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許多教學方法都得到了應用、推廣。其中,開放式教學因其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了一線教師的好評,它要求教師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首要目標,以開放的教學態度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探究。為此,教師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知識,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鼓勵學生走上講臺,不斷推進教學評價的開放化,為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
一、創造寬松的交流與討論環境
與傳統的教師講授和學生自學的方式相比,交流探討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主動參與的欲望。對于高中生來說,單調枯燥的課堂氛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維的拓展,而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迅速調動自己的情緒,活躍自己的思維,不會因為害怕說錯而產生過多的顧慮,進而暢所欲言,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同時,學生通過交流探討,能夠發現許多自己不易察覺的問題,能夠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交流探討的同時,也充分激活了學生的語文思維,使各種新穎的想法聚集到一起,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展示機會。
但這一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卻對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首先,教師應當考慮學生的已有認知,指導學生完成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過渡,讓學生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認知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并且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來彌補個人欠缺,解決具體問題,從而使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其次,教師要抓住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真正理解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最后,教師要積極拓寬自己的視野,設置一些開放性的語文問題供學生交流探討,培養學生的發散與創新思維。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教師說道:“林黛玉初入賈府,卻見了不少府上的重要人物,他們的性格特征鮮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談一談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人物。”題目很開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去各抒己見。此外,由于沒有對錯的限定,故學生們都可以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使課文中的人物群像躍然眼前,促成一次經典重溫。
二、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
師生互動是上課時教師為增加課堂氣氛而常用的一種方式。融洽積極的師生互動需要教師注意教的時機,激發互動;注意教的藝術,樂于互動;注意教的對象,全體互動。師生之間良好的交流互動是保證開放式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能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教師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有目的地實施教學計劃。因此,教師應當調整自己的心態,樹立平等溝通、服務學生的觀念,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愿意主動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人格,以真誠的態度和學生互動,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指導學生改進不足之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包括師生互動在內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師生關系,既包含完成教學任務的教與學的關系,也有情感行為的心理關系等。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實現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其實,很多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就表現出退縮的情緒,這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會說錯。如果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一定會讓學生信心倍增、備受鼓舞,從而建立起一種和諧融洽、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
三、鼓勵學生“登臺講課”
很多教師忽視了學生的真實需求,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講解題目。這不僅消磨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鑒于此,教師應讓學生試著走上講臺,把自己學會的知識講給其他學生聽。這一方面,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補充“能量”,為“講課”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也能激發其他學生的競爭欲望,讓他們產生講課的沖動,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例如,教師在教學《雷雨》一課時,邀請讀過整部《雷雨》的學生上臺為所有學生講述一個完整的“雷雨”故事。臺上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書中的人物關系進行了整理研究,分析其故事情節的走向,把握高潮和重要情節的講解技巧,為臺下學生講述了一個帶著濃濃封建悲劇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故事。學生聽后感觸頗多,對課文中的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因此,教師要堅持做好每堂課的課前活動——“學生講壇”,因為這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實施開放式的教學評價
開放式教學評價是遵照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斯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和贊可夫的“一般發展理論”,對考試評價內容進行整體設計,順應馬斯洛關于人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兩種高級心理需要的要求,切實把握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達到促進學生發展,引導學生發展的目的。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應當積極實施開放式的教學評價,不僅考核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運用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性格品質等,采用激勵的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不可過度偏愛和倚重,既要適當地表揚他們,又要讓他們保持不驕不躁的學習態度,繼續努力;而對于學習成績稍有落后的學生,教師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耐心地指導他們走出“低谷”,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期望,從而獲得強大的學習動力,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同時,語文作為工具性學科,其評價應該具有學科間和角色間的開放性與延展性。比如,某個學生的語文成績很好,但是物理題干總是讀不準,那么從應用性角度來說,物理教師也有對這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的評價權。再比如,某個學生的語文成績不算太好,但全權策劃并組織了學生會的某項社團活動,那么此時,團委書記也有對這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的評價權。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對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活潑的課堂教學環境也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開放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于無形中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應不斷探索開放式教學的實際應用途徑,努力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