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省直管縣”是深化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省直管縣”具有扁平化的行政層級,明確的政府角色定位,可以實現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本文分析了“省直管縣”財政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發展對策。
關鍵詞:“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2-0293-01
“省直管縣”是上層建筑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改革,完善、科學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可以提高縣域經濟的基層管理效率,讓縣域經濟更加具有自主性,提高當地財政的運行效率,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h級政府要吸取各地“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經驗,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一、“省直管縣”財政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行政管理體制與財政管理體制相互沖突
要想構建完善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就必須明確省級、市級、縣級政府的財政管理權以及事務管理權,以此作為基礎進行政府責任的劃分。目前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中,市級政府以及縣級政府雖然在財政和事務關系上做了調整,但仍保留總體的管理體制,使得行政管理和財政管理存在沖突。首先,各級主體的財政權以及事務權不相匹配。省級部門雖然增加了一定的事務權,但是與之相對應的財務權卻止步不前。市級部門減少了部分財力支配負擔,但是,對其所管的縣所承擔的事務權卻依然較多。這會使得各級政府的層面事權以及財權得不到較好的平衡,財政管理體制的作用得不到真正的發揮,不利于經濟發展空間的進一步擴大。其次,各個領域的協調工作沒有有效展開。目前,我國的政府管理具有權責不對等的問題,各級政府的職能沒有明確的分工,相互之間不能進行有效的協調合作,阻礙相關決策的制定,不利于縣域經濟的發展,再次,市級政府負擔過重。在“省直管縣”財政體制中,省級與市級的事務權與財務權不匹配問題加劇了市級與縣級的利益沖突,市級財政部門在部分領域要配合省級財政部門對縣級的相關項目進行補貼,加重了市級的財政負擔,影響著市級的積極性。
2.省級政府具有較高的管理壓力
實行“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可以有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但是,在無形中增加了省級財政管理的管理壓力。“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的實行,增加了省級財政管理的管理幅度。在較大的管理壓力下,省級財政部門就不能保證管理人員的素質,造成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的情況。管理質量的下降會帶來更大的管理壓力,形成政府財政部門管理的惡性循環。
3.縣域經濟發展乏力
“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的實施主要是指省級財政部門對縣級財政的財政補貼,省級政府在縣級經濟動力的開發與引導上做的并不到位。這種情況下,縣級政府不能從根本上走出財政困境,縣域經濟不能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縣級財政存在困難,縣級農業等經濟的發展受到很多的制約,僅僅依靠省級財政的補貼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問題。省級政府要加強引導,積極探索可以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的新路,滿足縣域的經濟發展需要。
二、“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發展對策
1.積極轉變政府職能
在“省直管縣”財政體制中,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省級、市級、縣級政府要明確職責,自覺履行義務,相互之間進行積極配合,共同促進經濟的發展。首先,各級政府要進行政府職能的定位,明確政府的角色,認識到政府是公共產品以及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政府要做經濟活動的調控者,而不是直接組織者。政府要積極通過稅收以及社會保障實現再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政府要積極維護社會秩序,但不等同于控制社會事務以及人們的行為。政府要加強決策透明度,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擴寬人民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渠道,提高服務質量。其次,各級政府要重視政府職能的轉變。各級政府要明確自己的職能邊界,根據自身的職權范圍以及現實情況采取合適的解決措施,讓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同時,注重財政權與事務權的匹配,切實推進政事分開,有效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2.理清基層政府財政關系
基層政府職能與角色的錯位制約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因此,要理清基層政府的財政關系,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首先,對各級政府的事務權進行明確的劃分。各級政府要明確自身的公共支出責任,明確各級政府應該承擔的比例,在尊重我國國情的情況下,進行事務權的合理確定。其次,用事務權確定財務權。要對各級政府的事務權進行合理的劃分,并且按照各級政府的利益關聯度,進行財務權的確定。要對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分配關系有清晰的認識,制定科學的分享比例,真正實現各級政府財政機制的保障。再次,對各級政府的財務權進行合理劃分。各級政府要根據現實情況適當下放財權,讓當地的稅制體系變得更加完善。
3.進行“省直管縣”的配套改革
進行“省直管縣”的配套改革,可以促進“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的進一步發展。首先,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策略。我國的城市經濟發展條件復雜,不同的地區擁有不同的發展環境,各級政府要根據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適合當地發展的措施。其次,要合理確定省級政府的管理幅度。省級政府的管理幅度要根據現實情況制定,減少省級政府的管理難度,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省級政府的管理幅度過大,財政體制改革將會受到阻礙,嚴重的話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問題,不利于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利于我國城市化進程。再次,要加強監督。要對各級政府的事務權、財政權等利益進行統籌管理,充分激發各級政府的積極性。要加強對縣權的監督與管理,讓下放的縣權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建立完善的縣權監督與管理機制,將監督權貫穿于權力運行的全過程。
三、結語
“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可以提高各級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讓經濟的發展更加具有自主性,為當地財政的運行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推進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要積極探索“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發展措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