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亞玲
摘 要:近年來,煤礦開采活動逐年增多,為了提高煤礦開采安全性,做好變電所主變壓器增容選型工作是極為必要的,只有確保供電系統安全運行,煤礦生產活動能夠有序推進。本文首先簡要介紹煤礦變電所,通過介紹大致了解變電所主變壓器運行情況,之后針對主變壓器增容流程具體分析,最后探究主變壓器增容選型方案。
關鍵詞:變電所 主變壓器 增容 選型方案
前 言
現如今,煤礦開采活動帶來豐富的經濟效益,該行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工作人員的工作負荷較大。基于此,合理設計主變壓器增容選型方案,這對礦井順利施工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本文這一論題具有探究必要性,希望本文探究能為同行提供借鑒。
1煤礦變電所概況
某煤礦地面變電所電壓為KV,供電方式主要為雙回路供電,其中,兩所電源供應的變電站的距離為6.5km和20.1km。該變電所導線截面的鋼芯鋁絞線型號為。該變電所建立時間為2008年,運行時間為2009年,主變壓器容量為,主變壓器獨立運行,輸送電能于煤礦的電壓等級為。
現如今,該煤礦礦井生產量逐年增加,但主變壓器容量只有同時啟動,才能滿足礦井生產需要,單獨主變壓器并不能完全承擔起生產任務,一旦其中一臺主變壓器發生故障,那么礦井生產工作即刻停止。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務必制定合理的增容選型方案,這對煤礦安全、順利生產有重要意義。換言之,這符合煤礦規劃需要,有利于提高礦井經濟效益,最終煤礦變電所能夠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2主變壓器增容分析
2.1基本流程
主變壓器增容的過程中,參照國家電網相關規定有序執行增容任務,根據具體增容需要有計劃、有目標的完成增容目的。首先,獲取客戶用電數量、質量方面的申請信息;其次,全面考察供電方案,了解供電方案合理性;再次,根據供電需求組織工程設計,細致審查工程方案;然后,有步驟進行工程安裝,完成工程試驗;最后,工程及時檢查、順利驗收。待基本工作完成后,合作雙方簽訂供電合同,并逐步落實裝表送電、建檔等內容[1]。
2.2設計必要性
煤礦礦井生產水平逐年提高,與此同時,電力負荷相應增多,客戶對電能質量提出了較高要求,為了大大降低煤礦生產安全性,促進煤礦生產任務順利完成,務必落實主變壓器增容工作。因此,合理設計主變壓器增容方案,針對原有主變壓器參數適當改動,通過發揮主變壓器優勢來完成生產任務,順利實現生產目標。
3主變壓器增容選型方案
3.1注意事項
首先,變電所主變壓器恢復運行狀態后,針對負荷情況準確計算,即具體計算出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視在功率等。
其次,短流電路準確計算。參照設計要求,針對導體以及電器短路電流有計劃的計算,同時,根據電力系統發展戰略詳細計算。在此期間,以常規接線方式為參考依據,非常規并列接線不做計算參考。信息網絡為電氣連接提供可靠支持時,全面掌握電容補償裝置受反饋作用的基本表現。
再次,電氣主接線相關要求。為了確保電能穩定、可靠供應,避免電能質量降低,參照電力系統以及負荷要求展開分析。此外,以便捷性和靈活性為依據,主接線適應性相對較強,這對運行方式合理調整,電能穩定供應有重要意義。即使電力系統出現運行故障,那么也能自由調試,盡可能縮小停電范圍,確保主接線操作順利推進。
然后,遵循電器選擇的一般原則。電器選擇的過程中,從長遠角度來考慮,使其滿足穩定運行,以及檢修需要,并且電器環境適應性較強,支持先進技術使用,并與相關工程建設工作保持協調性。如果電器設備種類相同,那么應盡可能減少種類。
最后,根據工作電壓、電流進行增容選型。電網運行的過程中,電壓以及負荷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設備選擇的過程中,應掌握電纜的額定電壓,以及裝置位置的額定電壓,遵循高于裝置位置額定電壓、小于電纜額定電壓這一條件。除了電壓外,掌握額定電流以及連續工作電流,確保所選電流能夠更好的滿足電流運行需要,確保多種運行方式被支持。對于機械載荷,合理控制機械載荷系數,使其滿足產品統一制造需要。
