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延輝
摘 要: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科學的理論體系,可以劃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大部分之間不是相互分割而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的。政治哲學是對政治價值的體現,具體可以講述為政治生活中的“應然”部分。由于馬克思本人所處的社會背景、社會實踐的限制,所以馬克思的政治觀念即科學社會主義也就更傾向于政治哲學。科學社會主義可以概括為,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理論、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理論、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異化思想并不是馬克思的原創,而是在批判、總結、繼承前人理論家先進思想,并經過馬克思自身的實踐研究的基礎上而創造出來的理論。異化思想是馬克思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正是由于馬克思看到了資本主義異化勞動的存在,才越發意識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意識到了資本主義并不是最理想的社會。最終資本主義肯定要被人性得到真正解放的社會主義所取代。個人認為異化思想和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在馬克思的政治哲學中起到了一個基礎的地位。
關鍵詞:勞動 異化 歷史唯物主義 剩余價值 政治哲學
正文: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完成的思想體系而存在了近兩百年了,在這發展的過程中,由馬克思本人的主要思想為主導,之后由各個重要的社會主義理論家的思想為補充,最終讓馬克思主義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也逐漸由一種學說上升到一種社會思潮,并經受住了革命實踐的種種檢驗,最終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指導思想。正如馬克思所說,科學社會主義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科學社會主義是在十九世紀的歷史、社會等具體條件下出現的,科學社會主義帶給我們的并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教條,而是帶給我們在具體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中,解決問題的科學原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不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也應當是在不斷的補充和完善,并在具體運用時要結合具體的國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么接下來我要探討如此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異化思想,跟馬克思政治哲學的具體關系。
一、異化思想
異化,這一概念最早并不是馬克思提出來的。異化可以說是一個哲學概念。馬克思的哲學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唯物論,這一部分主要來自于對費爾巴哈哲學思想的批判繼承;辯證法,這一部分主要來自于對黑格爾哲學思想的批判繼承;歷史唯物主義,則是馬克思通過具體的實踐研究活動的獨創。異化這一思想最早并不是馬克思提出來的,在費爾巴哈、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中就已經有了對異化概念的描述,只不過由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限制并沒有將異化思想提到一個更高的理論程度,也并沒有對異化思想引起足夠的重視。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什么是異化思想?從我們現代漢語的角度來看,異是變異;化,指的是一種過程。那么異化就是一種變異的過程。這是從簡單的現代漢語的角度來理解異化的概念,當然這是不準確的。在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中,異化指的是人創造了某種物質,但是這種物質反過來卻限制了人本身。異化這種情形在我們現代社會中當然也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當下比較流行的房奴這種現象,人們通過積累財富去購買房子,其目的也只不過是為了改善自身的居住條件,是為了滿足人對物質的追求。但是房子在給人帶來滿足居住需求的同時也給人帶來了后續的經濟壓力,也就是說房子反過來卻限制了人,這種情況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的異化現象。當然,馬克思是一位偉人,他的政治理想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在馬克思的眼中,異化的著眼點更在于人類的根本的最廣泛的利益。我們知道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必須得益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又肯定受到生產關系的反作用。在現代社會,社會化大生產就成為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而這樣的生產得以實現又肯定是跟具體的人的勞動密不可分的。馬克思強調勞動是人與動物的最本質的區別,并且強調勞動是人的天性,同時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本質的東西。人們通過勞動而得到了社會的肯定,進而實現了人的價值。但是在具體的資本主義制度下,人的勞動卻發生了異化。在馬克思的異化思想中,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就是勞動異化思想。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下存在著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直接對立。資產階級擁有生產資料但是并不直接參加勞動;無產階級由于并沒有占有任何生產資料則只能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為生。勞動本來是一種讓人充分發揮人的本性的活動,在這里卻受到了資本主義的雇傭。無產階級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價值在實際情況中卻大量的被資產階級無償占有。無產階級反而勞動的越多,創造的價值越多,就會被資本主義剝削的越嚴重。勞動不再是發揮人本性的一種活動,反而成為了無產階級謀生的一種手段,反過來卻限制了人本身。這就是馬克思關于異化勞動的重要觀點。正因為馬克思看到了異化情況在資本主義的普遍存在,所以馬克思才認識到資本主義嚴重限制了人的發展,資本主義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所以馬克思才逐漸真正投身到共產主義運動中,投入到為全人類的真正解放事業的活動中。
二、馬克思的政治哲學思想
關于馬克思政治哲學的問題,在此我認為首先有必要對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論述一下個人的看法。政治哲學是一種政治思想中應然的層面,強調的是政治價值,也就是說當遇到具體政治問題時提出怎樣是正確的。政治科學則停留在實然的層面。馬克思由于其所處的社會環境是在是舊世界資本主義逐漸掌握政權,無產階級并沒有真正掌握政權的大背景下,所以由于實踐的限制,馬克思的政治主張也就更多的停留在政治哲學的范疇中。馬克思的政治哲學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來體現出來的。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按照我個人的理解可以分為三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對人類歷史的總結,并對現有資本主義進行無情批判。第二部分主要是對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做了詳盡的論述。第三部分是對未來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進行了科學的設想。在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由于其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的影響,其理論的重點也就主要集中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系統批判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一部分的論證。在這里我也主要論述一下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這一部分。
