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冬冬(義安區新橋中心學校 安徽 銅陵 244000)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對抗性、戰略性、技術性于一身的體育活動,自18世紀傳入中國后,發展至今,受到各行各業人群的喜愛。今天,我國基層籃球比賽眾多,大眾積極參與籃球運動的過程中,收獲身體健康和精神的愉悅感。在籃球比賽中,裁判員是比賽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承擔著比賽的公平,公正任務,對身體對抗激烈的雙方進行限制,約束雙方的不規范行為,使比賽順利進行的同時為觀眾獻上一場高水平的籃球比賽,可以說裁判員是一場高質量比賽的保證因素之一。中小學體育老師作為基層比賽裁判隊伍的重要來源,肩負著發展、普及體育事業的重任。因此,對他們籃球裁判能力研究具有一定意義。最后,銅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地處長江下游,經濟發展好,體育基礎設施完善,人們在業余時間愿意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來,尤其是籃球運動。
本文選擇銅陵市愛國小學、開源小學、淮河路小學、第四中學、第十中學、第十五中學,共55位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培訓能力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利用銅陵市圖書館,中國知網查閱籃球裁判相關文獻,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歸納和整理,作為論文撰寫的參考依據。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專家訪談,初步設計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執裁和培訓的調查問卷,對所設計的問卷內容發放專家,對他們的意見進行匯總、修改。最終,80%以上專家認為此問卷“有效”,形成正式問卷。對銅陵市6所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發放,發放情況如表1:

表1 問卷發放情況
為確保問卷的信度,在時隔半個月后對其中25位教師進行重測,經對比問卷,信度較高,符合要求。
(3)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運用E XC E L軟件將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課余時間參與籃球裁判的數據進行統計。
(4)邏輯分析法。
通過數據分析,合理推導出結論,并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案。
(1)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執裁情況。
通過表2發現,參加過籃球比賽執裁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3.3%,而沒有參加人數占總人數的66.7%。通過訪談后分析可知: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參加籃球比賽裁判人數不足半數,其中大部分人沒有接觸過籃球裁判,不了解裁判知識,這是造成體育教師沒參加過籃球比賽執裁的主要原因。中小學體育教師,專項種類多,部分教師術科專項不是籃球,很多教師欠缺籃球裁判各項技能,組織后期對教師籃球裁判培訓不夠,也是造成此結果的原因之一。

表2 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參加籃球比賽執裁情況調查(N=45)
(2)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參加籃球比賽執裁次數。
通過表3,對15名體育教師參加過籃球比賽執裁次數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8人執裁次數在15次以下,占總調查人數的53.3%;有4人執裁次數在15-25次,占總人數的26.7%;有3人執裁次數在25-35次,占總人數的20%。以上結果分析可知,銅陵市中小學大部分體育教師對于裁判這方面的鍛煉還是很少,難以滿足基層比賽的需要,總體來說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欠缺執裁能力。

表3 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參加籃球比賽執裁次數情況調查(N=15)
(3)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執裁籃球比賽類型。
調查比賽類型情況是對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執裁能力體現的重要指標,執裁高水平的比賽說明執裁能力過人,有豐富的執裁經驗與能力,獲得了組織、社會、球迷的認可,執裁水平相對較低的籃球比賽,說明自身執裁能力還有待提高,在裁判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

表4 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執裁比賽類型調查情況(N=15)
從表4可以看出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參加省級及以上級別比賽執裁的人手為0,占總數的百分比為0%。市級比賽執裁的有1人,占總數的6.6%,學校級別比賽執裁的有10人,占總人數的66.7%,社會業余比賽有4人,占總數百分比的26.7%。分析可知,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大部分籃球執裁的機會都是在學校之間的比賽,每年教育局舉辦的學校比賽給他們提供了大量實踐機會,對提高籃球裁判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幫助。但是受限于學校比賽的水平,體育教師想要在裁判事業上更進一步,就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與更高水平的籃球執裁,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裁判水平,努力做到更好。
(1)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培訓時間調查分析。
通過訪談得知,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員培訓時間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指標。體育教師裁判培訓是必要的,培訓能夠提升理論與實踐知識。在籃球裁判方面,相關知識的更新和執裁技巧傳授,可以通過培訓來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理論與實踐知識的扎實程度與培訓時間有關。