除了上述幾種注意事項外,了解主變壓器保護配置原則,在適當位置安裝繼電保護裝置、參照保護整定原則,最終得到的變電所計算結果具有準確性。
3.2技術要求
3.2.1適當改動增容選型方案
利用變電所已有設備以及運行方式,針對性變動主變壓器,同時,有計劃的改造配套設備,使其更好的的滿足增容需要,這能高效處理設計問題,最終實現自動化改造目的,此外,生產擴能要求會及時滿足。通過調整增容選型方案來進行增容,言外之意,無需新建變電所完成增容目的。要想提高供電效率,避免電能資源浪費,選擇適合的變壓器具有關鍵性影響,確保所選變壓器達到相關指標,其中,空載損耗、空載電流、負載損耗值分別為41kw、0.26%、255kw[2]。
3.2.2安裝調容式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成套裝置
首先,短時間內確定接地點位置。一旦發現小電流故障,對于電纜回路單相接地故障現象產生的短路故障,會使母線電壓大大降低,并且電氣設備極易出現漏電事故,最終影響生產流程的順利推進。要想確保礦井電力設備安全運行,務必提高接地點連接準確性。
然后,適當位置安裝調容式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成套裝置。即利用我國國內先進技術產品衡量消弧線圈容量,其技術指標主要有:控制器為型工控機,帶路選線功能,金屬性接地選線準確率為百分之一百,整套裝置殘流整定
3.2.3安裝微機綜合保護裝置。
煤礦地面變電所增設保護監控模塊于綜合自動化設備,這一設備在微機保護技術的支持下,堅持分散式與集中式結合的原則,其中,硬件設備由測控單元組成,多種開關柜安裝不同的控制模塊,按照分布式結構完成組屏任務。借助軟件平臺——進行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操作,同時,在權限設置的前提下完成系統自動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變電站安裝這一裝置后,系統結構不斷簡化,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測控單元以及電層間的通訊方式不斷創新,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對比于傳統變電站,變電站運行水平大大提高。除此之外,保護定值合理定位,保護裝置相應創新,這對系統故障短時切除、系統沖擊大大削弱有重要意義,有利于促進電能穩定傳輸[3]。
除此之外,做好煤礦地面變電所增容改造事前調查工作,針對可行性方案對比分析,最終優選適合的方案。并且變電所增容改造方案不斷創新。一方面,變電所平面布置適當優化,具體表現為:變壓設備與斷路器間隔距離逐漸縮短;適當位置增設防火墻,以此縮短防火距離;盡最大可能提高房屋空間利用率,以此節省占地空間。另一方面,創新綜合自動化系統安裝方式。煤礦110kV變電所主變增容改造借助分散安裝方式,即以組屏安裝方式大大減少控制屏,盡可能提高綜合系統調試效率。
結 論
綜上所述,變電所增容改造方案創新符合當前煤礦工作需要,同時,這也是新技術推廣的有效途徑,在此期間,相關設計人員能在增容改造方案調整方面積累豐富經驗,不斷提高自身方案設計水平。只有與時俱進的創新增容改造方案,才能彌補傳統設計方案的不足,確保變電所運行方式滿足《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這對主變壓器穩定運行有重要意義。因此,煤礦110kV變電所主變增容改造人員參與方案研究活動時,應明確活動目標,在變電站可靠、安全運行方面做出積極努力,這對變電所經濟效益提高、主變壓器設備高效應用有重要意義。此外,我國學者應深入探究主變增容改造方案,總結得出具有可行性、實踐性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1] 劉艷,張在梅.110kV變電所增容改造對新技術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9):223-224.
[2] 李強,劉勇.煤礦110kV變電所主變增容改造的方案設計研究與應用[J].居業,2017(08):42-43.
[3] 張標.鐵路牽引變電所增容改造施工方案研究[J].科技風,2017(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