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法律實務類專業開設了電腦速錄課程,但傳統速錄有等于庭審速錄,對于法律實務類專業的學生,庭審速錄技能是其勝任工作崗位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是書記員晉級的重要考核要素之一。而根據現有的人才培養與法檢機構的銜接和互認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以四川現代職業學院法律實務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為例,探尋更適合四川地區法檢系統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期對課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庭審速錄;法律實務;改革;建議
庭審速錄有別于傳統速錄,傳統速錄教學方式綜合性較強,重點在于速錄技能的提高,而庭審速錄是法律與速錄技巧的有機結合。對于法律實務類專業的學生,將來所面向的就業崗位是法檢系統的書記官崗位,根據該崗位技能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具有法律知識、速錄技能,同時還應具有嫻熟的庭審錄入技巧。所以庭審速錄應該是這三種能力的共同體。以四川地區法檢系統的需求為例,對于法律專業又同時具有庭審速錄技能的學生青睞有加。本文將結合社會實際與教學實踐,以四川現代職業學院法律實務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為例,探尋更適合四川地區法檢系統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現狀分析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法律實務類專業,自2008年開展高等職業教育以來,累計培養了7屆畢業生,畢業人數1411人。目前,本專業群現設法律事務和法律文秘兩個專業,在校生830人,年招生人數穩定在280人左右。我院培養的學生就業主要面向四川及成都周邊地區的法院、檢察院的書記官和檢察官助理等崗位,該崗位的核心工作是完成庭審筆錄制作。
庭審筆錄是以文字形式記載的如實反映訴訟活動的重要法律文書,是制作裁判文書的重要依據,是檢查人民法院審判工作是否正確的重要依據,是上訴法院審理案件的基礎,也是加強審判監督、檢查辦案質量和執法情況、總結審判經驗教訓的寶貴資料。如果庭審記錄不能完全反映庭審過程、爭議焦點、審理重點等,必然會引起案件程序和實體處理上的錯誤,這不僅影響到人民法院的公正判決,也嚴重影響到人民法院的執法形象。
隨著司法系統改革,書記員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而現有的書記員隊伍,大多是法律專業的學生,速錄水平有限,為提高工作效率和記錄效果,目前全國公、檢、法系統和勞動仲裁系統數以千萬計的書記員需要經過計算機中文速記培訓,以滿足完整記錄的需要;再者,由速錄員擔任書記員,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專業知識,在庭審中聽不懂法律專業術語,不懂庭審流程和案件記錄重點,以致筆錄質量達不到法院的要求,而庭審速錄技術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兩難問題。
二、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及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
(一)課程設置應突出高職教育的實踐性和職業性
筆者對多所高職院校及培訓機構的調研得知,大多存在對專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各項職業能力設置不明確,導致在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并未完全根據崗位的工作任務設置課程,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不強,尤其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多注重法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對職業崗位必備的職業技能的訓練不夠,缺乏高職教育的實踐性和職業性。
(二)專業的校企合作平臺沒有完全建立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靈魂。建設高質量的產學研一體化實訓基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但由于專業團隊合作辦學平臺沒有建立,校企合作內容與合作形式還比較單一,校外部分實訓基地有名無實,不能完全滿足工學結合的實際需要,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各項職業技能的提升。
三、改革建議
(一)加強課程建設
首先,課程設計應注重書記官崗位庭審筆錄制作能力的要求。聘請法檢部門的行業專家與專業教師共同分析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設置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的各項職業能力所需的教學內容。此外,加強第二課堂活動和職業技能資格培訓,建立開放性的課程考核標準。以職業能力為核心,重視對項目技能的完成情況,注重過程考核評價與行業評價相結合。
其次,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因法律實務類專業的特殊性,其庭審速錄教師應該同時具有法律專業背景與速錄技術為佳。對于法律特有的專業理論與詞匯以及訴訟流程,普通的速錄教師未經專業教育難以掌握;所以由法律教師轉型會是更好的辦法,當然,由于要再學新知識,都意味著壓力與犧牲,這就要求學校在職稱、晉級、待遇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鼓勵教師到行業掛職鍛煉、學習考察,以及獲得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從而彌補教師知識結構不足或實踐指導能力不強的缺陷。另外,可聘請法檢系統的優秀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建設兼職教師管理長效機制,對于教學效果較好的兼職教師,可給予相應的榮譽和物質上的獎勵,鼓勵行業精英投身教學活動。這種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真正實現了課程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相契合。
(二)實現教學與職業崗位的無縫鏈接
在教學中注重將真實的工作過程和工作環境以項目為載體引入課題項目實訓,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熟悉未來工作的節奏和流程,具體能力要求有:
1.是速錄技巧模塊。法院的庭審記錄應當場完成,即庭審結束,由當事人核對簽名后完成庭審筆錄制作;因為人說話的速度往往比電腦記錄要快,書記員要將法官的提問及當事人回答、陳述、辯論完整地記錄,同時要在幾個小時的庭審中,始終保持最佳的記錄狀態,對每個人的說話作出迅速反應并達到準確記錄,所以必須掌握過硬的速錄技能。
2.以庭審流程做為訓練基礎。案件的設置以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三大類的審判路線為主線,通過訓練讓學生熟悉不同的法庭審理流程,教師對每個步驟的知識點進行指導,實現在真實情景中體驗典型工作任務的內容、規范、流程,熟悉核心技能及專業知識的運用,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3.庭審記錄語言要規范。當事人不都具有法律知識,要求書記員把當事人的口語轉換為書面語言及法律用語。另外,庭審記錄要注意通俗性,如果全篇法律術語,由于當事人不懂法律,在核對筆錄時可能會因無法理解而對筆錄內容提出質疑。其次,庭審記錄要詳略得當。庭審中,書記員應盡可能將庭審的整個過程完整記錄,但如果是一些啰嗦、反復的話,可以適當省略;但省略應注意不改變當事人的原意。因為記錄不完整會影響案件最后的定性及走向,同時也會影響司法公信力。
參考文獻
[1]《庭審速錄》課程體系構建 作者:馮璐,女,講師,高校論壇,2017年12月
[2]《科技強院 司法為民——和順縣人民法院推行庭審速錄、提升辦案效率綜述》作者:趙建軍 政府法制,2011年
作者簡介:
張曉菲(1980-),漢族,籍貫:四川成都,單位:四川現代職業學院,講師職稱,研究方向:法學
(作者單位:四川現代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