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民,劉子璐
(1.山東省新泰市氣象局,山東 新泰 271000;2.山東省泰山氣象站,山東 泰安 271200)
天氣現象是地面觀測的主要項目之一,目前天氣現象以測報軟件為主,人工判斷訂正,在實際工作中浮塵與霾及揚沙是較好區別與判斷的,但因測報軟件判斷后人工干預較少造成記錄錯誤。本文引入風速來正確判斷浮塵與霾及揚沙,能夠記錄準確,對氣象業務有較好的幫助。
以新泰市氣象局的資料進行統計。2004年1月1日之前我局為人工站,天氣現象以人工觀測為主,此后為自動站,天氣現象以測報軟件判斷,人工觀測訂正。故以2014年為界進行統計如下。
從表1很明顯可以看出,2004年前是人工觀測,記錄正常,2004年后計算機判斷,缺少人工干預,造成霾天氣增加,而浮塵、揚沙天氣現象極少。因測報軟件判斷后自動識別為霾,人工未進行干預造成較多的記錄錯誤。

表1 氣象資料

表2 浮塵與霾的區別
《規范》規定的視程障礙現象:(1)能見度自動觀測且正式業務運行的臺站,視程障礙現象由軟件自動判識,取消該類天氣現象人工觀測。沙塵暴、霧、浮塵、霾現象自動能見度小于0.75公里時,每天每一種現象記錄一個最小能見度。(2)視程障礙現象自動判識的臺站,揚沙、浮塵、輕霧、霾的能見度判識閾值為7.5公里,沙塵暴、霧的能見度判識閾值為0.75公里;能見度人工觀測的臺站,其判識閾值分別為10.0公里和1.0公里。(3)觀測人員要參考上游天氣狀況、衛星云圖及本地大氣成分監測數據,結合本站地面氣象觀測數據對視程障礙現象進行綜合判識。定時觀測時次須對視程障礙現象自動判識結果、天氣現象編碼和連續天氣現象進行人工確認。
實踐中自2017年1月1日開始,我局實驗性引入了風速作為參數,具體如下:當自動能見度小于7.5公里,前一天極大風速≥10.0,為浮塵S;前一天極大風速≤10.0,為霾∞;當日極大風速≥10.0,為揚沙在實際工作中,我局根據以上指標進行記錄判斷分析天氣現象并與鄰近臺站比較,效果理想。

浮塵、霾、揚沙在視程障礙天氣現象中的比重較大,正確判斷浮塵、霾、揚沙,準確記錄,嚴格執行《規范》和《規定》,從而保障數據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