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敏,程五琴
(山西省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030800)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靜脈腔內不正常凝結,阻塞靜脈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如未予及時治療,急性期可并發肺栓塞[1]。外科術后患者由于麻醉及長期臥床休息,血流緩慢,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易導致下肢DVT。因此,在圍手術期應重視預防DVT。預見性護理是護理工作者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及時預測患者需求,采取針對性、預防性和系統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及時準確地為患者提供護理[2]。近年來我科高度重視圍手術期DVT的預見性護理,以提升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術、結腸癌根治術、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患者132例,年齡22~84歲,平均(66.5±10.92)歲;手術持續時間2.0~6.5 h;臥床時間≤3 d 55例,臥床時間≥3 d 77例;高血壓病42例,高血脂38例,糖尿病22例,心血管疾病6例;術后凝血異常者(D-二聚體>255 ng/L)8例。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不存在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同時未服用抗凝藥且無相應禁忌證。
1.2 納入標準 需行手術治療者;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深靜脈血栓的高危因素者,如需進行較長時間的臥床休息;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存在凝血異常等。
2.1 DVT風險評估
(1)危險程度判斷 采用Caprini評分法判斷危險程度,根據風險等級預判DVT發生率[3]。見表1。

表1 Caprini評分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等級
(2)預防建議 針對不同的評分及危險程度,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4]。見表2。

表2 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分級及預防建議
2.2 DVT預防措施
(1)基本預防措施 ①雙足主動伸屈運動。患者取平臥位,雙腿自然放松,雙足做主動足踝跖屈50°背伸30°運動,即踝關節屈伸帶動腓腸肌舒縮,頻率為24次/min,運動5 min。②雙足被動伸屈運動。患者取平臥位,雙腿自然放松,協助者雙手握足部協助患者做足踝跖屈50°背伸30°運動,即踝關節屈伸腓腸肌舒縮,頻率為24次/min,運動5 min。③雙足主動旋轉運動。患者取平臥位,雙腿自然放松,踝關節做伸、內旋、屈、外展的旋轉運動,頻率15~20次/min,運動5 min。④雙足被動旋轉運動。患者取平臥位,雙腿自然放松,協助者一手握患者踝部,另一手握足尖,做環轉運動,頻率15~20次/min,運動5 min。⑤膝關節伸屈運動。踩踏自行車動作,頻率為24次/min,運動5 min[5]。
(2)物理預防措施 ①抗血栓彈力襪可促進血液回流。②間歇式空氣波治療儀有節律地進行充氣膨脹擠壓、放氣,改善血液循環,使肌肉被動運動,增加纖溶系統的活性,預防深靜脈血栓,消除肢體水腫[6-7]。
(3)藥物預防措施 常用藥物為低分子肝素鈣/達分子肝素鈉。①用藥前全面評估。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和病史;評估患者的出血風險,選擇合理有效的藥物,定期、規律監測,及時快速處理。②注射部位選擇。常用部位為腹部或上臂三角肌下緣。由于腹部注射面積大,皮下脂肪多,毛細血管相對少,不易形成深部血腫,皮下溫度恒定,藥物吸收快,不受運動影響,所以注射部位一般多選用腹部。③注射方法。注射前按摩局部,采取平臥屈膝位,消毒局部皮膚,垂直角度拔出針帽,將針頭朝下,空氣彈至藥液上方不排氣。左手拇指、食指提起腹部皮膚形成皺褶,右手以握筆式持針,固定針頭垂直進針,無回血緩慢推注。注射完畢停留10 s,用棉簽輕按注射處,力度以皮膚下陷1 c m為度,至少按壓10 min。
2.3 密切觀察 觀察病情變化,學會自我監測。注意大小便顏色,皮膚黏膜、牙齦有無出血傾向,避免熱敷腹部以免引起出血,用軟牙刷刷牙。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采用預見性護理后,未發生DVT情況,且護理滿意度均較高。見表3。

表3 132例患者DVT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DVT是臨床上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之一,DVT發生后可造成肢體腫脹、疼痛、行走障礙,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能力,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嚴重者可致殘甚至危及生命。DVT早期無癥狀或癥狀輕微,難于發現,易被忽視。因此,預先分析DVT出現的因素,然后根據DVT發生原因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尤為重要。預見性護理就是在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后,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護理干預措施。通過預見性護理措施,做好圍手術期患者的健康指導,使患者信任醫務人員,并積極配合,可增強治療效果。預見性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外科手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針對不同風險等級,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可有效預防DVT的發生。通過護理人員協助、指導患者進行床上的主被動運動,可加速下肢靜脈血液流速,有效降低術后患者DVT發生率。
我國臨床護理人員已經意識到DVT預防護理的重要性,但臨床中仍缺乏規范化的DVT預防及風險評估指南,各地區、各醫院DVT預防護理措施不一、護理水平良莠不齊,且DVT相關知識培訓工作不健全,這勢必會影響DVT預防護理工作的推進。因此,建立和實施符合我國醫療護理現狀的規范化的DVT預防護理指南,科學地預防和處理,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實踐,對于降低圍手術期患者DVT的發生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