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學生現有的數學基礎和學生所需的數學知識整合內容體系,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有用性,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改善了學習態度,達到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數學 機車專業 課程整合 對策方法
在中國,職業教育愈來愈受到重視,數學則是高職教育中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目前,高職數學課程,沿用普通高中的編排體系,雖然保證了數學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但很少考慮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專業課程的需要;因此,當前編排下的數學課程與學生基礎和專業需求二者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高職數學課程的教學也越發困難。
一、課程整合的起源及其發展
概念界定課程整合又稱課程綜合化或課程統整,隸屬于課程設計領域。在福格蒂 (Fogarty Robin)和 斯托爾 (Stoehr Judy)編著的《多元智能與課程整合》一書中,對課程整合給出了廣義定義和狹義定義:從廣義上講,課程整合是指將兩種及以上的學科融合形成一門綜合性課程。從狹義上講,課程整合就是將兩種及以上學科,融合到一堂課中進行教學。韓雪也分別從廣義和狹義上對課程整合進行定義:從廣義上講,課程整合既是一種組織課程的方法,也是一種課程設計的理論,更是相關的學校教育理念;而狹義的課程整合僅是課程設計方法。
在課程整合整個歷程中,課程整合有兩種重要模式:內容整合和方法整合。內容整合模式分為平行設計、多學科設計、跨學科設計、整合日設計。平行設計又稱相關課程:讓兩個及以上課程建立關系,各學科仍獨立;多學科設計又稱廣域課程:不同學科整合成一個大領域;跨學科設計又稱融合課程:將有關科目合成一個新學科,原來的科目將不存在;整合日設計又稱活動課程或經驗課程。程整合方法主要有兩種,比較傳統做法是以學科盡量配合社會需求,較激進則完全以社會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各科知識有序滲透。
二、高職數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我國職教中,數學課程仍然采用從普通高中移植過來的課程模式,在內容設置和編排上,局限于舊的模式,舊的體系,即在普通高中的教學內容上,機械的將教學內容分為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任選模塊,但各模塊只關注本學科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基礎模塊沒有考慮學生現有的數學基礎,職業模塊也沒有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學習的需要結合起來,因此,教與需的矛盾越發凸顯,導致數學課程舉步維艱:
(一)教師“盲教”,加重學生厭學情緒
教師沿用舊的教材、舊的教學方式方法講授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久而久之,教師產生惰性,不再關注學科的革新,不會關注學生的基礎,更不會關注相同的教學內容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是否具有針對性,即盲教。
(二)數學課程地位下降
“盲教”影響的不僅是學生,還有學校對數學課程的認識,甚至影響到了數學課程的地位。學校認為數學課程無用,大量壓縮數學課時,為專業(基礎)課程讓路。
數學課程要走出教師盲教、學生厭學、課時嚴重不足這些困境,不得不進行課程改革,即在學生原有的數學基礎之上,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整合。
三、教學內容與專業整合的思路、理念和方法
(一)整合的思路
以教育部印發的《高職院高等數學課程標準》所要求數學知識為主線,結合學生已有的數學基礎和專業課程對數學知識技能的需求及其先后順序,將這些數學知識進行必要的篩選和編排。相近和相關內容放在同一項目中,每個項目分成若干個小任務,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盡量采用專業課程中的實例為例講解數學知識的應用,使學生知曉這些內容可用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并知道怎么用數學知識解決專業
問題。
(二)整合的原則
1.數學課程與專業課程并重的原則。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課程整合,通過數學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的整合,更好地完成培養方案,為社會培養人才。在整合過程中,堅持數學課程與專業課程并重的原則,以數學知識為主線,兼顧專業需求,切不能一味地迎合專業需求而不顧數學知識的連貫性。
2.堅持“必需、夠用”的原則。根據學生實際和專業需求,選擇合適的、必需的教學內容。 整合后的數學內容滿足三個“必需”:數學課程連貫性必需的內容,學生基礎必需的內容,專業必需的內容。新內容既能體現高職教育特點,又能適應學生后續發展需要。除此之外,還要確保學生后續學習和工作的需要。 “夠用”,內容精簡、實用,體現為專業學習服務的功能。數學新內容體系要精選最基本的和應用最廣泛的數學內容,要增加實際應用,貼近機車專業需求,加強計算器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刪除繁雜的運算與人為的運算技巧。
(三)整合方法
一是數學課程上沒有的內容,但專業課程需要的,且與數學相關的內容,補充在相應的數學教學項目中。例如:邏輯連接詞及邏輯運算數學教材中沒有,但《電子技術》中邏輯門中要用到,專業課程中用很多時間講解,學生無法理解運算。
二是數學課程和專業課上均有的內容,但表述方式不同,上數學課時,就將數學的表述和專業課上的表述方式對比講解,便于學生將數學知識用于專業課程。同時與專業課教師溝通:他們在運用時,再將其在數學課和專業課上的表述方式做對比講解。
三是教學中,直接引用專業課程中實例作為數學例題講解。例如:正弦型函數在正弦交流電中的應用。
綜述所述,數學是高職學校一門重要文化基礎課程,可以培養學生數學抽象能力、直觀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數學也是一門工具課程,數學知識可以促進其它專業課程的學習。通過數學知識在專業課程中的應用,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有用性,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改善了學習態度;通過數學教學內容與專業整合的教學實驗,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數學成績,即相對提高了數學課程的教學成效。
作者簡介:吳江鑫(1986—),男,湖北利川人,助教,研究方向:高職數學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