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鄭市中醫院(451150)高靈敏
闌尾炎為外科常見急腹癥,患者多以右下腹疼痛為主要特征,該疾病具有起病迅速、疼痛劇烈等特點,可給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1]。目前,臨床常采用手術方式治療闌尾炎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因此在其接受治療期間予以全面、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2][3]。為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加快患者各項機體功能的恢復,本研究將健康教育結合系統化護理干預應用于闌尾炎手術患者,且已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具體信息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闌尾炎手術患者110例,將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18~74歲,平均(45.62±3.11)歲;病程3h~6d,平均(3.45±0.19)d。對照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19~72歲,平均(45.68±3.07)歲;病程2h~7d,平均(3.50±0.21)d。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近半年內未接受過開腹手術治療;②無認知功能障礙;③所有入選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脹、下腹疼痛等臨床表現。
1.2.2 排除標準 ①伴有嚴重肝、腎、心、腦功能異常者;②糖尿病患者;③伴有其他傳染病患者;④對治療、護理依從性較差。
1.3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用藥指導、日常護理等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聯合系統化護理干預,實施方案如下:①術前系統化護理。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生理及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并根據患者理解能力、文化程度以播放PPT、發放健康宣教手冊等方式向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知識,以消除其心中疑慮,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同時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其展開針對性的心理疏導;②術中護理。術中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擺放舒適體位,播放輕松舒緩音樂等,并對其受壓部位進行按摩,以使患者身心均達到舒適狀態,手術期間還應密切觀察各項生命特征變化情況,若有異常需及時報告醫生;③術后護理。術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飲食應禁止攝入辛辣食物,戒酒戒煙等,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指導其進行深呼吸、咳痰等,避免腹內壓增大情況的發生;當麻醉效果消失后,患者可出現較為明顯的疼痛感,護理人員應協助其擺放舒適體位,增加其舒適感,必要時可給予鎮痛藥物止痛;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是導致患者疼痛的常見原因,其中以切口感染居多,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切口情況,檢查是否伴有感染征象,對于留置引流管患者還應對引流管性質、量、顏色等進行觀察,若發生異常需及時上報醫生并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此外,為降低術后腸粘連發生可能性、加快切口愈合等,應指導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如扶著床欄緩慢進行活動、按壓切口緩慢下床等,并向其介紹下床活動的必要性。
1.4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機體恢復情況,包括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恢復時間。②觀察與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糞瘺、腹腔膿腫及切口感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機體恢復情況 觀察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并發癥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機體恢復情況對比(±s)

附表1 兩組患者機體恢復情況對比(±s)
組別 腸鳴音恢復時間(h) 排氣時間(h) 排便時間(h) 住院時間(d) 術后恢復時間(d)對照組(n=55) 29.17±6.89 37.85±9.43 58.94±13.21 10.64±2.58 66.79±18.23觀察組(n=55) 18.32±4.26 23.46±5.81 42.11±10.58 6.72±1.36 43.22±11.57 t 9.933 9.635 7.375 9.968 8.09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附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目前,闌尾切除術為治療闌尾炎的常用手段,該方法雖可產生顯著療效,但術后易引起切口感染等一系列并發癥,不利于患者的康復[4]。經相關研究顯示,急性闌尾炎死亡率為1%左右,如不采取適當治療措施,其病死率將增加5~10倍,且該疾病患者預后效果與早期診斷、治療及護理均有著較大相關性。因此,有必要實施有針對性護理干預,以提高臨床療效,并加快患者相關癥狀的好轉[5]。
系統化護理是由傳統生物醫學向心理-社會醫學轉變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可在最大程度上滿足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需求,進而使其享受到更加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各項機體功能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健康教育結合系統化護理干預可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的康復產生積極促進作用,同時可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因闌尾炎患者缺乏對手術及相關疾病的了解極易在術前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通過給予針對性心理干預并結合系統的健康教育可在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度的同時,幫助其消除內心疑慮,進而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治療,有利于推進手術的順利進行;術中協助患者擺放舒適體位,播放舒緩音樂等可使其身心均處于愉悅狀態,同時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除配合臨床醫生完成手術外,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進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并提高手術成功率;術后護理以疼痛護理、預防并發癥發生、指導早期下床活動為主,旨在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加快病情好轉,同時對切口進行密切觀察,降低感染等事件的發生,可減少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的不利因素,有利于縮短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恢復時間,進而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將健康教育聯合系統化護理干預應用于闌尾炎手術患者能有效縮短其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等,并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及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