表5 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培訓時間調查(N=45)
從表5可以看出累積達到8小時內的教師有30人,占總人數的66.7%;8-15小時的教師有13人,占總人數的28.9%;15-25小時的教師有2人,占總人數的4.4%,累計達到25小時以上的教師是0人,占總人數的0%。從以上數據分析可知,銅陵市中小學大部分體育教師參加籃球裁判培訓都在8小時以內,對于一名合格的籃球裁判來說這是比較少的,僅僅是通過培訓走形式,而培訓教師遠遠沒有達到臨場執裁的要求;這是直接導致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執裁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2)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培訓方式調查。
通過訪談,調查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參加培訓的方式是本次調查的重要指標。通過調查培訓方式,能了解銅陵市教育局對籃球裁判員培訓方面做出的具體工作,對未來改進培訓方式方法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表6 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參加培訓方式調查情況(N=45)
從表6可以看出有28人接受的是課堂授課,占總數的62.2%;有12人接受的是實踐演練,占總人數的26.7%,選擇視頻學習的有0人,占總人數的0%;有5人接受的是實踐、課堂相結合,占總人數的11.1%。從以上數據分析可知,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裁判培訓理論方面占有較大比例,培訓教師大部分在課堂上接受理論知識。而實踐知識培訓較少,臨場模擬執裁,能很好的幫助教師掌握裁判技術技能,因此這一塊還需要加強。
(3)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培訓內容調查。
通過訪談,調查培訓內容是本次研究的重要內容,培訓內容對裁判員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訓內容的專業化、系統化,以及專門針對比賽心理素質的培訓,將會使教師心理素質過硬,在比賽中較好發揮他們的裁判水平,這對于裁判員歷練是很好的輔助過程。

表7 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裁判培訓內容調查分析(N=45)多選
從表7可以看出銅陵市中小學培訓教師有5人選擇心理素質培訓,占總人數的11.1%;有28人選擇裁判員手勢專項培訓,占總人數的62.2%;有10人選擇裁判員哨子專項培訓,占總人數的22.2%;其中有30人選擇裁判員理論知識培訓,占總人數的66.7%;有20人選擇裁判員執裁中跑位專項培訓,占總人數的44.4%。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接受籃球裁判員培訓中,在理論知識、手勢和跑位方面培訓較多,這符合一個初級籃球裁判員的培訓原則。最少的是裁判員的哨子和心理方面的培訓,在臨場執裁過程中哨子和心理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在關鍵球和關鍵場次的判罰上影響巨大。這方面裁判培訓內容稍有不足。
(4)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員培訓效果調查。

表8 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培訓效果調查研究(N=45)多選
從表8可以看出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有42人基本了解裁判的相關知識和技術技能;占總人數的93.3%;掌握裁判知識和技能的同學有32人,占總人數的71.1%;會運用裁判知識和技能的有15人,占總人數的33.3%;能熟練運用知識和技能的同學有15人,占總人數的33.3%。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都了解相關知識和技能,只有少部分教師能夠熟練運用裁判員知識和技能,能進行裁判。這為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專修培養敲響了警鐘,對于未來發展操作性方面應有所加強。
(1)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培訓工作不系統,籃球裁判培訓時間略少,培訓方式以課堂授課為主,技能實踐方面的培訓不足,心理素質專項培訓較少,教師執裁能力比較薄弱;
(2)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能夠滿足學校比賽的需求,但臨場執裁場次較少,較少參與高水平比賽裁判。
(1)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增加培訓時間,在理論知識方面和技術技能方面都應該更深入的培訓;
(2)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自身應該主動學習,努力參加高級別的裁判員培訓班,提升自身理論和技術水平;
(3)銅陵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籃球裁判應該盡可能多的執裁比賽,提升執裁能力與經驗,努力做到學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