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竹娟 隆應明
摘 要:豐都紅心柚具有天生的品質優勢,但其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跌落、重塑、重生的過程。通過科學種植、精心養護,以及水利、公路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豐都紅心柚得以完成產業改造,迎來新的發展階段。為促進紅心柚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筆者從管理、品牌、營銷三個方面給出了工作建議。
關鍵詞:紅心柚 發展歷程 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豐都紅心柚,原產于重慶市豐都縣三元鎮,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種植歷史,上個世紀90年代,從25畝試驗田開始,豐都便拉開了紅心柚大發展的帷幕。該柚果大,皮薄,瓣均勻,整齊,易分離,果肉紅艷,酸甜適中,富含多種營養元素。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紅心柚已成為重慶市豐都縣特色產業之一。但豐都紅心柚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間經過了哪些發展過程,遇到了哪些發展瓶頸,又是如何破解難題重塑品牌的,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以確保今后發展思路正確,不重蹈覆轍。
1發展歷程
豐都紅心柚果肉紅艷、柔軟多汁、細嫩化渣、酸甜爽口、風味濃郁。然而,一些豐都人沒有珍惜來之不易的成果。提前采摘、以次充好等做法,對豐都紅心柚的品牌造成嚴重影響。再加上儲存保鮮環節技術落后、市場營銷方面缺乏有效的推廣,豐都紅心柚跌入低谷,從2003年開始出現大量滯銷狀況。
2010年,豐都紅心柚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了“中華名果”稱號。經過七年努力,長期“外銷”的豐都紅心柚決定從今年“發力”回搶本地市場,一雪前恥。2012年豐都縣紅心柚產量在3萬多噸,已有近半被預購,其中有近萬噸系本地商家提前訂購。
看到紅心柚產業發展慢慢轉好,豐都開始大打柚子牌,挖掘產業潛力。為了擴大“豐都紅心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豐都縣委、縣政府舉辦了豐都紅心柚旅游文化節、紅心柚推介推廣活動等,提高品牌知名度,放大柚子產業的文化和經濟功能。
從2005年開始,歷經七載,豐都紅心柚在沉寂中完成“產業改造”,實現了從資源優勢向商品優勢的轉化。
2發展助力
科學技術是豐都紅心柚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為突破制約豐都紅心柚發展的技術瓶頸,農業部門組建以果樹專業技術人員為主的技術隊伍,開展豐都紅心柚技術攻關,先后完成了豐都紅心柚單性結實試驗、豐都紅心柚果實生長發育動態研究、土壤含水量對豐都紅心柚番茄紅素形成影響初探等,在此基礎上形成“豐都紅心柚選育暨配套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科研成果。豐都縣幾個種植紅心柚的重點鄉鎮在精心管護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如三元鎮將紅心柚管護技術送到家門口,邀請了多名技術人員深入各種植基地,就紅心柚冬春管理如何翻土、如何施肥、如何配制石硫合劑刷白治蟲、如何修枝整形提高掛果率、如何對果樹矮化改造、抽密疏枝進行了技術講解,并在現場分別進行了示范操作,有效地提高了果農的實際管理操作能力。
產業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紅心柚產業提供了發展機遇。防旱保水是保證紅心柚增產和提升果品品質的重要措施。氣溫過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旱措施,就會使當年減產減收,而且還會影響果品色澤、品質口感,紅心柚果品商品性也大大降低。因此,不斷完善水系(蓄水池、塘和水庫、引水渠、排洪溝)基礎設施建設,是確保紅心柚豐產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3今后工作建議
3.1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褚橙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操作規范,褚時健在研究冰糖橙種植時,對間伐、控梢、剪枝、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工序都有標準化操作方法,且這些操作方法都是經歷了長時間的實驗和研究而總結得出,至今也還在摸索。二是管理模式,褚橙將現今的2400多畝掛果土地,劃分為四個作業區,由每個作業區長分別管理。每個作業區長管理30-40戶農戶,7-10萬棵樹。每個農戶都是招聘過來種植果樹的,每月先預發部分工資,到年底收果時按照產量噸位結算剩余工資。收果時按照果子的大小、品質制定不同價格,這樣的政策使得農戶不能只管樹,還要管水果的質量和產量。同時,預發工資的形式也讓褚橙在管理中有效引進懲罰措施,如果當月工作完成的不夠好,就會在當月扣發一定的工資,考核依據就是當月的工作計劃和工作標準。
3.2樹立品牌維護品牌
日本企業管理界有一句名言:“產品的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我們應明確,紅心柚品牌是“種”出來的,不是“打”出來的。要讓豐都紅心柚為大眾消費者所認同,最根本的途徑是保證紅心柚的品質,產品好永遠比營銷好更重要。因此,政府搭臺實施品牌戰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抓好紅心柚技術攻關,與科研院校合作,破解目前“品質差異、矮化密植、儲藏保鮮”三大難題,從技術上不斷改善紅心柚的品質。與此同時,創新管理模式,統一紅心柚的生產標準和產品標準,樹立統一的產品形象,并通過持續創新的管理監督機制來確保紅心柚的品質,從而維護品牌形象。
3.3多渠道提升知名度
傳統的水果銷售模式是:果農只管種,果子出來,交給水果批發商去賣。在這種模式中,批發商處于主導地位,有很強的話語權,尤其是在水果豐產時。互聯網+時代,營銷模式創新大有可為。借助農村電商,不僅可解決果農話語權弱的問題,而且能進一步打開銷路,銷售市場擴展到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而不局限于本地市場。借助電商的預售模式,果農可以提前獲取需求側的信息,從而安排供應側的生產、采摘、運輸等工作,避免了供不應求錯失銷售機會的可能,也避免了供過于求柚子腐壞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供應側、需求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當然,農村電商平臺,預售是手段,我們在借助這些平臺和手段的同時,也要注意規范市場行為,以免損害品牌形象。
4結束語
豐都紅心柚具有天生的品質優勢,但其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跌落、重塑、重生的過程。因此,其更應該轉變發展方式,多渠道提升知名度,借助農村大商平臺和網絡預售模式,創新營銷渠道;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旅游,拓寬柚子銷售渠道,增加果農收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曉林.豐都紅心柚產業發展現狀與思考[J].中國農業信息,2012(10):41-43.
[2] 付瓊玲,何蓉.豐都紅心柚質量安全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J].中國農業信息,2017(06):32-33.
[3] 李小波.豐都縣紅心柚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南方農業,2014,8(3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