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園林綠化樹木,特別是未經移植或斷根處理的園林綠化樹木,在移植過程中,根系會受到較大的損傷,吸水能力大大降低。移植園林綠化樹木的養護方法、養護重點,因其環境條件、季節、樹體的實際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關鍵詞:園林綠化樹木移植 養護 管理
樹移植是城市綠化建設中的一種重要技術手段,為了提高施工質量,使移植園林綠化樹木養護管理科學化、規范化,2015年以來,柘城縣園林養護中心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多家園林綠化公司,直接參與園林綠化樹木移植工程,按照《園林綠化樹木移植技術規范》的要求,通過多次實踐總結出了《園林綠化樹木移植養護管理技術》,為我縣今后新建,擴建,改建的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城市風景林地,道路綠化以及配合城市改建中的園林綠化樹木移植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1 園林綠化樹木的概念園林綠化樹木移植中的園林綠化樹木是指喬木類樹木。
2 園林綠化樹木移植的基本原理
2.1 園林綠化樹木水分和養分收支平衡原理
2.1.1園林綠化樹木收支平衡原理:生長正常的園林綠化樹木,根和葉片吸收養分(收入)與樹體生長和蒸騰消耗的養分(支出)基本能達到平衡。也只有養分收入大于或等于養分支出時,才能維持園林綠化樹木生命或促進其正常生長發育。
2.1.2起挖移栽對園林綠化樹木收支平衡的影響:
園林綠化樹木根被切斷后,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嚴重減弱,甚至喪失,在移栽成活并長出大量新生根系之前,樹體對養分的消耗(支出)遠遠大于自身對養分的吸收合成(收入)此時,園林綠化樹木養分收支失衡,園林綠化樹木表現為葉片萎蔫,嚴重時枯縮,最后導致園林綠化樹木死亡。根據園林綠化樹木養分收支平衡原理,利用當今先進的移植技術和移植養護品來彌補這種不平衡性,從而大大提高成活率。
3 移植前的準備
3.1 移植前的準備工作
3.1.1選樹在選擇要移植的園林綠化樹木時,既要按設計要求選用生長良好,姿態優美,無病蟲害,無毒、無臭、無刺激的樹木,,并將樹品種、規格登記。
3.1.2 工具材料準備 準備各種工具、材料、運輸、安全標志及通行證。
3.2 移植前園林綠化樹木處理
3.2.1 切根處理 斷根縮坨。先根據樹種的習性、年齡和生長情況判斷移植成活的難易。一般提前1—2個月斷根(移植珍貴樹種及規格較大的樹木時要提前1—3年斷根),具體辦法:以樹干為圓心,以胸徑3~4倍為半徑畫圓斷根;用0.001%濃度的萘乙酸涂抹切口,促生根。
3.2.2 平衡修剪 根系受傷嚴重,對樹冠修剪,以減少地上部分蒸騰。保持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平衡,具體修剪方法有全株式、截枝式、截干式,實踐中視樹種的生長發育特性而定。
3.2.3 樹體處理 樹冠用麻繩收冠,繩著力點墊軟物,以免擦傷樹皮。
4 移植后的養護管理
4.1控水新移植園林綠化樹木,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過大,會抑制根系的呼吸,對發根不利,嚴重的會導致爛根死亡。為此,一方面,我們要嚴格控制土壤澆水量。移植時第1次澆透水,以后應視天氣情況、土壤質地,檢查分析,謹慎澆水。在第一次澆透水后即應填平或略高于周圍地面,以防下雨或澆水時積水。
4.2 樹體保護
4.2.1 支撐 樹大招風,園林綠化樹木種植后應即支撐固定,慎防傾倒。正三角樁最利于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左右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4.2.2防病治蟲 堅持以防為主,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勤檢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發生病情,要對癥下藥,及時防治。
4.2.3 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復樹勢。園林綠化樹木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個月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濃度為0.50%~1%的液肥,選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遇降雨應重噴1次。根系萌發后,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
4.2.4 防凍 新植園林綠化樹木的枝梢、根系萌發遲,年生長周期短,積累的養分少,因而組織不充實,易受低溫危害,應做好防凍保溫工作。一方面,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并逐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以提高樹體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
4.2.5 包干。用草繩等材料嚴密包裹樹干和比較粗壯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濕性和保溫性。經包干處理后,一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減少樹干、樹枝的水分蒸發;二可貯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經常保持濕潤;三可調節枝干溫度,減少高溫和低溫對枝干的傷害,效果較好。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樹體休眠階段效果是好的,但在樹體萌芽前應及時撤換。因為,塑料薄膜透氣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溫季節,內部熱量難以及時散發會引起高溫,灼傷枝干、嫩芽或隱芽,對樹體造成傷害。
4.2.6噴水樹體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易失水,應該及時噴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噴及地上各個部位和周圍空間,為樹體提供濕潤的小氣候環境。
4.2.7遮蔭在高溫季節移栽宜搭制大棚,要求全冠遮蔭,蔭棚上方及四周與樹冠保持50cm左右距離,以保證棚內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防止樹冠日灼危害。遮蔭度為70%左右,以保證樹體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物。4.2.8保護新芽。新芽萌發,是新植園林綠化樹木進行生理活動的標志,是園林綠化樹木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樹體地上部分的萌發,對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根系的萌發。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別是移植時進行重修剪的樹體所萌發的芽要加以保護,讓其抽枝發葉,待樹體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時,在樹體萌芽后,要特別加強噴水、遮蔭、防病治蟲等養護工作,保證嫩芽與嫩梢的正常生長。
4.2.9特別養護。對珍貴樹種和特園林綠化樹木,應經常向樹冠噴抑制蒸騰劑,有效減少水分蒸發,至成活為止。
作者簡介:梁小英.1982年10月出生于河南商丘柘城,漢族,本科學歷。研究方向:1、農作物新品種引進示范;2、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