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黨和國家不斷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免費開放、文化惠民演出等方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加大眾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讓絕大多數群眾享受到了文化發展的成果。但是,我們必須清晰的看到,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我國還有很多特殊弱勢群體,沒有享受到和普通群眾一樣的公共文化服務。比如,大量的農村留守學生,敬老院的老人、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等,他們由于生活的環境或者是工作的性質,很難和普通群眾一樣享受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務。那么,如何才能讓這些特殊群體享受和普通群眾一樣的公共文化服務呢?近年來,在中共南充市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南充市文廣新局、南充市文化館帶領南充市文化志愿者協會廣泛開展了“深入基層,扎根人民”流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對于普通基層群眾的文化藝術普及、培訓等進行了有效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筆者以南充文化志愿者走進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里壩鎮小學開展文化幫扶活動為例,談談南充市流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創新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深入 基層 扎根 人民
一、背景:偏遠學校渴求藝術源泉
南充市嘉陵區里壩鎮地處嘉陵區西部邊陲,距離南充市區35公里。全鎮十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共15000余人。里壩小學位于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小學,九個教學班,學生400余人,其中留守兒童有300余人,占學生總人數近百分之八十。
二、舉措:走進基層播撒藝術種子
面對一個藝術教育和基層都幾乎是空白的學校,如何盡快的調動師生的學習積極性,迅速取得有效的成績,回報上級領導的期望,取得學校師生的信任,獲得社會群眾的好評呢? 主要有以下幾點措施。
(一)按需安排課程。里壩小學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極度匱乏,讓學校師生對文化藝術教育充滿期望。根據該校實際情況,市文化志愿者協會負責人與里壩小學最后決定開設合唱、舞蹈(中國舞、拉丁舞)、銅管樂(小號、長號、軍鼓)、普通話、戲劇及播音主持等課程,盡最大努力滿足學校藝術教育的需求。
(二)精心選拔師資。文化藝術教育必須要有過硬的師資隊伍,才能讓學校的師生信服。市文化志愿者協會在會員中精心挑選了以市文化館專業干部、大專院校、專業院團、社會退休專業老師為師資團成員,作為本次藝術培訓的教師,參與志愿服務。
(三)多方協調保障。培訓之初,困擾師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器材缺乏,場地缺乏,時間的安排。經過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協會、里壩小學負責人多次與相關部門協調,最后,客服重重困難,解決了教學保障的問題。 參加培訓的文化志愿者和該校的師生一道,克服場地缺乏的難題,把學生宿舍、食堂、操場等開辟出來,作為臨時的培訓場所,解決了場地問題。
(四)明確培訓進度。針對此次培訓任務,志愿者協會制定了前期籌備、藝術培訓、成果驗收、后續鞏固四個目標進行,確保培訓迅速見效。 通過前期培訓基礎,變主導為協助,變“一對多”為 “一對一”,同時重點對有天賦的學生及教師進行下一步專業藝術提升培訓。
(五)嚴格教學管理。市文化志愿者協會針對此次培訓,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建立信息管理平臺及信息資料庫,為每名文化志愿者配備統一的注冊服務證并簽訂服務協議,對文化志愿者的權利、義務、服務內容、服務期限、管理目標與考核、違約條款等方面進行明確約定。建立健全督導制度,制定考評辦法,建立考核評議檔案,采取日常考評與年度考評相結合的方法、學校評議和學生測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考評。考評的結果分為優秀、稱職、不稱職三檔。及時了解每名文化志愿者的服務情況,對文化志愿者進行動態跟蹤管理。
三、成效:點燃山村學校藝術夢想
2016年6月16日,里壩小學的校園里到處都飄揚著音樂的旋律,到處都洋溢著歡樂的笑聲。經過8個月的藝術培訓,辛勤和汗水終于得到了回報,南充市文化志愿服務走進里壩小學藝術培訓成果匯報演出在當地拉開帷幕。市、區以及里壩鎮的干部群眾、學校師生1000余人,觀看了這臺由里壩小學師生主演的文藝節目。
從這臺匯報演出,可以看出里壩小學師生經過8個月的藝術培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普及了學校的藝術教育。提升了師生藝術水平。改變了學生的行為習慣。播下了藝術的
種子。
四、啟示:讓文化的陽光普照群眾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如何讓公共文化的陽光普照每個群眾,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里壩小學流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實踐,汗水與歡樂相隨,辛勞與成效相伴,為對口幫助基層薄弱群體文化藝術服務探索了一條有效的途徑,有以下幾點經驗值得倍加珍惜。1、強化領導保障,是開展流動文化志愿服務的前提。 2、優化師資隊伍,是開展流動文化志愿服務的關鍵。 3、明確目標定位,是開展流動文化志愿服務的重點。4、文化普惠群眾,是開展流動文化志愿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高和榮.文化志愿者隊伍的建設與完善---基于廈門的研究[J].湖湘論壇,2012(6):81-86
[2] 胡本春.對文化志愿者隊伍的調查與思考—以安徽馬鞍山為例[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3):39-42
[3] 鄧秋娟.開展大型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注意的問題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5(23):11.
作者簡介:劉高圻,女,中共黨員,現任南充市文化館館長助理,工會主席。長期從事群眾文化組織,策劃,協調、調研等工作。曾參與了南充市“嘉陵春江鬧元宵”、“文化大拜年”、“送文化下鄉”“文化志愿基層行”、“深入基層 扎根人民”流動文化志愿服務等品牌文藝活動,參與了第三、四屆“中國南充嘉陵江合唱藝術節”,“嘉陵江燈戲藝術節”、“國際木偶藝術節”、“法國周文化活動” “新年音樂會” “全市文藝匯演”、 “春節團拜會”等各項國內外政府主導的大型文化活動數十場次。