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寧
【中圖分類號】H1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043-01
山東省棲霞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屬于煙臺的一個縣級市。就山東方言分區(qū)看,棲霞方言屬于漢語北方方言,膠遼官話東萊小區(qū)。本文擬介紹一下該方言的一些常見特殊句式。
一、比較句
漢語比較句,從意義上即“表示比較意義的句子就是比較句”,很少有作出較明確的闡釋,完整的定義更是少見。
一般認為現(xiàn)代漢語比較句是指謂語中含有比較詞語或比較格式的句子。在結(jié)構(gòu)上由比較主體、比較客體、比較詞、比較點、比較值等成分構(gòu)成。比較句一般是對兩個事物進行程度差別的比較,普通話中常用“比”字,其格式一般為:A+比+B+比較語。而棲霞方言還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法。下面將從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六個層次談棲霞方言的比較句式:
(一)肯定比較句
⒈在口語中運用最多的是:用“起”引進比較的對象,格式為:A+比較語+起+B,“起”字作用類似于“比”。但兩者語序明顯不同,即:比較語部分提到了前面,“起”字和后面的比較部分B移到了句子的末尾。比較:
⑴他跑起來快起你。——他跑起來比你快。(普通話中表達法,下同)
⑵小紅長得都高起她爸爸。——小紅長得比她爸爸都高。
與普通話“比”字句語義上也有所差異,即:“起”字句對比較項有所強調(diào),“比”字句無這種強調(diào)用法。
⒉如果相比較的兩方條件近似,這兩種用法就都無法表達其意義了,而是用“差不多”,其基本格式為:A和/跟B+差不多+比較語。如:
⑶這條道跟那條道差不多遠。
⑷這根繩兒和那根繩兒差不多長短兒。
這種比較中相比較的兩方條件近似,須注意后面的比較語常常是具有反義關(guān)系的一組詞相對應(yīng)出現(xiàn),并且?guī)蟽夯省?/p>
另有“A和/跟B差不離”的說法,也要求比較雙方程度上相仿、條件近似。
⒊等比句的比較句表示有兩種,一種是比較雙方條件相等,含有比較義,且含有比較標記“一般/一樣”等,其基本格式可表示為:A+B+一般/一樣+比較語。如:
⑸小明和他爸爸一般高了。
另一種情況是A+跟上/趕上+B+比較語。如:
⑹妹妹長得快趕上你高了。
(二)否定比較句
⒈棲霞方言否定比較句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是用“起”字句的否定句來表示,即在“起”字句肯定句的基礎(chǔ)上,在“比較項”前加否定副詞“不”,基本格式為:A+不+比較項+起+B。如:
⑺這條道兒不遠起那條。——這條路不比那條路遠。
⒉否定比較句的另外形式為:A+趕不上/跟不上+B,這是表否定意義的等比句,是在其肯定意義的基礎(chǔ)上加“不”,有“不如,比不上”之意。如:
⑻這一點我怎么也跟不上他。
“趕不上”前后相比較雙方有某種共同特征,即:相比兩方是情況不同,條件不等的。
⒊棲霞話的否定比較句,有時可不用否定詞,而用反問句的形式來表達否定意義。如:
⑼這件衣裳哪新起那一件?
二、好一個+VP
唐五代時開始出現(xiàn)“好個X”的用例,北宋之前在所有語料中沒有見到“好一個”出現(xiàn)的情況,在北宋也僅僅出現(xiàn)了一例。明代以后發(fā)現(xiàn)了大量“好一個X”用例,發(fā)展到現(xiàn)代已非常普遍,如:
⑴好一個敢為人先的陳慶振!(《人民日報》,1993,如下同)
⑵百畝果園環(huán)繞村子四周,好一個“鄉(xiāng)村都市”。
這里“好一個”跟本文討論的不相同,以上“好一個”可歸為形容詞用法,語義上會表現(xiàn)一種說話人滿意或渴望表現(xiàn)的情感,其最典型的表達為喜愛、滿意、贊同、贊美或者是驚嘆、感慨、感觸等情感。而棲霞方言中作為一個特殊句式,比較口語化,且已不再具有夸獎或表揚義。如:
⑶夜來黑兒我好一個揍他。——昨天晚上我狠狠地揍了他。
⑷他夠兒有意思了,每次都引動來我們好一個笑。——他特幽默,每次都能引我們大笑。
這時“好一個”不再有形容詞特性,從某種程度上可認為是副詞,且是表示程度極高的副詞,語義上表示“程度重”。
口語中也可把“一個”說成“一頓”,語義上無區(qū)別。“好一頓”普通話中有很多,用法跟棲霞方言一樣,后面也可出現(xiàn)VP。不同是普通話“好一頓”后動賓結(jié)構(gòu)無法進入,且“好一頓”后多為雙音節(jié)詞(北京大學(xué)語料庫中搜集到的“好一頓”符合要求的27例中僅有3例帶單音節(jié)動詞),且“好一頓”后的詞基本上都帶有貶斥、不滿等消極情緒,而方言中“好一個VP”則無此限制。
三、動詞+不完/了的+動詞
該句式中前后重復(fù)出現(xiàn)同一個動詞,“不”后既能用“完”,也可以用“了”(liao)。如:
⑴他家來錢花不了/完的花。——他家的錢花不完。
⑵她姊妹好幾個,衣裳都穿不完的穿。——她姐妹很多,衣服穿不完。
該結(jié)構(gòu)整個句式中隱含一種強調(diào)“事情或是東西多”的語義特征,相當于“句子主語+動詞+不完/了”。并不是所有的動詞都能進入該種格式,如可說“東西吃不了的吃”,但不能說“吃飯不了的吃飯”等。大多數(shù)進入該種格式的動詞都是單音節(jié)動詞,幾乎沒有雙音節(jié)動詞出現(xiàn);也并非所有單音節(jié)動詞都能進入該格式,“所用的動詞多限于吃穿住用方面的”。
四、動詞+不出(來)個好+動詞兒化(來)
跟格式三都是同一個動詞前后出現(xiàn)兩次,但后一個動詞要用兒化形式。如:
⑴他搗鼓不出個好搗鼓兒來。——他怎么搗鼓也搗鼓不好。
⑵他干也不出個好干兒來。——他怎么也干不好。
須注意“來”兩種出現(xiàn)位置都可以,但不可以同時出現(xiàn)。同一個動詞運用兩次,前面的動詞表示動作行為,后面兒化后的動詞不再表示動作行為本身,而是表示該動作相應(yīng)的結(jié)果。語義上,該格式含有“諷刺,不信任”意,即含否定義。
該句式可變成相應(yīng)的反問句,意思不變。如:他還能搗鼓出個好搗鼓兒來嗎?——他還能搗鼓好嗎?
至此,我們對棲霞話中的比較句和其他幾種常見特殊句式做了簡單介紹,這些用法在當?shù)鼐哂邢喈斊毡樾裕诜窖詢?nèi)部各地方又可能會有所差異。
參考文獻:
[1]車競.《現(xiàn)代漢語比較句論略》,載《湖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社版)》2005(3)P60—63頁
[2]王收奇.《“好(一)個X”感嘆句之多角度考察》P13—14頁
[3]羅福騰.《牟平方言的幾種常見句式》,載《方言》,1992(2)P147頁
[4]馮榮昌.《山東濰坊方言的比較句》,載《中國語文》1996年第4期
[5]錢曾怡,蔡鳳書.《山東地區(qū)的龍山文化與山東方言分區(qū)》,載《中國語文》2002年第2期
[6]羅福騰.《山東方言比較句的類型及其分布》,載《中國語文》199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