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471000)于杰
目標管理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帶教管理方式,通過設置護理目標能夠有效明確新護士的學習任務,并不斷提高其臨床護理的專業(yè)水平[1]。本文主要探究了目標管理在新護士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2月新招錄的48例新護士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jù)帶教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4例,對照組中,男護士0例,女護士24例,年齡22~26歲,平均年齡為(24.3±2.6)歲;觀察組中,男護士1例,女護士23例,年齡21~28歲,平均年齡為(23.5±2.1)歲。兩組新護士的年齡、性別、學歷以及入院時的專業(yè)水平等基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管理方式進行帶教,采用固有教學大綱對新護士進行帶教,定期組織新護士進行護理培訓,年終時對新護士進行總體測評。觀察組采用目標管理方式進行帶教。①制定目標,護理部制定和編寫新護士臨床帶教大綱,提出預期目標,制定出各階段的培訓計劃,并制定新護士自評及科室考評等帶教相關制度。②實施目標,首先是崗前培訓,由醫(yī)院人事科和護理部組織該組所有新護士參與到醫(yī)院各項規(guī)章制度、服務宗旨、護理操作技能、風險防御等知識的崗前培訓,其次是臨床實踐階段,由有護理經(jīng)驗的護理人員進行一對一帶教,并且將新護士各階段學習目標和完成情況制成表格,在完成第一階段的學習目標后,方可再進行第二階段的學習。并且?guī)Ы汤蠋熜韬侠硪龑伦o士完成教學目標,及時指出其在學習過程中的出現(xiàn)的失誤或問題,引導其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在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需做到耐心、盡責,多給新護士鼓勵。
1.3 觀察指標[2]比較兩組護士對管理方式的評價,新護士對管理方式的評級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對管理方式的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比較兩組護士綜合考評成績的合格率,綜合考評成績分為四個評級,優(yōu)秀:綜合成績≥90分;良好:綜合成績?yōu)?0~90分;合格:70分≤綜合成績≤79分,不合格:綜合成績<70分,總合格率=(優(yōu)秀+良好+合格)/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P<0.05,則表明兩組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新護士綜合考評成績對比
2.1 兩組護士對管理方式的評價對比觀察組新護士對管理方式的總滿意率95.8%(23/24)明顯高于對照組83.3%(20/24),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新護士綜合考評成績對比 觀察組新護士的綜合考評成績合格率(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7.5%),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本研究中,采用傳統(tǒng)制度管理和目標管理方式對新護士進行帶教,都能促進新護士專業(yè)水平提高,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護士對管理方式的總滿意率(95.8%)明顯高于對照組(83.3%),觀察組新護士的綜合考評成績合格率(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7.5%),說明了在新護士臨床帶教中應用目標管理方式,不僅能有效提高護士對帶教管理方式的滿意度,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新護士的醫(yī)學臨床理論知識水平、實操技能、護理風險控制以及職業(yè)素質等綜合得分,能夠為護理臨床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護理人才。
綜上所述,目標管理在新護士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