圖書館距離社區、鄉村等地區都非常遠,而建設在街道周邊的服務點又非常缺乏專業的人才和基礎設備,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圖書館,其整體的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落后,所以也很難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其次,大部分基層圖書館的書刊類型都是報紙和小說,權威性、可用性的資源可以說是沒有,即書籍資源非常的匱乏,因此也不能滿足用戶的資源需求。
1.3圖書館服務技術差距較大
大數據技術同時也是新技術發展的表現形式,而圖書館現階段所具備的技術是不能對異地圖書館資源進行數據整合的,相關人員要想滿足這一需求,其就必須要從大數據技術、儲存流程管理、動態服務等方面入手,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圖書館異地資源數據整合。所以,圖書館服務資源的異地交流技術、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服務決策技術等問題就變成了當前最需要解決的難題。
1.4圖書館服務創新的保障機制不健全
當前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并不是很完善,具體表現在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等方面上,盡管可視化技術和理論在該領域也得到了使用,但在大數據服務方面,相關人員對其的研究還會處于初步討論階段[2]。所以,建立可視化思想、實現圖書館異地資源獲取和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圖書館的關鍵是如何讓圖書館海量的信息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因此,相關人員還需要加強對大數據在圖書館保障機制、服務創新等方面的應用研究。
2.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對策
2.1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構建圖書館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社會各界的信息量也開始持續上漲,而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收集渠道也變得越來越多,但同時也給用戶獲取所需資源帶來了一定的約束。所以,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不僅要保證信息資源的豐富,而且還要對傳統的服務體系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提升圖書館整體的服務質量。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對所需的資源進行加工和推送,該方法明顯得到了很多用戶的認可,其不但能從多個方面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而且還能提升圖書館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2.2正確選擇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方法與思路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相關人員在對圖書館的服務制度進行改革時,其應該把技術理論和實踐結合到一起,即利用多學科的原理相結合的形式,通過實例分析、調研、理論歸納等方法來建設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條例的創新。要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圖書館建設的定位、價值、創新技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等。相關人員可以利用統計分析來對創新問題進行解釋,然后通過結構化分析、數據圖等方法來探析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內容和機制等,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創新過程出現的問題。
2.3構建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人才體系
把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圖書館服務中的難度其實是很大的,它不但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來作為前提,而且這些技術人才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圖書館服務技能,所以不難看出,培養大數據技術人才是圖書館當前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即相關人員需要從計算機和網絡學、圖書館學等方面來提升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職員自身的素質和工作水平,要根據不同的工作能力來對職員進行調動。其次,在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自身也需要改變傳統的形象,即利用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環境來吸引客戶,同時也能引進更多的優秀人才。
2.4構建圖書館大數據服務聯盟共享平臺
通過了解大數據技術的集成特點,然后結合圖書館服務的需求來完成圖書館與社會服務的建設工作,而完善的圖書館大數據服務則可以實現異地圖書館數據資源的共享[3]。其次,在圖書館資源共享平臺中,相關人員需要從大數據的決策角度來收集相關的信息和社會服務資源,然后根據決策的要求,把收集到的數據都運用到圖書館服務平臺上,這樣便能根據客戶的需求來進行調整。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圖書館服務建設是需要涉及非常多內容的,當然也離不開管理者和組織者的幫助。
3.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數字時代的推廣和普及,專家學者對于大數據的研究范圍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廣泛,其中的圖書館服務建設也不例外。因為圖書館自身就具備大量的信息資源和數據,所以相關人員可以根據圖書館的特點、需求、服務目標等方面入手,即從管理者和提供者的角度,結合大數據自身的特點和圖書館工作的實際狀況來制定相應的創新方案,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圖書館技術的變化,從而滿足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廣建,化柏林.大數據分析與情報分析關系辨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05):14-22.
[2]陳傳夫,錢鷗,代鈺珠.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圖書館建設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07):40-44.
[3]李國杰,程學旗.大數據研究:未來科技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領域——大數據的研究現狀與科學思考[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2(06):647-657.
作者簡介:
李婭妮(1983.1-),女,漢族,甘肅慶陽人,學士,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數字圖書館技術,嵌入式服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