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瑜
摘要:在2016年5月1日我國正式開始實施“營改增”稅收政策,通過這次改革,加大了增值稅的使用范圍,對于那些運用營業稅來進行企業內部管理的企業來說,需要做好財務管理和稅務管理的調整,以便更好地適應稅收改革。對于金融行業來說,受到“營改增”的影響相對比較大,本文就“營改增”對金融業的稅收影響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促進金融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營改增;金融業;稅收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2-0296-01
一、“營改增”對金融業稅收造成的影響分析
1.“營改增”對銀行業稅收造成的影響
銀行業的稅收來源一般有兩個方面,即存貸款利息收入和手續費以及傭金收入,在“營改增”之前,這兩個部分的稅收都按照百分之五進行營業稅的繳納,通過“營改增”的實施,銀行不再需要繳納營業稅了,這就有一部分稅收可以作為銀行的利潤,但是需要按照百分之六繳納增值稅,雖然從整體上來看,稅率提升了,但是銀行業的稅負壓力是不是提升了,還需要看銀行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多少。對于存貸款利息收入來說,無法有效采用進項稅額抵扣,因為一般來說銀行業的存貸款客戶都是個人,無法進行發票的開具。而對于手續費以及傭金收入來說,一部分是可以抵扣的,因此從整體上來說對銀行業的稅收影響并不是十分大。
具體來說,“營改增”對銀行業稅收的影響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影響其客戶的構成。銀行如果想要合理順應“營改增”,就要合理轉嫁對象,通過轉嫁對象進行增值稅進項稅的抵消。但是對于銀行個人客戶來說,是無法進行進項稅額抵消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的利潤。第二,對銀行設備的采購周期有所影響。比如,銀行采購大型的IT設備,“營改增”政策實施前后對其收稅方面具有較大的影響,這就對于銀行實際利潤也產生了較大影響。第三,對銀行規模和業務模式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營改增”對于那些大型的銀行所造成的影響并不大,但是對于那些區域性的、中小型的銀行來說所造成的影響相對比較大。
2.“營改增”對保險業稅收造成的影響
保險業的業務總體模式一般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即壽險和非壽險。在“營改增”實施以前,對于保險公司壽險方面的收入是不用進行稅費繳納的,但是在政策變更以后,壽險需要按照百分之六繳納增值稅,這就對于保險業的稅收影響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對于非壽險來說,企業的硬件設備、辦公樓、機械設備以及房屋租賃費用等都可以進行抵扣,但是客戶理賠沒有相關的發票是無法進行抵扣的,因此,對于該方面的可抵扣稅額不確定,稅收影響范圍并不明確。經過相關的調查可知,保險業非壽險支出可抵扣比例在百分之十以內的話,對于保險公司來說能夠降低其稅費繳納負擔,有助于其利潤的提升。
3.“營改增”對證券業稅收造成的影響
證券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即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金融產品買賣收益、融資融券收入以及其它方面的收入。在“營改增”實施之后,有小部分稅額可以抵扣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其它大部分業務的收入是不能抵扣的。對于金融產品買賣收益來說,其中很多稅收都是可以進行抵扣的。所以從整體上來說,“營改增”對證券行業的影響是比較小的。證券行業的主要支出為員工的薪酬,如果員工薪酬可以進行進項抵扣,或者人力資本支出能夠進行全額抵扣,那么就會提升證券業的利潤,減輕其稅負。
二、金融業合理應對“營改增”的對策
1.做好自身財務系統的升級和改造
“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對金融業的管理要求產生了一定的變化,這就需要金融業做好財務管理系統的優化和完善,尤其要對與“營改增”納稅管理相關的業務流程和業務環節進行全面地管理。比如,對于某些固定資產的購買或者運輸途中所產生的費用,部分是包含有增值稅的,為了能夠進行增值稅的抵扣,就需要進行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獲取相關的發票。因此,要做好固定資產采購方面的管理,加強監督,對發票獲取的流程進行完善和調整,這樣才能促進增值稅抵扣更加規范化。同時,也要做好與“營改增”相關財務審核工作的規范化調整,對相關的業務進行準確性、獨立性的核算,提升稅收減免的有效運用。
2.加強溝通和管理
在“營改增”政策實施的初期,金融業會在很多方面都面臨相應的難點和問題,因此財務部門的人員要及時與上級領導以及稅務機關人員進行溝通,及時將“營改增”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反饋出來,并積極需求各個部門的幫助。同時,政府要加大自身在“營改增”實施初期對金融業的扶持,依據金融業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稅收補貼政策,促進金融業更好地發展,為金融業順利度過“營改增”初期提供較好的幫扶作用。
3.做好業務定價能力的提升
金融業所面臨的客戶一般為個人,而個人客戶是無法進行增值稅進項抵扣的,如果金融機構將銷項稅都轉嫁到個人客戶身上的話,那么就會導致個人客戶的負擔增加。當前金融業市場發展比較快,競爭也比較激烈,因此做好客戶定價問題的考慮,并提升差異化定價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能夠促進金融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促進利潤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