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中心醫院(450003)董芳
食管胃內異物發生率較高,臨床需積極救治,改善患者癥狀。臨床在治療時,多在胃鏡下取出,改善患者癥狀。但因操作痛苦,部分特殊患者、兒童難以配合治療,使得治療難度加大。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無痛胃鏡在臨床的應用,使得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痛苦小,易于配合,治療成功率高[1]。在治療過程中配合適當的護理干預,效果佳。現將我院開展的細節護理在該方面的應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診的9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將被研究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觀察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為10~75歲,平均年齡為(42.21±8.64)歲;異物種類:魚刺13例,雞鴨等骨頭11例,棗核4例,假牙8例,其他11例。對照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為12~75歲,平均年齡為(42.39±8.15)歲;異物種類:魚刺14例,雞鴨等骨頭10例,棗核4例,假牙8例,其他11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胃鏡下取出異物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術前了解,了解異物的種類、大小、停滯位置等,經X線檢查確定無穿孔及感染切口;手術前,空腹6h以上;根據異物的形狀,選擇對應的器械;選用10%利多卡因膠漿麻醉咽部,建立靜脈通道;麻醉后,輕柔插鏡,尋找異物,取出異物;術后5d內流質飲食,常規抗感染。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細節護理。①正式操作前,詳細告知患者注意事項,要通過鼻子緩慢深呼吸,有口水的時候不要下咽,讓其自然流出,盡可能保持全身放松。②進鏡前,避免鏡頭從患者眼前經過,減少患者的恐懼心理。③及時告知患者,已經完成了多少,用“很快就結束了”,“馬上就結束了”等話語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增強患者的耐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手術效果、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進行數據的統計學處理,滿意度以百分率表示,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效果對比 所有患者食管胃內異物均被成功取出。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的87.23%(P<0.05),見附表。
食管胃內異物的發生率較高,無痛胃鏡是一種十分有優勢的治療方法。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無痛胃鏡的操作流程進行治療,仔細觀察食管胃內異物情況,取出的時候避免損傷食管[2]。取出胃內異物的時候,可以根據異物的形狀,變化體位,選擇合適的器械套取異物。操作過程中,要避免粗暴,不可以強取硬拉,避免發生消化道黏膜和穿孔事件[3]。
食管胃內異物容易診斷發現,一般患者有異物吞入的情況,多會選擇X線診斷。為了保證及時取出異物,在治療的時候,避免進行鋇劑造影。胃鏡醫生要操作熟練,醫護配合要協調,根據異物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器械,還需要獲得患者的配合。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的87.23%(P<0.05)。說明細節護理對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有積極作用。醫護以及患者配合也十分協調,達到較好的干預效果。在任何時候,取異物的時候,都需要固定好異物的切入點,否則容易發生中途脫落的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保護胃黏膜藥物和抑制劑。彭敬芝[4]等研究認為,內鏡取異物應爭取盡快進行,避免發生延誤,延誤時間往往會增加局部黏膜損傷、引起炎癥、潰瘍、甚至發生穿孔等情況,同時降低成功率。

附表 護理滿意度對比[n,%]
綜上所述,細節護理在急診胃鏡下取出食管胃內異物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患者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