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鵬飛
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我國政府提出要由“制造強國”向“智造強國”轉變,于2015年又發布了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大型企業集團為了維護自己的行業地位,紛紛投入大肆擴張和轉型的隊伍中,建立起眾多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包括國內外),此時集團原有的管理模式,尤其是財務管理,嚴重制約著企業的快速發展,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財務管理變革帶來了機遇,財務共享應運而生。財務共享主要是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基礎,統一標準、規范流程、集中業務,最終達到提升整個集團公司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為管理者決策快速提供優質數據的目的。目前,國內已有一些大的集團公司已經建立或正在實施財務共享中心,本文則通過大數據時代對社會的影響以及財務共享的概念和實施財務共享中心的必要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共享;概念: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8-0221-01
一、大數據時代下的社會變化
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騰飛,隨之而來的大數據(BIG DATAl也越來越多地被人提起,它所占領的領域越來越大,它的應用也越來越彰顯優勢,比如電子商務、物流、金融、通訊等,這些利用大數據進行發展的領域正在助力企業不斷創新運營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具體來講,譬如:長期以來在中國持續增長的方便面市場,受到餓了嗎和美團的沖擊后,近兩年市場占有率開始下跌;一些傳統的零售業,也因為經不起020的沖擊,紛紛關門,其中不乏一些大品牌;被阿里巴巴收購的大潤發超市創始人黃明端也說“我擊敗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紐約時報》在2012年2月的一篇專欄中如此描述,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在商業管理、經濟運行甚至行政管理領域中,集團發出的各項命令將更多地依賴數據而作出分析,并不是像之前那樣過于依賴經驗和直覺。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概念
國際財務共享服務管理協會給出的最權威的財務共享服務定義是“所謂財務共享服務,是以流程化處理財務業務為基礎,依托信息技術,目的是規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優化組織結構、降低運營成本,并以市場化的視角為內外部客戶提供專業化生產式服務的管理模式。”大型的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國外或子公司的會計業務集中到共享中心進行處理,可以保證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范性,又減少了子公司會計人員的數量,降低人工成本。財務共享中心就是將公司的財務流程放在一個平臺來實施,一般有應收應付、費用報銷、固定資產、資金收支等業務的處理。財務共享是大數據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其能夠為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流程的再造以及財務處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強大動力。
三、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必要性
財務管理優勢,是一個企業對外競爭的主要因素,隨著計算機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雖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財務人員的雙手,但從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水平的角度來說,其作用是有限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經營業績迅猛發展的企業集團來講,更顯得難以支撐。而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將大大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將從重復性會計工作中解放出來的財務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滲透到各項業務的過程中,充分突出財務人員的管理作用。
(一)財務人員角色轉換的需要
大數據時代給集團企業的財務資源整合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在此,不得不說的是以云計算為基礎的數據存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做到將海量數據穩定快速地存儲起來,便于日后供所需人員進行計算分析,數據處理能力也會更加高效。與傳統的會計職能不同,僅僅在會計核算、編制報表、資金管理、稅務籌劃等基礎會計工作中發揮職能,大數據時代所實施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給企業提供更多關于運營管理、業績分析、預算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決策支持,真正做到企業的賢內助,老板的好幫手,幫助企業由單一獨立的會計職轉向綜合各業務聯系的管理會計職能。
(二)集團財務管理的需要
眾所周知,財務共享服務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將各項業務流程標準化,對集團內所有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進行明確統一管理,從而使集團的運作模式、內部控制、業務流程等保持一致。在保證原來財務會計職能的基礎上,更好地融合、融入到其他業務中去,可以使財務人員自始至終地參與到各條業務線中,以創造企業價值為目標,對各條業務線做好監督管控,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可以實現企業集團的資金集中,通過統一業務標準,優化支付流程,集中審批等實現了資金的集約化、動態化、規范化管理。
(三)外部環境的支持
從實際情況來看,企業集團目前所處的外部環境非常有利于實施財務共享服務,2013年12月6日,財政部以財會[2013]20號印發《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其中“第三十四條分公司、子公司數量多、分布廣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應當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會計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顯然,國家也在鼓勵條件成熟的集團企業逐步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財務共享服務在國外已經有30多年的實踐,而在我國從理論到實踐也有10多年的經驗,總的來說,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實施日益成熟。
至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如何實施,實施效果如何,皆因企業而宜,有的全盤考慮、各業務部門整體聯動,力求一步到位,有的企業按部就班,逐步調整。總之,實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集團企業“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途徑,千萬不能讓數據失去發聲的權利,只做那沉寂的兵馬俑,而要充分挖掘數據的相關性,讓數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