科學社會主義的提出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這一哲學基礎上的。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唯物論,第二部分辯證法思想。但是馬克思對于前人理論的繼承并不是機械的,二是立足于實踐,吸收其理論中的精髓,并結合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天才般的發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這一重大規律。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是在不斷的進化發展的,這個發展并不是無規律可循的。社會的發展必然遵循著生產力的進步,而生產力的而不斷前進又進一步促進了生產關系的變革。當生產關系這一經濟基礎發生改變后,又會引起上層建筑的改變。所以這一理論的發現也就必然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根據生產力的不同,人類社會有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進而最終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并進一步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的到來并不是社會發展的終結。相反,資本主義社會僅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這樣也就為共產主義最終必將到來奠定了理論基礎。
剩余價值的發現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做了理論準備。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存在,資本家必然要購買工人的勞動。工人由于已經淪落到不占有任何勞動生產的地步,也就只能被迫出賣自己的勞動。這樣就形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雇傭關系。工人出賣自己的勞動去創造商品的價值,而資本主義的資本家則支付工人報酬也就是工資,但是工人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要遠高于資本家所支付的工資。而除了供給工人工資外的一部分勞動創造出來的價值被資本家無償的占有了。馬克思把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勞動價值稱為剩余價值。這樣也就解釋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為什么資本家并不參加社會勞動但卻越發的富有,而無產階級整日辛勤的勞作卻越發的貧困。這樣也就解釋了其中更為內在的經濟根源。正因為這樣的經濟利益矛盾的存在也就形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并且這兩大階級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來說是無法調和的。
通過兩大理論的發現,也就深刻的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其內在無法調和的矛盾,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由于資本主義的生產所需原料來自于社會,生產出的商品最終還要流入社會中去尋找市場,所以資本主義的生產是離不開社會的,是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的。但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則是私人占有的,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必然是盲目的、無限制的擴大商品生產。以無產階級為主的普通勞苦大眾則占了公民中的大多數。無產階級由于收到了殘酷的剝削,所以他們的購買力是非常有限的。當生產的商品大于社會的需求時就必然會爆發經濟危機。所以由于資本主義制度的這一內在的根本性矛盾,經濟危機也是根本無法避免的,這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資本主義制度,也意味著這種制度最終肯定要被社會主義這一更為優秀的制度所取代。
馬克思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無產階級是與最先進生產力緊密聯系的階級,同時無產階級也是整個資本主義制度中受剝削最為嚴重并且已經淪落到一無所有的階級,所以無產階級也是革命意志最為堅決的階級。當無產階級想奪取政權來維護自身的利益時,作為既得利益者的資產階級肯定不會輕易妥協,必然會出現竭力阻撓。所以,無產階級要想破除自身的枷鎖,就必須起來進行武裝革命。這也就形成了馬克思的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理論。
馬克思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現有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就不適合生產力的發展了。這樣無產階級便可以通過暴力革命來奪取政權。我們前面做過探討,資本主義的根本內在矛盾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資本主義一切剝削所存在的根源,是在資本主義范圍內,人們,主要指工人階級的勞動發生異化的根源。所以當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后,從根本的生產關系上就是要消滅這一矛盾。具體怎么消滅?經過實踐證明,社會化大生產是符合生產力的發展需要的,是一種科學的生產關系。但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則是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于是在無產階級政權建立之后最重要的生產關系改革就是消滅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主要來講就是要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異化人的本性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三、結論
通過對異化思想的理解認識。對馬克思主義中的社會主義現實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馬克思之所以提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正是由于馬克思看到了現階段資本主義制度的確存在違背人性的不合理成分存在。于是馬克思開始論證這些違背人性異化現象的理論依據。然后馬克思就發現了剩余價值的存在。在馬克思看來剩余價值就是資本家壓榨無產階級的不正當行為,進而馬克思最終發現了資本主義這一切不合理制度存在的問題的根源,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進而馬克思提出了社會歷史是在不斷地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會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整個社會最終必然發展到沒有剝削、沒有異化、人類得到徹底解放的共產主義社會。
所以在我看來,異化理論正是馬克思政治哲學發展起來的一個前提和基礎,是整個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發展起來的
起點。
參考文獻:
[1] 異化與人道主義問題評論集[M].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4.
[2] 陸海林,程代熙.異化問題(上冊)[M].文化藝術出版社.
[3] 李良瑜.社會主義學說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