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和
摘 要:青島堿業積極發揮黨、工、團的作用,始終秉承“依靠職工力量,維護職工權益”的工作原則,關心離退和病困職工等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上積累了許多典型經驗。此外,企業搬遷后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關鍵詞:職工權益 企業搬遷 職工隊伍建設 豐富文化生活 愛心捐助
職工作為社會主流人群,其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更對企業發展壯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有著60多年文化底蘊的青島堿業,始終以“依靠職工力量、維護職工權益”為原則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總結了一些典型經驗。
一、典型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司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根據新形勢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以維護職工利益為基礎,扎實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積累了許多典型經驗,具體如下:
1.嚴格執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強化企業民主管理
1.1嚴格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公司始終堅持維護職工權益為原則開展工作。每年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至今。同時,建立和完善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組織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確保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
1.2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
保護女職工在懷孕、生育、哺乳期各項待遇執行。健全育齡職工信息檔案,組織女職工健康查體。確保職工辦理婚假、產假、陪護假及女職工特殊保護假。此外,公司工會每年“三八節”組織女職工進行登山、趣味比賽等活動,使女職工對企業歸屬感大大增強。
2.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體制,落實職責
2.1設立專門機構
公司設立黨委、工會等職工思想政治部門機構,采取黨委(黨組)成員、董事會成員和經理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等任職方式,建立健全目標明確、責權分明。
2.2落實人員職責
公司明確政工人員職責,實行定崗定責管理,并形成制度化、標準化常態機制。公司下發人員崗位職責說明等文件,對職工思想政治人員明確職責和分工,制定工作獎懲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有度可量。
3.樹立模范典型,加強職工思想引導
3.1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公司每年給集團上報“優秀黨員”人員,在廠報和微信公眾號上,對優秀黨員身上表現出的敬業奉獻、盡職盡責、攻堅克難等優秀品質進行宣傳,讓職工樹立學習的榜樣,從而增強了職工的政治意識與大局意識。
3.2重視一線職工宣傳
企業在做好黨員模范引領的同時,對基層職工表現出色的優秀職工進行挖掘和宣傳。在《青島堿業》報對企業基層一線涌現出的年輕有為、敬業奉獻的員工進行宣傳。提高了年輕職工的學習勁頭與工作態度。
4.重視“雙基管理”,強化職工技能提升
4.1加強人才培養,提高職工技能水平
公司強化“雙基”管理,對班組管理上采取職工“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收到很好效果。職工紀律意識增強的同時,在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上也有了很大提升。
4.2做好企業精益班組建設
2017年初,集團為企業聘請專業老師,每月一次到企業進行精益班組創建培訓。培訓分理論宣講、查找問題和整改、改善驗收等環節,通過培訓,讓班組管理水平和現場管理得到很大改善。
5.關心離退和病困職工,開展送溫暖活動
5.1做好離退休和病困職工的管理、困難幫扶
企業十分關注和關心離退休職工和病困職工,重要的節日都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走訪慰問。歷年春節前夕,公司領導及相關人員走訪慰問了企業離退休老領導、軍轉干部、市級以上勞模、特病困職工家庭,同時,及時發放了市政府、海灣集團以及公司的節日慰問金。
5.2開展“愛心基金”捐助
為推進職工互助互濟保障事業健康、穩步、規范發展,2010年6 月,公司建立了職工“愛心基金”。基金由職工自愿捐款、公司撥款、其它捐助三部分組成,用于幫助有疾病、困難及特殊職工。
6.積極開展文體活動
公司十分重視職工文體活動,發揮工會的作用,積極組織職工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此外,公司還建立了職工健身活動室,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團委還組織青年職工“我身邊的青年榜樣”征文活動等,讓職工可以發揮文體特長優勢,塑造身心健康的職工隊伍。
二、成功做法
2016年,企業搬遷后,職工隨著年齡和知識結構的變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適時調整和完善。一方面,繼續發揚之前好的經驗方法,另一方面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在細微處關心職工,為職工服務,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制定措施解決,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具體如下:
1.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職工隊伍建設穩定有序
自2016年,企業搬遷到董家口以來,年輕員工居多,近半數屬于青島市區職工,租住在鎮上,業余生活比較單一。因此,出現了不少職工下班跑網吧的現象,不僅影響企業形象,也影響職工身心健康。
為此,企業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安排各黨支部做好職工的思想引導。并及時開放職工健身房,讓職工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有效解決了職工上網吧問題。此外,企業從職工生活細節入手,關心職工,讓職工安心工作。例如,2016年底,企業組織為租房職工發放電熱毯;2017年7 月底至8 月初,開展夏季現場送清涼……多舉措關心職工的做法,讓企業在當地塑造了良好形象,實現了職工隊伍的穩定發展。
2.重視職工文明素質養成,職工素質水平明顯提高
企業文化的落地,需要有一個過程,尤其是對于新入職的職工來說,進入新的企業,需要逐漸融入集體,接受企業文化。
企業在試生產期間,公司招聘了100多名本地化職工,加上后來集團其他企業人員合并到本公司。文化的差異、素質的差異以及地域不同,一段時間出現了許多例如入廁不沖、不規范走路、上樓梯不扶扶手等不文明現象,著實與 “四化”的國際化企業格格不入。
為此,企業在安排各部門負責人做好職工思想引導外,還及時利用企業報開通《文明職工,文明行為討論》欄目,有效遏制了不文明行為的發酵。同時,安全和管理等職能部門也加大了監督檢查力度,職工素質修養大大提升,受到外來企業及客戶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