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然發生了很多變化。近年來,不少業界學者對于報紙的唱衰之聲常常不絕于耳,但是地市級報紙由于長期置身于封閉而穩定的媒介環境中,直到2015年才體會到新媒體浪潮對其帶來的沖擊。本文對媒介融合形勢下報紙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為其今后發展提出對策,希望更好地促進報紙轉型發展。
關鍵詞:媒介融合 報紙 對策
當前,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加快了信息的傳播和擴散速度,人們知曉信息的途徑和閱讀習慣也隨之發生改變,僅僅依靠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獲取信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相比之下,新媒體受到了群眾的喜愛,有著長遠的發展前景和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因此,對于地市級報紙而言,其轉型和發展任務更為緊迫,更需破除自身發展困境,主動迎接和面對新一輪的市場競爭。
一、媒介融合形勢下地市級報紙的發展困境
(一)用戶流失現象較為嚴重
地市級報紙作為當地主流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應當使用客戶可觀。然而目前,許多大門戶網站、社交媒體的地方版已經吸引了許多地市級報紙用戶,人們打開網頁或者APP就能以低成本方便地瀏覽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因此報紙受眾銳減嚴重,規模不斷縮小,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二)發行收入急劇下滑
從2012年起,傳統報業發行量呈現下滑趨勢,接著其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對于地市級報紙而言,其穩居一隅的生存狀態在2015年之后不得不被打破,報紙征訂狀況下降十分嚴重[1]。其中,黨報受眾群體較為穩定,數量減少較弱,而都市報、晚報的訂閱量則大不如前。
(三)新媒體產品影響力有限
當前,很多地市級報紙已經成立了以微博、微信和客戶端為主體的“兩微一端”,力求擴展報紙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但是,由于報紙的新媒體產品傳播效果有限,未受到群眾廣泛關注,訂閱量較少,未能成功地遷移老用戶,更沒有開拓新用戶。其新媒體傳播內容未依據傳播載體的改變而適時調整,而是將報紙內容搬到了“兩微一端”上,因此其新媒體產品雖然產生了,卻仍然影響力較為有限。
(四)復合型人才缺失
近年來,地市級報紙人才流失現象層出不窮,很多報社原本人才短缺,卻又不得不面臨人才流失的尷尬局面。其中,素質高、技能豐富、懂得市場化經營和管理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高校畢業生在進入地市級報社之后,將其作為緩解就業形勢的跳板,使得不少報社面對媒介融合形式力不從心。
二、媒介融合形勢下地市級報紙走出困境的對策
我國紙媒媒介融合的建設和發展尚屬起步階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地市級報紙應當充分發揚自身優勢,取長補短,依靠原創新聞產品的發展思路,有力的復合型精英人才隊伍等方式,才能夠在新媒體群雄并起的時代浪潮中贏得一席之地。
(一)堅持原創新聞產品的發展思路
首先,原創新聞產品在信息海洋中能成功吸引網民的關注。目前,人們普遍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在網上瀏覽大量信息,其中,許多信息在各大媒體之間爭相轉發,或者以變換角度的方式對同一事件進行編輯報道。因此,原創新聞產品是當前傳播環境中所急需的傳播內容,具有強勁的生命力。
其次,報紙本身的優勢決定了這樣的發展思路。在地市級報紙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涌現了一批優秀記者。他們生長于傳統媒體的發展環境,精通新聞采訪和編輯,對于本地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如數家珍,他們扎根基層,深入群眾,有著豐富的采訪經驗和人脈資源,有能力生產出一批吸引當地百姓的原創新聞。
(二)處理好地市級報紙與新媒體產品之間的關系
為了適應媒介融合新形勢,不少地市級報紙推出了數字表、手機報、兩微一端等,但是這些產品中,有的僅存在了很短的時間,如手機報,有的產生了適得其反的作用,例如讀者在掃碼閱讀云報紙之后,沒有繼續去閱讀紙質報紙的內容,反而被其他內容所吸引,導致讀者流量缺失[2]。所以,地市級報紙新媒體產品距離預期效果還有一定的距離,必須正確看待報紙與新媒體產品之間的關系。
首先,地市級報紙應當轉變思想理念,因為無論是紙質報紙還是新媒體產品,其最終目的都是服務于報社發展,其地位沒有高低之分,只存在個性差異,應當緊密結合媒介特性為期樹立其發展目標。換言之,在媒介融合形勢下,新媒體產品的傳播地位甚至應當優于傳統紙媒,因此轉變思想理念至關重要。
其次,正確看待地市級報紙與新媒體產品的屬性差別同樣十分重要。在移動互聯時代,新媒體產品帶來的豐富的視覺體驗和良性的互動方式讓網民十分喜愛,圖片、文字、H5等技術的交替使用滿足了不同民眾的需求。因此,將地市級報紙的報道內容簡單地搬到新媒體產品中是不符合傳播要求的。合理看待二者的根本性差異,尊重其傳播屬性和特征,是做好媒介宣傳的基礎性條件,也是處理好二者關系的關鍵性因素。
(三)培養復合型精英人才
當前,我國媒介融合中需要更多的精英人才投入到融媒體發展浪潮中。新聞事業要想取得長足發展,人才支撐是根本,是核心,是基礎,因此,精通傳播技術、懂得運營策劃是當前地市級媒體迫切需要培養的人才。
首先,克服對技術的恐懼心理。許多傳統新聞工作者提到技術總是過于擔憂,覺得非常高深,很難熟練運用。事實上,媒介融合需要地市級新聞工作者在過去的技能上掌握一些新媒體技術,例如剪輯視頻技術,微信公眾平臺的編輯技術,這些技術的掌握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只需要用心學習便能很快上手,因此完全不需要有恐懼心理。
其次,開展專業培訓提高人員技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地市級報紙培養了許多具有新聞職業素養的工作者,他們缺乏的是新媒體技術的操作和運營能力。通過展開技能培訓,能夠將原有人才培養為懂專業技術、策劃運營的復合型人才,這不僅能夠緩解報社融媒體人才缺口的緊張局面,也能夠提升采編隊伍的歸屬感和自信心。
三、結語
新媒體產品的出現并不代表地市級報紙的衰亡,二者的深層次融合將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勢下,地市級報紙更應當認清形勢,調整思路,轉變觀念,主動以創新姿態迎接時代挑戰。同時,還應當培養復合型人才,處理好報紙和新媒體產品的關系,堅持原創新聞的發展思路,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地市級報紙的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曾靜平、李煒煒.國外“三網融合”發展沿革及啟示.電視研究,2009(10)。
[2] 劉荒石.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報紙新聞傳播變革探析.今傳媒(學術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