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月春
摘要:公共圖書館保障公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權利,是科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前,公共圖書館配置比較少,基本上是比較大的地區配備一個比較大的圖書館,并且藏書數量、服務質量等都是差強人意。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自我提升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基層群眾希望通過書本來獲取知識、提升自我,這就導致圖書館的配置和人民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只有增加基層圖書館的建設和提高服務,以滿足基層民眾的需求。本文就是基于這個問題展開探討基層圖書館該如何建設才能更好的服務民眾。
關鍵詞:基層;圖書館;建設;服務;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2-0448-01
引言
公共圖書館事業是一個國家為了保障公民能夠平等自由的獲取信息與知識的一種制度安排,是社會文化,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部門作為建設與發展基層圖書館主體,為基層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制度的保障。而圖書館的建設則是人們接收知識和信息的保障,同時也是更好的享有被教育的權利的保障。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保障,是一個民族延續的根本,尤其是十九大的召開,強調了科技興國的大方針,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基層圖書館建設和服務對政策變化的新需求,建立和完善面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圖書館事業政策體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現狀
我國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的網絡是按照國家圖書館、省(含直轄市、自治區)級圖書館和縣(含縣級市)的三級網絡。國家級和省級圖書館發展良好,而縣一級的圖書館發展薄弱,也就是本文所探測的基層圖書館。早在1997年的全國統計中,全國范圍內38200多個鄉鎮,圖書館僅有10000多個,并且分布極不均勻,90%的分布于華東、華南等經濟較發達地區。而在2002年的統計中,全國依然有121個縣沒有圖書館,225個縣無具體館舍,并且藏書數量、質量令人擔憂。進入21世紀,東部沿海地區基層圖書館建設較多,質量較高,而西部欠發達地區,圖書館建設一片空白,并且因為政府建設、監管無力,很多圖書館處于閉館狀態,遠遠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知識需求。
二、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征
1.公益性
基層圖書館是面向社會、面向大眾開展公益性服務的服務系統,因此,基層圖書館具有公益性這個最根本性質。全方位的免費服務是公益性最具體體現。公益性指的是不僅包含傳統的文獻借閱免費,并且包括一般的義務參考咨詢服務、讀者活動和免費的講座等。所以,具備這種公益性的基層圖書館更能滿足不同階層群眾的需求,能更好的激發基層群眾閱讀的欲望,促進基層民眾修養與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這種完全免費的公益性圖書館的建設必須依靠穩定的資金投入,政府無疑是投資的主體和倡導者,這有這樣才能維持圖書館的正常運轉,否則只能是資源浪費。
2.開放性
與學校圖書館和科研系統圖書館不同,基層圖書館是一個面向社會開放的文化服務機構。讀者可以僅憑身份信息而無需特殊證件和手續就可以進入圖書館閱讀書刊、查閱資料,最重要的是館藏大部分資源都向讀者開放,而非僅開放小部分區域;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體系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系統,所以急需要通過吸收、合理的整合圖書館資源進行圖書館合并以增加藏書數量和質量,并且可以完善基層服務。這需要通過廣泛調查、合理布局,豐富的館藏資源和良好的服務體系定然會成為吸引讀者的閃光點。
3.創新性
創新是公共圖書館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和生命力所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基層圖書館建設的創新點。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基礎差別大、讀者基礎不同這些都是在建設基層圖書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此這些問題都是通過創新的圖書管理理念、圖書館機構的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圖書館服務的技術創新以及管理創新進行解決。當前,我國各地基層圖書館體系建設中因地制宜地出現的各種成功模式就是創新性的直接成果。
4.共享性
共享是基層圖書館服務體系的一大特色和內在需求。共享,指的是體系內各個基層圖書館通過文獻信息資源以實現擴展服務,通過集中采供圖書文檔和配套設施以降低運行成本的一系列合作行為。因此圖書館的共享性更好的為基層民眾提供大量的閱讀資源,更豐富的圖書資料,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民眾知識儲備,更好的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因此說,共享是基層圖書館服務體系內所有在系統內的圖書館合作優勢的具體體現。
三、基層圖書館的新模式的方向發展
1.基層圖書館事業發展轉型急需政策引導。長期以來,我國基層圖書館事業的建設思路一直是一級政府建設和管理一個基層圖書館,并由該圖書館向所在區域的公眾提供服務。隨著經濟發展,基層圖書館事業日益受到關注,我國基本上做到了市市有博物館,縣縣有博物館,鄉鄉有文化站。但是,即便如此基層圖書館事業現實發展水平仍然不容樂觀。突出的表現為:
2.基層圖書館的設置不能滿足一個區域內的所有公眾都能方便的獲得基層圖書館的服務,基層圖書館的整體服務保障能力和資源保障能力并沒有顯著提升,無法發揮最大服務效益。因此面對這種尷尬的發展境遇,必須遵循著政策的指導。從“全設置”向著“全服務”這個觀念轉型,最終實現基層圖書館服務的廣泛覆蓋與公平公正。通過政策強有力的規劃與引導,促進新時期我國基層圖書館發展路徑的全面轉型。
3.更好的履行政府職能來優化基層圖書館事業。公共服務被認為政府最基本的職能之一,而基層圖書館事業就是公共服務的一種。隨著文化作用的日益凸顯,公共文化服務已經被普遍認為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一個重要領域,因此,建立完善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基層群眾提供普遍均等的基層圖書館服務自然也就成為一個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而過去我國政府并沒有很好地履行這一職能使得
四、結語
基層圖書館作為面向廣大基層人們群眾的服務機構,滿足人民群眾的接收知識、信息的欲望,起著傳承文化、啟迪民智、振興國力的作用,它們在整個社會教育體系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不斷的利用政府資源、社會資源充實自己的館藏圖書,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閱讀需求,增強自身服務意識,才能更好的引導讀者進入圖書館接受新知識。在以創新為主題的新時代,知識必然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是響應國家創新號召最有力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