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郟縣人民醫院(467100)李軍利
快速康復外科是指臨床上采用循證醫學證據對患者圍術期進行優化干預,從而加快患者術后康復、減輕患者在手術后出現不良反應、縮短住院時間的一種外科處理理念[1]。對異位妊娠患者實施腹腔鏡治療后采用快速康復護理,不僅有利于患者的恢復[2],也顯著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現詳細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從我院選出經腹腔鏡治療異位妊娠患者80例,每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3~37歲,平均(32.57±1.28)歲;實驗組年齡24~35歲,平均(31.26±1.53)歲,通過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快速康復護理,主要內容有:①提供心理護理:由于絕大多數的患者受自身疾病因素的影響會出現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延緩患者康復時間,護士針對不同患者表現狀態,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導,緩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②提供飲食護理:在手術前一晚指導患者食用稀粥、面條等半流質飲食,術前2h口服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并保證患者體內的糖、蛋白質、脂肪在正常范圍內,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去接受手術治療,在手術結束后6h,指導患者食用牛奶、豆腐等流質飲食,24h后為患者提供餛飩、面包等食物,之后指導患者恢復正常的飲食狀態。③提供體位護理:在手術結束后,對麻醉的患者進行專門看護,協助患者去枕平臥6h,避免患者因嘔吐物出現窒息現象,對于麻醉清醒且術后6h內沒有發生異常情況的患者,指導患者自行完成生活基本內容。術后24h護士應根據不同患者的恢復情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行走計劃,針對身體狀態較好的患者,護士應增加患者行走時間,針對身體狀態較差的患者,護士應減少患者行走時間,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1.3 評價標準 本文將兩組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恢復、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發生率情況作為評價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用SPSS13.0軟統計。組間資料使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X2進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情況實驗組在各項指標恢復上,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附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情況 對照組在術后不良反應上,顯著高于實驗組(P<0.05),兩組患者在并發癥發生情況上,均無統計學意義,無顯著差異(P=0.32),見附表2。
附表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情況(±s)

附表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情況(±s)
組別 肛門排氣時間(h) 下床時間(h) 住院時間(h)對照組(n=40) 58.98±10.45 18.98±3.27 10.02±2.32實驗組(n=40) 30.88±5.37 11.66±1.39 6.57±1.26 t 15.15 13.09 8.32 P 0.000 0.000 0.000

附表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情況[n(%)]
腹腔鏡手術治療方式的出現全面地解決了傳統異位妊娠手術治療方式中存在切口大、創口愈合慢、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等問題,得到了廣大外科醫生及患者的高度認可。快速康復護理通過采取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的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有利于患者更加配合護理工作的實施,提高手術治療效果。通過采取飲食護理,在患者術前,術中、術后提供有效的飲食指導,增強手術患者安全性,提高機體抵抗力,通過采取體位護理,加強術后患者四肢鍛煉,降低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率,也為患者自身肢體恢復上給予了更全面的鍛煉指導,提高術后患者恢復速度。由此可見,對異位妊娠患者實施腹腔鏡治療后給予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恢復速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