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水平上升迅速,與此同時對環境的污染也接連而至。由環境污染帶來的問題影響著社會穩定。而早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就引入環境侵權法律制度和環境保險責任來解決污染環境的賠償問題。本文筆者通過對環境責任保險的必要性說明環境責任保險在實踐中的作用,最后探討環境侵權法律制度對環境責任保險風險的影響,來發現問題并采取必要措施。
關鍵詞:責任保險 賠償 環境侵權法律制度
進入新時代后,我國確立了環境侵權責任制度。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然而我國很多地方的工業污染事故頻繁發生,在污染環境的同時也對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對于受害者的賠償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不能及時賠償受害者將會引起社會矛盾。因此環境責任保險為降低企業賠償風險的大小,有效解決賠償問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環境責任保險的必要性
1.1分擔企業的賠償風險
環境的污染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受污染的范圍也容易大面積擴撒,嚴重污染環境,會對公民的身心健康、生活保障造成巨大的危害。面對這樣的情況單一企業很難承擔起責任。如果環境事故受害者無法得到有效的賠償,則會引起社會矛盾。然而企業通過購買環境責任保險,將企業的風險分擔給購買保險的公司,使得環境污染賠償的費用由社會分擔,企業承擔少量費用,有效的降低了企業的運營風險,也能使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活動得到快速恢復。
2.1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
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為協調社會領域的正常和有效的發展,為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近年來,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在環境責任上表現的更加明顯,一些企業也紛紛購買保險。保險公司為降低賠付率,也會積極加強對投保企業有效監督,促使企業增強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政府的壓力。通過實施保費調整等方法,完善企業的環保意識,改變自身的環境狀況。保險公司對于購買保險的企業,也會要求企業完善防范措施,有效的促使企業對于環境風險的控制,從而降低環境風險,對社會產生較大的意義。
3.1保證環境事故受害者及時得到有效賠償
環境事故受害者及時得到有效的賠償,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緩解社會矛盾。我國對于此賠償主要由政府財政承擔,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對于因環境事故造成公民身體、財產損害的賠償問題時,往往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使得民怨四起,對政府的權威、為民服務的公信度造成挑戰。不光引起了不必要的社會矛盾,同時也加大了政府的財政負擔。然而通過環境責任保險的投保,使得受害人因環境污染的賠償問題能得到及時處理,并及時獲得賠償金,在維護社會安定的同時也減輕了政府的壓力。
二、環境責任保險風險受環境侵權法律制度的影響
2.1責任保險風險的大小受環境侵權法律執行的影響
法律的制定應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環境侵權法律的具體執行情況關系著環境責任風險的大小。隨著環境污染事故的頻繁發生,環境責任日益加大,也加大了對環境責任保險的需求。但是如果司法部分沒有依照環境侵權法律制度對污染企業進行嚴格的法律調查和法律執行,只是簡簡單單的要求造成環境污染企業少量的處罰,那么就會造成企業對環境風險管理方面投入的淡薄,所以也就不需要對環境責任保險的需求。尤其是地方性保護,對于一些貧困地區,政府對引進的企業只顧經濟發展而往往缺少對環境污染問題的治理。因此政府部門對環境侵權法律制度應嚴格執行,在實踐中對污染企業零容忍,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對環境責任保險的需求加強。
2.2責任保險風險的嚴重程度受賠償制度是否完全遵循的影響
環境污染者對相應受害人的賠償要遵循完全賠償的原則,包括對受害者人身侵害、財產侵害、精神侵害等進行賠償。環境侵權賠償制度應將各類事故情況具體賠償范圍詳細說明、賠償標準細化明了,則會在賠償金額上的財產風險上加大環境污染者的侵權責任風險。相應的,如果損害賠償的金額遠遠少于完全賠償所體現的金額,就不會加大環境污染者的賠償經濟壓力,因此缺少購買環境責任保險的需求的動力,同時也降低了保險人科學預測風險的能力。在賠償范圍和賠償標準還要詳細明確,遵守完全賠償的原則。
2.3責任保險風險發生的可預測程度受嚴格責任原則的影響
環境責任保險只對被保險人因意外的、非故意的環境污染進行保險補償,但是環境污染者行為過錯是否是故意的行為,需要達到法律預設的注意義務標準,然而這種注意義務標準沒有明確的內容,在具體事件中要依靠司法部分進行判斷,判斷的是否準確性,也加大了保險公司對風險評估的不肯定性以及對風險評估的不可預測性。采取嚴格責任原則可以節省受害人用以證明過錯的費用,對造成嚴重污染的企業嚴格承擔法律責任。其次嚴格責任使環境污染者承擔賠償幾率比過錯責任原則下加大,因此企業才有轉移責任風險的需要。根據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遵循嚴格責任原則是環境責任保險市場發展起來的關鍵。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如何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需要長遠的打算。環境責任制度是一個降低環境壓力、防止污染擴散的有效工具,而環境責任保險的應用能為企業加強環境責任意識和管理能力。要實現環境責任保險的長遠發展,首先明確環境責任保險的法律地位,對從事環境高風險的企業實施強制性投保環境責任保險。此外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侵權法律制度,明確賠償標準和范圍對環境侵權行為強有力的約束,使企業重視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加大對環境責任保險的需求力度。
參考文獻:
[1] 侯娟. 我國農村環境責任保險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3.
[2] 胡艷香.環境侵權法律制度對環境責任保險的影響[J].法學雜志,2011,32(06):38-41.
[3] 陶衛東. 論中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構建[D].中國海洋大學,2009.
[4] 馬麗娟. 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D].清華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