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香梅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化學教學也需要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這一改革創新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提升學生在化學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能力,這就對教師的自身職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準備教學方案,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展開教學。在未來高中化學課堂上最顯著的改變將會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被激發,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的積極主動性顯著提高,同時更多新的教學資源將會出現在教學課堂上。
關鍵詞:高中化學 生活化 策略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闡述
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實施和發展的諸多要素與素質教學的目標往往相悖,生活化教學往往只是一個口號,這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弊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同樣應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這些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出色完成課堂授課任務,而且要細心地注意關注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狀況。
通過細節性地觀察,教師可以很好地發現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變化,進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引導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同樣可以滿足高中生對化學學習的需求。同時還要注意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知識的傳授與素質的提高相結合,幫助學生德智美體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這也同樣有助于學生在化學課堂上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化學是一門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的學科。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化學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得到了空前發展,化學素質是衡量個人技能重要的尺度之一。在實際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對于化學學習有興趣的學生總是能主動地去學習課本理論知識,積極提升自身的化學技能,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經常予以應用。而相反的,對于化學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在課堂教學時往往是精神狀態不佳,對于化學教學的實踐活動很少參與,化學成績不理想。
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比如較為常見的有懸疑式教學法,通過設置疑問的方法來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探索化學學習過程,通過一步步的分析來得到正確答案,這樣同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化學思維和探索能力。
信心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具備足夠的自信,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自信傳遞給學生,同樣在課堂上需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化學學習的信心,使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把高中化學學好。
(二)結合課堂提問,構建學生化學思維
化學是一門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因此幫助學生構建起化學思維非常重要。課堂提問是一種常見的課堂教學方法,也是增強課堂互動氣氛的重要途徑。
另外,對于提問的問題,教師需要長期的思考和實踐,最終確定下來的問題不僅要結合新舊知識點,而且要有相應的針對性和層次性。如果剛開始就提出一個太難的問題,大部分同學都回答不上來,這樣往往容易打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提問要按照問題的難易程度予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在課堂上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可以涵蓋整個課堂知識面的提問,可以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思維能力,進而能夠調動整個班級學生的興趣,進而幫助學生構建的化學思維。
(三)引進新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方式
學習化學知識是比較枯燥的一件事情,但是隨著科技發展和進步,以計算機網絡為基本單元的教學資源不斷涌現,極大地豐富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方式,這些教學資源的引進使得單一、抽象的知識以形象、具體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將學生帶入多媒體資源創造的化學情境當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視頻教學資源為代表的多媒體教學就是一項應用比較普遍的方法,利用生動的影像效果將化學理論知識交給學生,吸進學生的注意,構建學生的感知、想象力,進而使得學生輕松掌握知識點,改變化學學習是簡單、枯燥記憶的狀況。對于教學有利的一切形式資源都可以用來提升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這些資源的合理引進和使用,對于幫助學生掌握化學學習的知識點和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將會起極大地促進意義。
三、如何實踐和考量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效果
(一)引進新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興趣
當今社會互聯網發展迅速,在生活中已經被人們廣泛應用,大量教學資源也可以被使用到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課堂上。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和水平,通過細心觀察學生心理特點及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而且引進先進的互聯網資源來豐富課堂內容也同樣重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激發和培養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傳統教學中單一的課堂教授。結合多媒體教學,教師將簡單枯燥的化學講授轉變成引導學生進入豐富多彩的化學殿堂中進行研究探索,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同樣有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二)多角度考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以往應試教學考核學生重要的方式就是考試,以試卷分數作為學生對化學知識掌握程度考量的依據。這種考量方法有很多的弊端,限制學生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同時,也固化了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得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缺乏,實際動手能力不高,思維固化,單純地為了分數而學習。因此在新課改的理念中,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對考量方法進行探究,結合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來進行教學考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從多角度來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多方面的認可,提升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提高。
(三)結合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進行教學
高中化學書本上的實驗內容都是已經得到論證的知識,單純的依賴課本進行教學容易固化學生的思維能力,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知識的能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在教材中的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和探索,通過進一步的實驗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結合生活實際,對于課本知識點完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要求學生針對有探索價值的化學問題,主動進行化學實驗方案設計,在教師幫助下進行實踐探索。從而培養學生探究和創新素養,這同樣有助于其他相關學科比如高中物理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共同提升。
(四)結合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進行教學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來辨識一定條件下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等宏觀現象,結合課堂教學以及生活實踐,進而掌握化學物質變化的規律。在這一部分教學中,學生能夠對宏觀、微觀以及物質變化有較深層次的理解,通過掌握裂解化學物質結構的變化來學習這門學科,在宏觀現象和微觀探析之間建立起順暢的思維通道,有助于學生素養的提升。
四、結語
綜合上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方法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進,才能提高學生結合生活實踐學習理論知識的效率。化學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從實際出發,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引進先進的教學資源,注重觀察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細節,有針對性地做出教學方案調整,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不斷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馮洪明.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01).
[2]張福玲.淺談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6).
[3]林亞芬.“問題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神州(下旬刊),2013,(01).
(作者單位: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