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旗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永善醫院,河南 周口461300)
癲癇是由腦神經元的不正常放電所致,發病率居于神經系統常見病的第2位[1],發病率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小時反而發病率較高[2]。癲癇患者一旦出現頭痛,就會直接導致病情加重惡化。對癲癇合并頭痛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研究分析,對指導臨床治療意義顯著,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扶溝縣永善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癲癇患者100例,入選患者癲癇(部分發作、全面發作)和偏頭痛均參照《神經內科學》[3]確診,排除嚴重肝腎疾病和精神病等可能對本研究產生影響及依從性較差者。100例患者按疾病癥狀分組,觀察組均為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對照組為癲癇未并發偏頭痛患者,每組50例。觀察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17~38歲,平均(22.3±5.3)歲。對照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16~44歲,平均(30.3±4.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2.1 分析方法 根據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對其進行腦電圖檢查。偏頭痛臨床表現為搏動性頭痛;部分癲癇患者頭痛時常伴隨視覺障礙。因此,采取腦電圖檢測,分析患者腦電圖圖像特征,同時記錄患者疾病發作時間和頻率。
2.2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癲癇發作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部分發作率和全面發作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在發作頻率和癲癇病程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癲癇患者部分發作和全面發作情況比較[例(%)]

表2 兩組癲癇患者癲癇發作情況比較(x±s)
(2)癲癇臨床發作類型比較 兩組患者強直性、陣攣性、強直陣攣性的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癲癇患者癲癇臨床發作類型比較[例(%)]
癲癇是指一種慢性且反復發作的間歇性腦功能失調綜合癥狀,和偏頭痛一樣,均被認為是最常見的神經類疾病,二者均表現神經元的異常興奮現象。
癲癇病和偏頭痛具有相似之處,表現在發作癥狀、發作原因、發作頻率及腦電圖表征方面。發作癥狀方面,癲癇發作時患者會出現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單純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自主神經性發作等;因體質不同,其癥狀存在差異,但均會出現腦功能失調[4]。單純偏頭痛發作時,患者單側頭痛,情緒焦躁、煩悶,頭暈眼花,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承受能力較弱,部分偏頭痛患者會在診斷之前表現出視覺性及運動性。依據病因學研究結果,二者發作時均有離子通道異常出現,這可能為二者共有的病發機制,所以易出現癲癇并發偏頭痛[5]。本研究結果顯示,單純癲癇患者的發作時長明顯短于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p<0.05),表明偏頭痛癥狀會促進癲癇的發作,且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癲癇發作時伴隨偏頭痛。單純癲癇患者的發作頻率明顯低于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p<0.05),表明偏頭痛可加重癲癇的病情[6]。此外,癲癇并發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多、發作時間長,加大了醫師醫治患者病情的困難,造成病情的不穩定性,使醫治效果明顯減弱。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癲癇與偏頭痛有一定關聯,偏頭痛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癲癇癥狀,影響癲癇治療,故須全方位地掌握癲癇并發偏頭痛的病證,選取適合的藥物或者方案預防偏頭痛發作,進而有效地控制癲癇病的發作,保障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