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館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群眾文化活動、文化藝術展演、文化學習交流的重要任務。對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數字化 文化館 現代化文化館 文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的載體急需改變。同時,人們對藝術和文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文化信息接收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化傳播和服務上必須結合新的數字化媒體技術,充分運用藝術表現進行人機互動,提高人們的感官體驗,不斷開創新方式新方法提高人民群眾文化體驗。人們需要數字化的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文化館理應順應時代發展對文化館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建設。
一、文化館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又是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承擔的任務是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為老百姓提供基本的文化權益保障。讓廣大人民群眾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在以往的文化館建設中,我們的服務設施、服務手段和服務項目過于單一。同時,由于場館面積有限,所能提供的服務項目較少,不是所有的群眾都能享受到文化服務,由此出現了服務不均等的現象。再者就是原來文化館的運作方式屬于單向的信息傳播,難以全面有效收集人們對文化館服務的意見。所以,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時代賦予了我們新的任務,就是構建一個突破時間和區域的文化服務新模式。
二、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內容
在文化館的數字化服務建設中,我們可以結合自身職能建立非遺保護、文化輔導資料、文化演出等視頻影音數據庫,建立專門的服務器進行數據存儲,方便人們訪問查閱,有效推動數字化文化館建設進程。從數據采集開始,到最后錄入數據庫,為人們提供服務,都要以實時數據為基礎。整合國家“互聯網+”的大戰略,響應國家號召加快落實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提高文化館的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亮點。加強文化館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提升文化館整體的科技感和智能化。最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適合文化館使用的文化服務系統。例如建立一套公共電子閱覽服務系統,可以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互聯網瀏覽和查詢服務。閱覽系統可以通過專網專用的方式,利用信息資源為人們提供各類學習培訓活動服務。文化館的數字資源應做到實時存儲,同時為廣大群眾開通網站服務,使人們可以方便地查詢到與本館有關的圖片、視頻、新聞等內容。申請開設文化館微信公眾號,定時向微信訂閱用戶推送文化館相關文化活動信息,同時還要開通即時反饋頁面,切實考慮公眾號的每項服務,從點滴做起,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此外,應加大對網絡硬件的投入力度。視頻瀏覽對網絡硬件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設備的及時升級改造就顯得尤為重要。硬件的升級改造可以提高信息傳遞速度,消除視頻傳輸的瓶頸問題,可以給廣大群眾帶來更好的文化體驗。通過手機App平臺對文化館內數據進行二次整合,讓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終端隨時隨地獲得文化館的相關活動信息和視頻資源。
三、文化館建設實施的重點內容
在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我們要認真做到既要搞好數字化建設,又要做好各項活動的服務工作。一方面,要注重對現有的網絡平臺進行合理化改造升級,及時上傳更新優秀的文化活動視頻音頻資源,做到有活動及時更新,無活動采集更新的狀態;另一方面,要突出數字文化體驗館建設,拓展群眾線下體驗方式,讓人們在接受文化藝術熏陶的同時,真實地感受到互聯網信息時代文化活動的便利和快捷。可以充分運用現今比較成熟的VR、3D裸眼技術、立體全息技術展示和分享文化活動視頻。與此同時,與非遺、舞蹈培訓、詩歌朗誦等文化元素進行整合,建設一套文化館數字化實體互動體驗館,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文化館在文化藝術普及上的科學性和趣味性。
四、結語
在信息化、網絡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的窗口單位必須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大趨勢、大方向,為人們提供更具時代感的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就是為了適應新發展的時代產物,也是我們目前急需完成和完善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們要通過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發揮文化館在文化系統的重要作用,采用新方法新途徑,讓廣大群眾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當中來,為提高人們文化生活質量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趙澤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文化館數字化網絡服務建設——關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群文新路之問題系列研究課題之五[J].管理學家,2015(05).
[2]王玲.大數據時代下數字化文化館建設漫談[J].現代企業文化,2015(27).
(作者簡介:袁龍朔,男,本科,內蒙古通遼市群眾藝術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