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慧
摘 要:《譚政報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事求是,從理論高度和實際情況出發,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我軍政治工作開創以來的經驗教訓,是繼《古田會議決議》之后又一部光輝的政治理論文獻,不斷推動我軍政治工作進步發展,邁向新的更高的臺階。
關鍵詞:譚政報告 政治工作 政治建軍
一、近年來《譚政報告》研究綜述
(一)對《報告》關于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的深刻揭示
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其中聽黨指揮是第一位的,只有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軍隊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才能建設一支威武之師,雄壯之師,才能建設一個偉大而強有力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李曉衡、鄧運香在《論<譚政報告>與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1]中說“軍隊聽誰指揮,槍桿子掌握在誰手里,是建軍治軍的首要問題”“當前,我們黨和軍隊的發展處在一個新歷史起點上,軍內外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中國的基本國情和軍情沒有變。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軍魂,始終是人民軍隊的立軍之本和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根本任務”。在總結大革命失敗經驗教訓的時候毛澤東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絕不是槍指揮黨”的先進觀點,從此人民軍隊開始了武裝奪取政權的光輝歷程。
(二)對《報告》關于重塑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的系統闡發
毛澤東在修改《譚政報告》時親筆增寫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的重要論斷,并指出“無此則不是真正的革命軍隊”,更加強調突出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系統完整地闡釋了政治工作“生命線”的科學內涵,即“是以民族民主革命的綱領教育軍隊,是以人民革命的精神教育軍隊,使革命軍隊內部趨于一致,使革命軍隊與革命人民、革命政府趨于一致,使革命軍隊完全服從革命政黨的政治領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并進行瓦解敵軍、協和友軍的工作,達到團結自己、戰勝敵人、解放民族、解放人民的目的。”既保證了我軍始終是黨的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也為我軍戰勝強大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韓憲寶在《淺談譚政報告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啟示》[3]中認為這一科學內涵“大大豐富和發展了抗戰初期提出的軍隊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則,進一步闡明了政治工作是軍隊生命線的含義。”
“政治工作在任何一部分革命軍隊中,都應有其適當的地位,都應適當的強調他的作用,否則這個部隊的工作就要受到損失。”實踐證明,過分抬高或故意貶低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都是錯誤的,無論是王明的“左”傾政治路線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度取消政治委員都對我黨我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后果。時隔70年,習主席在2014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再度強調“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固本培元,端正了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突顯了政治工作的時代意義。
(三)對《報告》關于發揮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的準確解讀
譚政在總結邊區軍隊一年經驗時認為,軍閥主義和教條主義的領導作風得到批判,聯系群眾與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極大發揚,這都歸功于自上而下地抓住高級領導干部,使他們先打通自己的思想,轉變自己的作風,才能取得如此成效。“在一定物質基礎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變一切”,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的進步可以促進行動的進步,領導干部要首先改造自己的思想,做到以上率下、模范帶頭,臟活累活搶著干,沖鋒陷陣搶排頭,學習工作勤鉆研,落實制度要求嚴,嚴以律己,爭創一流。“必須始終做到政治上經得住考驗,思想上頂得住歪理,工作上耐得住寂寞,作風上守得住艱苦,生活上扛得住誘惑,行為上管得住小節;始終牢記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實實做事,以良好的人品修養,鑄就崇高的人格魅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贏得群眾的
尊重。”
(四)對《報告》關于克服形式主義、教條主義沉疴積弊現實反思
馬克思說:“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觀點也是習主席向來號召與強調的重要方法論。我軍政治工作自開展以來也反復出現過許多問題,《譚政報告》中列舉的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平均主義、空喊主義、孤立主義等作風雖然在當時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和糾正,但在當下仍然有所復發,楊前衛在《<譚政報告>對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啟示》中總結,這些難以徹治、極易復發的形式主義的東西琳瑯滿目,會議文件花樣繁多,機關基層到處亂忙,虛報空想漫天飛揚,結果導致“氣力用偏了,方向走歪了,秩序搞亂了,工作抓虛了,落實變空了”,必須嚴加懲治,痛打痛改。
二、《譚政報告》的現實啟示
歷經70多年,《譚政報告》仍然散發著深邃的理論光芒,對于我們今天的軍隊政治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于我們新時代的革命軍人仍有重要的現實啟示。一是要高度重視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地位。政治工作從開展以來一直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是保證我軍建設和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革命等勝利的重要武器,當前仍然是貫徹落實習主席政治建軍思想的根本保證,是我軍的最大特色、最大優勢。二是要堅持繼承優良傳統和創新發展相結合。楊志才、劉立在《如何正確對待思想政治工作傳統》中總結,要通過毛澤東所說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取政治工作之精華,去政治工作之糟粕,再加以改造創新才能為新形勢下的軍隊建設服務。新中國成立以來,軍隊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得到系統總結和創新發展,習主席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對其進行了十一個“堅持”的概括,使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更富層次性、針對性,更具導向性、原則性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為新時代政治工作開創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李曉衡,鄧運香.論《譚政報告》與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
[2] 趙志軍.《古田會議決議》與《譚政報告》關聯性分析及其啟示[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06).
[3] 韓憲寶.淺談譚政報告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2009(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